優質柑橘主要病蟲害及防治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由于“不知火”優質柑橘在生產過程中會受到許多病蟲的危害,嚴重影響“不知火”優質柑橘產量和品質。由于篇幅有限本文重點介紹了“不知火”優質柑橘生產上發生的主要病蟲炭疽病、樹脂病、紅黃蜘蛛,蚧殼蟲等十種主要病蟲危害特點、發生規律、防治方法等主要技術措施。研究結果為“不知火”優質柑橘種植提供了技術參考。
關鍵詞:不知火;優質柑橘;主要病蟲;防治技術
一、柑橘紅、黃蜘蛛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16-20代,世代重疊,卵和成螨在葉背越冬。一年中以春、秋兩季發生最為嚴重。4—5月春梢時期,越冬成螨和由越冬卵孵化出來的幼螨、若螨從老葉上遷移至嫩梢、新葉上為害,如不及時防治,即可醞釀成災。6月蟲的密度開始下降,7—8月高溫季節數量較少,秋季9—10月數量又復回升,為害秋梢及嫩葉。
防治方法:1.采果后萌芽前用波美1度的石硫合劑或者用99%礦物油150-200倍十57%炔螨特1000-1500倍噴霧進行清園,壓低越冬螨口基數。2.普治(全園噴藥)和挑治(發生嚴重的部分地塊噴藥)結合,多種殺螨劑交替使用的原則。3.抓好春季的防治,當平均每葉上有成螨、若螨2—3頭時應及時噴藥??蛇x用唑螨酯、聯苯肼酯、阿維·噠螨靈或阿維·螺螨酯、阿維·乙螨唑等藥物交替使用,采取全株淋洗式噴藥防治。4.生草栽培,保護和利用田間捕食螨、瓢蟲等。
二、柑橘蚧殼蟲
蚧殼蟲的種類很多,為害柑橘的蚧殼蟲有幾十種。目前發生比較普遍的主要有矢尖蚧、吹綿蚧、紅蠟蚧、糠片蚧和紅圓蚧等。蚧殼蟲都是若蟲、成蟲吸取葉片、枝條、果實等組織汁液。枝條被害,表面十分粗糙,以至枯死,果實被害果不能正常著色,影響外觀甚至果皮干縮等。
防治方法:1.冬春剪除蟲枝、枯枝,集中燒毀,可消滅大量越冬雌成蚧,并結合石硫合劑清園。2.3—4月間,99%礦物油200-300倍液對越冬雌成蚧進行防治,間隔5—7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可減少第一代幼蚧發生的數量。3.全年中,重點抓好第一代第一齡幼蚧的防治,在5月份淋洗式噴藥,隔10—15天再連續噴2—3次,農藥可選用橙皮精油高效助劑500—800倍十螺蟲乙酯3000-4000倍或毒死蜱800-1000倍液噴霧。在7月及9月各防治一至二次。注意保護天敵,進行生物防治可起控制作用。
三、柑橘粉虱
柑橘粉虱一年發生3-4代,第一代成蟲在4月初出現,第2代出現在6月,第三代出現在8月。主要以若蟲密集于葉背吸食為害,并排泄毒露,誘發煙煤病,影響樹體光合作用,削弱樹勢。郁蔽果園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掛黃板誘殺成蟲,粉虱在夏、秋梢抽生期間,在嫩芽抽生1-1.5厘米長時,立即噴藥,藥劑可選用吡蟲啉、啶蟲咪、氯氰·毒死蜱等均勻噴霧。
四、柑橘潛葉蛾
潛葉蛾以幼蟲潛葉為害。被害新梢形成彎曲蟲道,俗稱“鬼畫符”。一年發生9-10代,以蛹和少數老熟幼蟲在被害葉片內越冬。5月下旬-9月間夏、秋梢抽發時為害最重。
防治方法:1.人工抹除夏梢,中斷早期發生的潛葉蛾幼蟲的食料來源,減少以后蟲的數量。2.早發秋梢,采取控梢留齊的原則,一般待7月下旬,統一釋放秋梢,每隔7天噴阿維菌素、啶蟲脒、蟲螨腈、氯氰·噻蟲嗪等,直到秋梢停止生長。
五、柑桔蚜蟲
蚜蟲僅能為害嫩梢,吸取汁液,嫩梢受害后葉片皺縮卷曲,嚴重時誘發煤煙病,影響生長。蚜蟲喜群集于嫩梢上為害,葉片較老熟不適宜其生長時,則產生有翅蚜遷飛到其他嫩梢為害。以為害春梢、遲秋梢及冬梢為主,夏季死亡率高,不利于其發生,春旱則有利于其發生。
防治方法:當發現1/4新梢上有蚜蟲時,及時進行噴藥防治。用啶蟲脒、吡蟲啉、噻蟲嗪等內吸性殺蟲劑。蚜蟲數量不多時,可隨時進行挑治(即挑選蚜蟲發生的個別桔株或桔園噴藥防治)。
六、柑桔花蕾蛆
幼蟲在柑桔花蕾內蛀食,受害的花蕾不能開放和授粉結果,對座果影響很大。是柑桔花期的重要害蟲。
