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河南省玉米生產現狀及發展趨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幅員遼闊,農作物品種較多。玉米在我省是一種重要的糧食、飼料和經濟作物,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8年全省播種玉米面積為6000萬畝左右,但由于近幾年我省種植業結構調整,自2015年以來我省玉米種植面積不斷減少。分析研究我省玉米種植情況及發展趨勢,改善生產條件,加強管理,提高產量,增加收益,對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和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玉米生產;產量;現狀;發展趨勢
  一、河南省玉米生產現狀
  1.產量低且成本高。玉米作為一種高產高效、省工省時,耐藏耐運、用途廣泛的農產品,目前我省在玉米種植方面,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生產標準和管理體系,但是,依然很難規避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是有的地區在進行玉米種植的時候,為了提高產量,采用高密度的種植方法,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地區的土壤營養不平衡的現象,反而影響了玉米的產量;二是在栽培技術方面,缺乏合理輪作,片面強調施用化肥,忽視有機肥的施用,造成土壤板結和土壤肥力下降,影響玉米產量的進一步提高,再加上我省農業仍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規模小、機械化程度低、成本高。
  2.品種多但品質差。目前我省玉米的品種有鄭單958、浚單20、浚單22、浚單18、濟單7號、新單23等等,這主要是科學技術發展帶來的成果。但是品種過多同樣也會帶來問題,農民在種植的時候,不知道選擇哪種種子,導致一塊區域內,玉米的品種混雜。以及在選擇種子的時候,不能夠及時準確的了解每種玉米品種的特性及適合種植區域,在管理的時候,就不能夠根據其特點進行管理,很難保證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從而影響收成,加之優質專用玉米育種在我省相對滯后,造成我省玉米品質和專用性相對較差,且玉米深加工技術、設備滯后,加工成本高、檔次低,在國內市場缺乏競爭力。
  3.機械化水平低。我省玉米機械化種植程度整體上,一是裝備水平低,目前,我省玉米生產機械化水平和發達省份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豫西丘陵地區;二是結構不合理,玉米生產機械小型多、大型少,低端多,高端少;三是標準化水平低,由于我省玉米生產機械化作業以小型機械為主,而小型拖拉機牽引力小,作業耕層淺,深度達不到30cm,沒有打破犁底層,不能創造有利于玉米生長的上虛下實、虛實相間的耕層構造,土壤中的水、肥、氣、熱不充足協調,蓄水保墑能力差,土地的產出率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二、河南省玉米生產發展趨勢
  1.提高玉米單位面積產量。玉米是豐產潛力很大的農作物,新品種選育與推廣是支撐玉米生產的核心技術,是玉米生產中增產和增效的第一要素。目前我省的玉米單位面積產量水平基本穩定在4.0~4.5噸/公頃之間,與穩定在8.5噸/公頃的美國相比差4~4.5噸/公頃,所以我省玉米的單位面積產量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
  2.改善玉米的品質。在我省玉米改善供求關系,去庫存的前提下,品種改良成為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的核心要素和主要發展趨勢。玉米的品質包括商品、營養、加工、衛生安全等。依據玉米用途的多樣化需求,以及不同玉米內在的指標,合理利用,從而提高玉米的整體利益效果和經濟效益。隨著玉米產業化多元化利用的不斷深入,新型的特用玉米還將不斷涌現,如藥用玉米、觀賞玉米等。在玉米產業發展中,適當增加特用玉米產業規模,根據不同深加工行業對玉米的不同要求,逐步開發適用于食品、造紙、塑料、發酵等不同工業的特用玉米對玉米深加工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3.逐步實現專業化和機械化。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加大對專業化和機械化的研究和應用。推進玉米產業化發展,實現區域布局生產,主攻方向應以提高單產、降低成本、適度規模經營為重點,試驗、示范、推廣相結合,引深加工轉化,延伸產業鏈。重點推廣深松機、精量播種機、覆膜機、聯合收割機等大中型農機具及其配套設備。有組織地推進農機服務社會化,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用工成本。玉米經過收割之后,需要進行加工,需要發展玉米的多條產業鏈,逐步實現專業化和機械化。
  三、河南省玉米生產對策
  根據我省目前玉米生產現狀來看,我省玉米生產發展趨勢是全面合理地進行生產布局,充分利用品種優勢,運用先進的配方施肥方法、地膜覆蓋技術,提高栽培水平,加快加大投資實現農業現代化、機械化、規?;I化生產,合理地利用土地,增加種植密度,使我省的玉米在不增加播種面積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加快引進玉米新品種,高新栽培技術和深加工技術,努力提高玉米單產總產水平和綜合利用能力,提升種植效益。
  1.加強農技服務。農業部門要根據加工企業的需求和市場反饋的信息,積極引進玉米優良新品種,大力開展試驗、示范、推廣工作,引導農民及時調整種植方向,促進全省玉米品種結構不斷優化。
  2.積極開展培訓。農業部門要大力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和培訓活動,增強農民科技意識,進一步提高玉米生產科技水平。農技人員要常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技術指導,開展技術承包,為玉米產業發展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技術服務。
  3.強化產銷協作。培育和扶持一批龍頭企業,推進玉米加工轉化,搞活玉米產品的市場營銷和流通,采取“企業+基地+農戶”模式,積極發展優質玉米訂單化生產,提升玉米種植效益,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而推進全省玉米產業向更大規模、更深層次、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
  四、結語
  從消費結構來看,我省食用、飼用玉米總量保持穩定,但相對比例逐年下降,省內玉米消費能力不足,且競爭力偏低,是困擾我省玉米產業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隨著國內市場的變化,玉米深加工行業及產業將成為未來玉米消費的主要發展趨勢。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從全國糧食供給情況出發,我省玉米未來必須通過提高單產、增加總產、改善品質、關注玉米加工企業,尤其是玉米深加工。以培育、扶持龍頭企業為主線,拉長產業鏈條,加快玉米加工轉化增值;以加快市場網絡建設為手段,協調好生產、加工和銷售的關系,盡快形成畜牧業、加工業、種植業一條龍的玉米生產格局。
  參考文獻:
  [1]葉獻偉.我國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趨勢及種業發展對策[J].種業導刊,2016.
  [2]范少玲.中國玉米種植成本收益研究[D].山東農業大學.2015.
  [3]別  蒙.我國玉米全要素生產率及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14.
  [4]趙  明.《玉米生產配套技術手冊》.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
  [5]高廣金.《玉米栽培—使用新技術》.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鄒堃(1989-)男,河南省澠池縣人,助理農藝師,從事農業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48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