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黃虹教授從脾胃論治小兒丘疹性蕁麻疹經驗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中醫藥治療小兒皮膚病具有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諸多優勢,黃虹教授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工作,總結出各種原因所致的脾胃虛弱是導致兒童丘疹蕁麻疹發生的主要原因,治療小兒丘疹性蕁麻疹多應從調理脾胃入手。并根據脾胃損傷的不同病因病機,在健脾益胃的基礎上、佐以清熱利濕、解毒止癢等對應治療方法,在臨床上取得可靠療效。
  【關鍵詞】 丘疹性蕁麻疹;小兒;脾胃論治
  【中圖分類號】R758.733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3-0057-02
  丘疹性蕁麻疹是臨床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多見于嬰幼兒及兒童,春秋季節多發病,皮損表現為綠豆至花生米大小似紡錘的紅色風團樣損害,部分患兒風團樣損害上可見緊張性水皰[1]。自覺瘙癢明顯,病程為1~2周,但本病病程反復,此消彼長,嚴重影響患兒及家屬的生活及心理健康。丘疹性蕁麻疹西醫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闡明,國內外諸多研究報道可能與昆蟲叮咬、食物、感染、精神因素相關[2-3]。亦有學者認為食物過敏是引起本病的首要原因[4]。本病屬中醫“土風瘡”、“水疥”范疇。中醫認為本病多由“肌腠虛疏,風塵入于皮膚故也”,或因“內蘊濕熱,復感風邪蟲毒”,“內有食滯,外感風邪”所致。
  1 病因病機
  明代醫家萬全在《幼科發揮》中將小兒的生理特點概括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者”。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指出小兒:“五臟六腑, 成而未全…全而未壯”。小兒脾胃生理功能活動尚未成熟和完善,小兒時期處于生長發育階段,需要大量水谷精微, 而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依靠脾胃運化, 故可出現脾胃功能相對的不足;加之小兒飲食,見食即愛,不擇精粗,饑飽、寒溫不能自調,不知滿足,或者輔食添加不當,極易損傷脾胃。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水濕不化,濕聚胃腸,內化濕化熱,或外受濕熱之邪困脾,致水濕不運,腠理不密,濕熱之邪充于腠理,發為本病。
  另外,小兒有“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的生理特點,具體表現在指肺、脾、腎三臟不足,肌膚柔嫩、腠理疏松、氣血未充等方面?!端貑枴ゐ糇C》中有記載“肺主身之皮毛”的理論,肺通過宣發作用,將衛氣敷布于體表,溫養潤澤皮毛,司汗孔啟閉,護衛肌表,防御外邪。而肺衛之氣的重要來源之一是脾胃運化飲食物產生的水谷之精化生的水谷之氣。而五行對應五臟中,脾屬土,肺屬金,土能生金,兩者為母子關系,病理上則表現為“母病犯子”的關系。若脾失健運, 精微不足, 則必然影響肺衛的生成, 見肺虛衛弱之象,則肺主皮毛受損,肌表防御功能不足,發為皮膚疾病。故黃虹教授認為脾胃虛弱是引起小兒丘疹性蕁麻疹發生的主要病因病機。
  2 典型案例
  患兒陳某,4歲,女,2017年6月27日就診。家長代訴:四肢起丘疹伴瘙癢3天?,F病史: 3天前,患兒無明顯誘因即于四肢出現淡紅色丘疹,瘙癢明顯,自用“皮炎平”。1天前,皮損增多,瘙癢癥狀加重。癥見:四肢、腰臀部散在黃豆至花生米大小淡紅色斑丘疹,部分可見頂端有抓痕及血痂,瘙癢明顯,夜間睡眠差,平素挑食納差,大便質干,1~2日/次。舌質紅,苔白,脈數。西醫診斷: 丘疹性蕁麻疹。中醫診斷:土風瘡。辨證為脾虛濕盛證。治法: 健脾祛濕,祛風止癢。方用自擬丘蕁三豆飲方加減:赤小豆10g,黑豆10g,綠豆15g,白鮮皮10g,土茯苓10g,茵陳8g,刺蒺藜5g,神曲10g,檳榔5g,烏梅8g。水煎200mL,每次50mL口服,每日2次,每日1 劑。所剩中藥渣煎湯外洗,日1次。囑家長看管患兒避免搔抓,勿食魚蝦、奶蛋、辛辣等食物。2017年7月3日二診:3劑后患兒皮損部分消退,瘙癢減輕,皮損顏色變淡,納差改善不明顯,精神睡眠漸好轉,上方基礎上去檳榔,加木香8g,砂仁6g。5劑后,皮損明顯消退,癥狀緩解。
  3 用藥體會