識別特征:老齡幼蟲體長約0.25厘米,乳白色,無足,中胸腹面有一褐色“Y”狀骨片。被害花矮胖,花瓣不開張,花瓣基部常帶有青綠色,花內充滿小蛆。
防治方法:1.在成蟲出現前7天左右(約在四月初)開始,全地面撒施毒死蜱或辛硫磷顆粒劑。2.4月上中旬,當花蕾剛露白時,噴射甲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或毒死蜱等類藥劑,每隔5—7天再噴1次,消滅花內初齡幼蟲。
七、柑橘樹脂病
通常將侵染枝干所發生的病害叫樹脂病或流膠病,侵染果皮和葉片所發生的病害叫黑點病或砂皮病,侵染果實使其在貯藏期發生腐爛叫褐色蒂腐病。是一種寄生性比較弱的病菌,樹脂病的發生一定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有傷口。二是有適宜的溫、濕度。樹脂病一般都在4-6月和8、9間最為流行。
防治方法:1.減少傷口,冬天要避免柑橘樹凍傷。修剪時的大傷口要涂接蠟保護,力求避免機械損傷等。2.枝干上如已發病,可在發病部位用利刀縱劃幾刀,深入木質部為止,每隔0.5厘米劃一條,劃口上下要超出病部1厘米左右。然后在縱劃的地方涂抹四霉素100-200倍液等殺菌劑,全年涂兩次(上半年4-5月,下半年8-9月)。3.噴藥防治,春梢萌發期(1-2厘米)噴四霉素+代森錳鋅,謝花2/3,噴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幼果期噴施四霉素+代森錳鋅保護幼果不受侵染。實膨大期用四霉素+苯醚甲環唑或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等藥物輪換使用。果實膨大期時皮層脆弱,此時期高溫多雨,砂皮病容易上果,是全年防治的關鍵時期,藥劑內吸性強、活性高、持效期長,可有效鏟除病菌。
八、柑桔炭疽病
柑桔炭疽病病原為真菌。病菌在被害部越冬,春天通過風雨、昆蟲傳到樹上。當樹勢強壯,則不發生病變,當樹體生長衰弱時,才出現病變。因此在果樹遭受凍害及水、旱害、缺肥或害蟲為害等不良因素的影響時,易誘發此病。
防治方法:應在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的前提下,噴藥保護,于各次梢抽梢期、幼果期定期噴藥。一般在5—6月份幼果期和9月發病盛期,每隔15天噴藥1次,連續2—3次。藥劑可選用80%代森錳鋅500—600倍液,或45%咪鮮胺可濕粉劑1000-1500倍液,或48%溴菌腈500-800倍液等。
九、煤煙病
全年都可發生,以5-8月發病最烈,濕度大,透光性差發病重。病害與蚜蟲、蚧殼蟲、粉虱等害蟲的數量有關,并隨之消長。防治方法:1.加強橘園管理,適當修剪,通風透光,增強樹勢。2.及時防治介殼蟲、粉虱、蚜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3.發生嚴重時可噴灑松脂合劑或礦物油乳液等,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
十、青苔病
青苔屬于寄生植物。它會從柑桔樹干、葉片上吸取養分,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阻塞氣孔,減少營養積累,降低果實質量,嚴重時會導致樹勢衰弱。
防治方法:1.合理密植,及時修剪,增加果園的透光、通風。2.及時清溝排水,防止積水。3.及時翻耕松土,提升土壤的透氣性。4.青苔發生后,選用乙蒜素750—1000倍+橙皮精油750倍或礦物油300倍液復配進行防治重點噴有青苔的樹干。
參考文獻:
[1]柑橘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探討[J]. 趙久舟.天天愛科學. 2016(10).
[2]綠色柑橘病蟲害防治技術[J]. 韋永海. 鄉村科技. 2018(0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