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脾論治皮下脂肪瘤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從脾論治皮下脂肪瘤的病因病機及中醫藥治療。方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文獻數據庫(CNKI),以“皮下脂肪瘤”為檢索詞檢索,分析總結皮下脂肪瘤病因病機和中醫藥治療方法。結果 針對皮下脂肪瘤,多數醫家從脾論治,采用內/外/內外治法結合治療皮下脂肪瘤,療效滿意。結論 中醫藥治療皮下脂肪瘤方法多樣,療效顯著,安全性高,但多為臨床應用體會或案例分析,樣本量小,缺乏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后期應加強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為臨床診治提供思路。
【關鍵詞】皮下脂肪瘤;從脾論治;中醫藥療法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5..02
皮下脂肪瘤是一種由脂肪組織引起的常見的軟組織良性腫瘤[1]。臨床普遍發生,多無明顯癥狀,一般無需處理,男性多于女性。臨床以圓形或不規則形見于頸肩背臀、乳房或四肢的皮下組織,面部、頭皮等處也可見,大小不等,質軟,與周圍組織無粘連,有炎癥時會出現疼痛,很少見到瘤體惡變。西醫認為較小的瘤體無需治療,較大的手術切除。對于多發性脂肪瘤,手術不是最好的選擇,甚至越切越多,尚沒有治療該病及控止新瘤體不斷出現的有效藥物及手術以外的療法。面對該病客觀存在、多發、治療手段單一、無法預防、影響美觀、增加心理負擔等一系列問題,中醫藥治療給患者帶來希望。筆者通過查閱中國知網文獻數據庫(CNKI),以“皮下脂肪瘤”為檢索詞檢索,分析總結皮下脂肪瘤病因病機和中醫藥治療,為臨床診治提供思路。
1 病因病機
皮下脂肪瘤根據“五癭屬陽六瘤陰,……瘤氣血脂筋骨“中對瘤分類的記載及“夫瘤者,皮肉中忽腫起,如梅李子,漸以長大,不痛不癢,又不結強,言留結不散“對其癥狀的描述,歸屬于中醫“血瘤”。“夫癭瘤者,多由喜怒不節,憂思過度,而成斯疾焉。大抵人之氣血,循環一身,常欲無滯留之患,調攝失宜,氣凝血滯,為癭為瘤。瘤者,隨氣凝結于皮肉之中……” 歸納其病因病機:肺失宣肅、肝失疏泄,脾失健運生痰,陰陽失和,經絡阻滯,氣血不暢,氣滯、血瘀、痰凝毒聚肉里,相互交結發為肉瘤。
2 治療
《雜病源流犀燭》曰“自肌肉腫氣,按之實軟,名曰肉瘤,屬于脾也“,五臟對應五體,肌肉屬脾,”肉瘤……治當理脾寬中,疏通戊土,開郁行痰……“,強調從脾論治。
2.1 內服藥物
周紅、錢秋海、史榮康、陰建國、許麗萍、鄒積英等認為本病的成因在于脾失健運生痰,肝失疏泄氣滯,痰郁互結,氣血凝滯,積久成形,發為肉瘤。認為氣結、血瘀、痰凝停留于體表組織是皮下脂肪瘤形成的主要原因,均從行氣活血化瘀出發,給予內服中藥,均取得顯著療效。
周氏[2]選用桃紅四物湯加味(桃仁、紅花、熟地、赤芍、當歸、川芎、柴胡、制香附、佛手、山楂、甘草、海藻、昆布、白芥子)治皮下脂肪瘤,單發者服藥1月可消散,多發者服藥2.5月消散,療效滿意。
王德學、張曉丹、史定文等認為痰氣凝結是本病最主要的病機,皮下脂肪瘤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軟堅,王氏[3]對臨床收集到的32例患者行二陳湯加味(姜半夏、橘紅、白茯苓、炙甘草、煅牡蠣、炒白芥子、三棱、莪術),氣虛加黃芪、人參;氣滯加香附、青皮、木箱治療1月,37.5%的患者瘤體消失,50%的患者瘤體縮小或者部分消失,總有效率87.5%。
2.2 外敷藥物
