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稻生產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由于近年來我國社會整體經濟水平都在穩定發展和提升,因此也給農業經濟建設和發展帶來了極大的幫助與促進作用。其中陸稻作為稻類的一種,在近年來由于其具備更為顯著的抗旱能力,所以也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本文在對陸稻進行研究的環節中將以某地區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希望通過對當前陸稻生產現狀的研究,更全面的認識到當前問題,并在優化生產條件的同時,實現對技術手段的優化,為其構建更為健康和科學的發展環境。
關鍵詞:陸稻;生產現狀;發展趨勢
多年來人們對于陸稻的看法并不全面,甚至認為水稻的種植比陸稻重要,這也使當前陸稻生產始終沒有得到穩定發展。所以在此種背景下加強對陸稻生產的關注也是當前需要我們重視的主要問題。為此本文就將對陸稻生產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詳細研究。
一、陸稻生產現狀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陸稻在我國本身就有著十分悠久的生產歷史,距離現在已經超過了400年的發展歷史,但是由于生產方式比較落后,在實際生產環節中只能依靠自然降雨和自然肥力,這種情況下的病蟲害問題比較嚴重,很容易出現品種退化的問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陸稻生產的穩定發展。
隨著近年來改革開放工作的全面推進,各級政府也逐漸加深了對這項工作的關注,使得我國陸稻生產得到了穩定發展。通過對相關技術手段的研究和創新,在多個地區也進行了引種、實驗和推廣,這也使得我國陸稻生產從根本上出現了變化。
二、陸稻生產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1.人們對技術的重要性缺乏正確認識
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我國經濟水平的全面提升,人們整體生活質量和水平都得到了十分明顯的提升和改善,很多農村種植人員甚至轉變了收獲經濟的方式,選擇進城務工或是自己做生意。所以,現代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會認為陸稻的高產和栽培都應該是政府相關部門需要關注的工作,與自己生活無關,所以在陸稻的種植過程中也就不會對這項技術引起重視,這就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陸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的發展。
2.在對種子或是稻苗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選用不合理
由于農民群眾受到傳統種植方式的影響比較深遠,因此其對于當前農業發展中所運行的理念和方式并不了解,在對種子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通常僅僅局限在稻苗的正常生長,但是這種情況下很容易造成對陸稻的產量低或是劣質陸稻造成的質量和產量下降。此外廣大農民對于病蟲害的治療和預防工作也并沒有引起重視,在施肥或是噴灑農藥的過程中也沒有投入過多的關注,嚴重影響了這項工作的開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農業技術工作的整體發展。
三、陸稻生產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水稻是人類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但其實陸稻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陸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面積大、單產高、總產量占比大。全國65%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這使其消費需求極為巨大。此種情況下,陸稻和水稻的高產對于農業發展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一般認為由低產到高產的主攻方向是增加有效穗數和每穗實粒數。只有提高有效穗數和每穗實粒數,才能實現陸稻高產。而在今天看來,實現陸稻高產,除了要滿足以上兩個條件之外,最好能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量,如此可以真正意義上提高陸稻產量。
四、對陸稻生產進行提升的相關對策
1.加強人們對陸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重要性的認識
人類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事物的認識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該事物的發展方向。作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之一,陸稻在人類社會中的需求量也是十分巨大的,只不過是在之前人們缺乏對陸稻的關注。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的對陸稻的質量進行優化、提升,全面提高產量,建議廣大農民或是種植者要加強對陸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重要性的認識,全面了解一些現代社會中對農作物發展的需求,汲取其他省市在種植過程中的先進方式,從而及時調整種植方式,將陸稻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向著社會的發展方向進行前進和完善。
2.選擇高產量、質量優秀的種子進行栽培
農作物的種子或是對于種苗的選用是否合理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作物的產量高低,那么同樣的,陸稻的種植更是如此。這就要求廣大種植工作者要事先對該片土地的實際情況展開研究,全面掌握該地區的土壤酸堿性,從而根據土地的實際情況選擇種子和種苗。在這個過程中,還應該根據所選種子質量和產量進行嚴格篩選,避免對低產量或是低劣種子的選用。其次,要想實現陸稻自身質量和產量的提升,就要盡可能選擇在高營養的旱田土中進行栽培,從而為其生長提供更為優質的土壤環境。
3.提升陸稻生產機械化的水平
利用機械設備良好的進行陸稻栽培,需要不斷提高機械設備水平及農民的操作技術,如此才能使農民能夠科學、合理、靈活的應用機械設備進行栽培。對于這一目的的實現,需要當地政府加強技術指導與培訓,以便當地農民能夠了解先進的機械設備,系統的學習機械設備相關知識,從而使當地農民可以靈活的應用機械設備。另外,當地政府還要給予農民一定的政策補貼,以便激勵農民進行先進機械設備的購買,使之運用機械設備來進行陸稻栽種,提高陸稻生產水平。
4.控病蟲技術的優化和有效的水肥管理
大量的病蟲害的出現,將會給陸稻種植帶來嚴重的危害,使其生長不佳,甚至造成陸稻植株枯死。為了盡可能的避免陸稻種植受到病害的威脅,應當注意空病蟲技術的優化,也就是增加植物的莖粗以及縮短基部的節間和拉長中上部的節間,從而有效提高其自身的抗病蟲害能力,避免倒伏現象的發生,以提高陸稻的產量。實現陸稻高產目標,除了要良好的栽培之外,高效的陸稻肥水管理也是非常必要的。對于肥水高效管理的有效實施,則是在陸稻栽培的過程中,結合稻子 自身生長情況及土壤情況,選育氮敏感和高效品種,從而良好培育稻田結構和地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當前陸稻發展情況,要想有效實現對問題的解決,就應該在今后發展中采取更有效的問題應對策略,只有對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全面認識和科學理解,才能在今后工作中對問題進行有效處理,實現種植產量和質量的全面提升??偠灾懙咀鳛檗r業的重要組成環節,更需要廣大種植人員引起關注,從而借助陸稻生產水平的提升實現對我國農業經濟水平的穩定提高。
參考文獻:
[1]巖金.淺談本地陸稻生產發展及對策[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6(10):3.
[2]李存龍.文山州稻米品種改良的成就與發展思考[J].農業科技通訊,2015,39(2):8-12.
[3]李瓊珍.淺談勐朗鎮陸稻生產現狀及主要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27(18):184-185.
[4]龍明麗.淺析硯山縣陸稻產業發展對策[J].云南農業,2017,59(2):59-60.
[5]豐詩堯.普洱邊境山區陸稻二元種植技術推廣分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31(1):295,257.
[6]李麗芬.陸稻生產現狀及主要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14(1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