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玉米生產情況及產業結構調整趨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玉米為世界三大糧食中工業加工產品最豐富、加工程度最深的糧食作物及工業原料,目前可制成的相關工業產品高達3000余種,而且本身也是一種食物,可制作相關玉米食品供人畜食用。目前我國的玉米產量占糧食總產量30%以上,與稻谷基本持平,屬于我國主要生產糧食之一。其中,遼寧作為玉米種植的主要基地之一,玉米產量占比常年保持在全國產量的6%以上。本文將統計遼寧省3年來玉米生產情況,及隨相關政策調整遼寧省的產業結構的調整趨勢。
1 遼寧省2016~2018年玉米生產情況
2016年遼寧省玉米種植面積約228.68萬公頃,產量1068.4萬噸。2017年遼寧省玉米種植面積約218.98萬公頃,產量1044萬噸。2018年遼寧省玉米種植面積211.39公頃,產量1039萬噸。其中,遼寧省玉米種植主要以西北部為主,西北主要5座城市沈陽、鐵嶺、錦州、朝陽、阜新,3年間其玉米種植總面積平均穩定占全省種植面積的68.1%左右,而南部或沿海城市由于各地地理因素限制,其種植面積明顯縮減,如盤錦、本溪、營口、撫順、遼陽等地區,玉米種植面積3年平均僅占12.64%。其中葫蘆島市種植面積約占6.9%,處于中游水平。
2 遼寧省玉米產業結構調整趨勢
2.1 政策導向的調整趨勢
任何一類農作物生產都受市場環境、自然災害及政府政策影響,玉米種植自然也不例外。以往相關數據顯示,2004年農業稅減免后,遼寧省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大幅增長,2007年政府取消了玉米出口退稅政策后,2008年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立即下降,而在相關玉米工業產品的出口退稅提高,2008年后,遼寧省玉米的種植面積及玉米產量又逐漸回升。但從2011年開始,國際農產品價格下跌嚴重,但我國的玉米收儲價格卻依然上升,導致國內庫存堆積,出現供給過剩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我國出臺玉米結構調整指導意見,并要求各省開始對農業部供給結構進行改革。遼寧省在此前提下,2016年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均較前年降低,2017年較2016年更低,2018年較2017年更低。由于我國目前大豆種植面積較少,產量較低,對進口較為依賴,政府有意通過相關政策提高大豆種植面積及產量,而大豆種植環境與玉米類似,由此可預計未來調整趨勢不會有利于玉米種植。
2.2 關于遼寧各地區玉米產業結構調整相關建議
由于大豆種植受地理環境因素制約,各地玉米種植情況不一,因此產業結構調整也需因地制宜,如遼寧西北地區適宜玉米種植,且玉米產業已占其整個糧食產業較大比重,可進一步發展其玉米產業規模,而東南方適應玉米種植土地較少,其農業占比較小,可適當減少,以投入更多土地資源及人力資源在其他糧食產業,如葫蘆島玉米種植面積不大,玉米產量占糧食總產量占比適中的地區,可結合當地政策進行縮減種植或擴大種植,其農業經濟結構不會受到太大沖擊。
3 討論
玉米產業作為我國糧食產業中比重較大的一環,其比重已超過水稻。而我國目前存在玉米過剩而大豆不足的情況,大豆主要還是來自進口。因此,必須要對整體糧食產業結構做出調整,但在產業結構調整時,也要做到因地制宜。遼寧省作為玉米種植的主要基地,更要結合各地情況,避免調整過度,損害地區農業經濟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5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