  自擬丘蕁三豆飲是在古方“三豆飲”基礎上去甘草,加白鮮皮、土茯苓、茵陳、刺蒺藜、神曲、檳榔而成。其中赤小豆善利中焦水濕以健脾利濕;黑豆有祛風、清熱解毒之效,《本草綱目》曰:“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制風熱而活血解毒?!本G豆甘寒,清熱解毒,且《隨息局飲食譜》載此藥“煮食清膽養胃”。赤小豆、黑豆、綠豆三藥共用,達健脾利濕,清熱解毒之功用。白鮮皮清熱解毒,除濕止癢,善祛脾胃二經之濕熱以健脾,《本經逢原》載:“白鮮皮,氣寒善行,味苦性燥,足太陰、陽明經去風濕藥也?!别W是本病的常見癥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白鮮皮及其提取物有抗炎、抗變態反應、止癢的作用[5]。土茯苓甘、淡、平,解毒除濕,《本草綱目》記載此藥有“健脾胃,強筋骨,祛風濕……”之功用?!侗静菡x》載:“茵陳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濕熱之專藥……凡下焦濕熱瘙癢及足脛跗腫,濕瘡流水,并皆治之?!币痍惾肫⑽钢浂⑽钢疂駸?,且解毒療瘡,“消遍身瘡疥”。又因其藥性平和, 有苦寒而不傷正, 清熱而不傷胃的特點。刺蒺藜辛散苦泄,輕揚疏散,有祛風止癢之功。神曲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從而使脾胃強健,濕生無源?,F代藥理研究神曲有增進食欲,維持正常消化機能的作用[6]。檳榔消積,袁列江等[7]研究檳榔發現,其提取物可改善實驗小白鼠的胃腸功能,促進其胃腸蠕動,增強小腸吸收功能?!侗窘浄暝分杏小盀趺匪崾?,益精開胃”的記載。有文獻報道,烏梅具有抗過敏、抗菌抗病毒、抑制小腸平滑肌的收縮作用,并指出在治療蕁麻疹、濕疹及過敏性腸炎等變態反應性疾病的方藥中加入烏梅,可取得較好療效[8]。
  結合“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用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而”的觀點,用所剩藥渣煎湯外洗,配合內服藥,內外合摻,標本兼治,共達健脾和胃除濕、祛風止癢之效。本方藥精而簡,實為健脾止癢之良劑,為治療小兒丘疹性蕁麻疹的良方。
  4 小結
  丘疹性蕁麻疹是兒童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多以春夏及夏秋交替之際發病,部分患兒在此期間皮疹持續存在,此消彼長。中醫在治療此病時多以苦寒之品,臨證時雖可獲效,然筆者認為,在對小兒用藥時需顧及兩個方面。一方面,要考慮小兒服藥的感受, 盡量選擇口感好的藥物, 增強小兒的依從性。另一方面,苦寒之品傷陽,易損及脾胃,有悖于小兒“肺脾腎三臟不足”及“稚陰未充,稚陽未長”等的生理特點表現。故在治療小兒皮膚病時,應結合小兒獨特的生理特點,以脾胃虛弱為根本,在健脾益胃的基礎上,辨證分析,佐以利濕、活血、祛風、解毒止癢之法,治療皮膚病。
  參考文獻
  [1]趙辨.中國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750.
  [2]尹遜國,盧鳳艷,張朝棟.丘疹性蕁麻疹發病因素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報告[J].昆明醫學院學報,2011,(4):126-129.
  [3]鐘偉苑,鄧軍.丘疹性蕁麻疹發病因素臨床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9(3):75-77.
  [4]張昆.丘疹性蕁麻疹的首要病因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2007,9(173):79-80.
  [5]劉雷,郭麗娜,于春磊,等.白鮮皮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中成藥,2016,38(12):2657-2665.
  [6]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272.
  [7]袁列江,李忠海,鄭錦星.檳榔提取物對小白鼠胃腸功能的影響研究[J].中國食品學報,2009,9[KG-*3](4):38-43.
  [8]常永卓.烏梅在變態反應性疾病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08,6(4):321.
 ?。ㄊ崭迦掌冢?018-12-06 編輯:劉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89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