許麗萍[4]給予37例皮下脂肪瘤患者遠紅外去痛貼(乳香、制川烏、制草藥、沒藥、制天南星、紅花、透骨草、馬錢子、赤勺、土鱉蟲、當歸、川牛膝、川椒、血蝎全蟲、姜汁等)貼敷治療,20天后瘤體消失16例,瘤體縮小或部分消失14例,總有效率81%。
2.3 內外合治
鄒積英[5]選擇瘤體圍刺法配合中藥(逍遙散、桃紅四物湯和二陳湯加減)治療皮下脂肪瘤12例,服藥3個月,瘤體全部消失者2例,瘤體部分消失者9例,總有效率91%。
2.4 其他療法
成榮生[6]利用薏苡仁健脾利濕散結的功效煮粥(50 g)治療皮下脂肪瘤,15天瘤體消失,隨訪2年未見復發。賴青蘭[7]囑皮下脂肪瘤患者晨起取干蜈蚣粉加入鴨蛋孔內蒸熟空腹食,一日一個鴨蛋,1月后包塊消失,隨訪3年未復發。趙瑞安[8]對1例頸部皮下脂肪瘤患者行火針加艾柱發泡灸治療,3天腫物明顯縮小,7天腫塊完全消失,療效滿意。張芬梅[9]通過外涂縮瘤靈(將200 g火硝用木炭500 g燒焦,研為細末,同生石灰粉1500 g、食用堿200 g一起加水溶解濾,放入鐵鍋中急火煮開,文火熬至糊狀粘稠似粥,放入容器內密封備用。治療時將藥糊涂于瘤表面中央,每日1次)治療皮下脂肪瘤,療效滿意,10余例瘤體均消失。陳捷東[10]應用白芥子研末外敷(白芥子的量以自覺能忍受為度,不使發泡)配合新癀片(3片/次,3次/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治療皮下脂肪瘤,2周瘤體消失。
4 結 論
《黃帝內經》云“諸病于內,必形于外”,外在形體肌肉組織變化映射了內部臟腑功能的異常,當臟腑功能發生障礙或變化時,必然在機體外部表現出來。對于皮下脂肪瘤,當在整體觀的基礎上調理臟腑功能,使脾運健旺,凝痰消散、氣機調暢,氣血津液輸布正常,陰陽調和,瘤體自消。中醫藥治療本病有其獨特的優勢,治療方法多樣,療效顯著,復發率低,未見有不良反應的記載,但多為臨床應用體會或案例分析,樣本量小,缺乏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后期應加強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為臨床診治提供思路。
參考文獻
[1] PEEV I,SPASEVSKA L,MIRCHEVSKA E,et al.Liposuction Assisted Lipoma Removal-Option or Alternative?[J].Open Access Maced J Med Sci, 2017,5(6):766-770.
[2] 周 紅,鄒清芳.從行氣活血化瘀論治皮下脂肪瘤的臨床體會[J].四川中醫,2012,21(04):38-39.
[3] 王德學.加味二陳湯治療皮下脂肪瘤32例[J].中醫臨床研究,2016,8(10):91-93.
[4] 許麗萍,張偉杰,張建紅.遠紅外去痛貼治療皮下脂肪瘤37例臨床觀察[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4,24(10):841-842.
[5] 鄒積英,曲秀娟,王巖.針藥并舉治療多發性脂肪瘤12例[J].遼寧中醫雜志,2004,13(06):515.
[6] 成榮生.薏苡仁治療皮下脂肪瘤[J].中醫雜志,2008,49(01):59.
[7] 賴青蘭.蜈蚣臨床應用體會[J].實用中醫藥雜志,2002,18(09):41.
[8] 趙瑞安.火針加發泡灸治療頸部皮下脂肪瘤一例臨床報導[J].針灸學報,1992,2(03):25.
[9] 張芬梅.縮瘤靈治療皮下脂肪瘤[J].中國民間療法,2001,9(06):62.
[10] 陳捷東.白芥子外用治驗2例[J].中醫雜志,1998,4(05):26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90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