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治療脾腎陽虛型鼓脹60例臨床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討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治療脾腎陽虛型鼓脹60例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定2017年9月到2018年9月本院收診的60例鼓脹(脾腎陽虛型)患者,區組隨機法分為觀察組30例(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基礎西醫)與對照組30例(基礎西醫),比較2組鼓脹(脾腎陽虛型)患者的肝功能恢復時間、腹水消退時間、肝性腦病率、腎功能損害率、低鈉血癥率、腹水復發率指標。結果:治療結束,觀察組肝功能恢復時間(25.84±4.97)d、腹水消退時間(8.62±1.34)d、肝性腦病率(3.33%)、腎功能損害率(0.00%)、低鈉血癥率(6.67%)、腹水復發率(6.67%)均低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結論: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方法可有效提高鼓脹(脾腎陽虛型)患者預后質量,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鼓脹;脾腎陽虛型;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
【中圖分類號】R5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前言:中醫認為,肝硬化腹水屬“鼓脹”范疇[1],其中以脾腎陽虛型為主要中醫證型。該病早期診斷困難且復發率較高,病情嚴重時易致使患者形成頑固性腹水[2]。為減輕肝硬化腹水的疾病癥狀,現階段常采用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作相應治療,可在改善患者肝細胞能量代謝、調節患者免疫功能的效用下提升其療效水平。本文為系統分析、研究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在鼓脹(脾腎陽虛型)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作如下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定2017.09.13-2018.09.07期間本院收診的鼓脹(脾腎陽虛型)患者,總計60例,區組隨機法分為兩組,采用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聯合基礎西醫療法的一組(30例)作為觀察組,應用基礎西醫療法的一組(30例)作為對照組。【性別】觀察組女11例,男19例,對照組女10例,男20例;【年齡】觀察組32-77歲,平均為(49.89±5.73)歲,對照組31-79歲,平均為(49.75±5.76)歲。比較上述一般資料,P>0.05:差異不明顯?!炯{入標準】⑴經《肝硬化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相關標準判定,60例研究對象均符合肝硬化腹水病況。⑵60例研究對象均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且患者已知情同意?!九懦龢藴省竣艊乐啬I衰、心衰者。⑵視聽障礙或失語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基礎西醫,方法:根據患者具體病況予以速尿、安體舒通、門冬氨酸鉀鎂、復方甘草酸苷、還原型谷胱甘肽等藥物進行利尿、退黃、護肝治療。療程兩個月。
1.2.2 觀察組
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患者中藥茵陳術附湯加防己黃芪湯作相應治療,方法:藥物組成包括2克肉桂、5克炙甘草、3克干姜、20克黃芪、20克白術、10克防己、10克熟附子(先煎)、18克茵陳。隨癥加減:合并膽石者,添加15克金錢草、15克雞內金;合并氣虛者,添加15克黨參;合并濕盛者,添加15克豬苓、15克茯苓;合并腹脹者,添加5克陳皮、5克砂仁。水煎,每日一劑,早晚分服。療程兩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評測2組鼓脹(脾腎陽虛型)患者的肝功能恢復時間、腹水消退時間、肝性腦病率、腎功能損害率、低鈉血癥率、腹水復發率指標數據。
2 結果
2.1 比較2組鼓脹(脾腎陽虛型)患者恢復情況
觀察組肝功能恢復時間(25.84±4.97)d、腹水消退時間(8.62±1.34)d均低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如表1。
2.2 比較2組鼓脹(脾腎陽虛型)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與腹水復發情況
觀察組肝性腦病率(3.33%)、腎功能損害率(0.00%)、低鈉血癥率(6.67%)、腹水復發率(6.67%)均低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
3 討論
肝硬化腹水是一種病因多與患者膽汁淤積、病毒性肝炎、循環障礙、營養障礙、代謝障礙、酒精中毒、血吸蟲病有關的消化科常見疾病[2],臨床癥狀主要包括腹水、肝脾大、蜘蛛痣、乏力腹脹、肝掌等。以往治療肝硬化腹水常采用基礎西醫療法,雖可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疾病進展,但復發率、并發癥發生率仍較高,無法實質性改善患者病況。故現階段隨著中醫技術的更新改進,以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輔以治療較為廣泛,中醫認為肝硬化成因主要包括水停、氣滯、血瘀,與患者感染蟲毒、酒食不節、情志郁結有關,病機具有虛實夾雜、本虛標實、正虛邪實的特點,其中治療脾腎陽虛型肝硬化應以化氣利水、溫補脾腎為原則?;诖吮敬窝芯坎捎弥兴幰痍愋g附湯加防己黃芪湯方法進行治療,方中防己黃芪湯具有抑制TGF-β1、TIMP-1合成與大鼠HSC增殖的效果;茵陳術附湯可抑制Bax表達、促進Bcl-2表達,改善大鼠肝細胞(陰黃證)凋亡問題,白術具有減輕患者肝細胞線粒體損傷的效果,可滲濕利水;干姜具有抗缺氧、改善血液循環(局部)的效果,可溫補脾腎;附子具有保護患者肝細胞膜性結構,減低患者丙二醛含量的效果,可補火助陽;加之肉桂具有溫補元陽的效果,諸藥合用下可共奏溫腎散寒、補益脾腎之功,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與復發率,加快患者恢復進展,縮短患者肝功能恢復時間與腹水消退時間,效果顯著。如上文表1所示,觀察組肝功能恢復時間、腹水消退時間、肝性腦病率、腎功能損害率、低鈉血癥率、腹水復發率均低于對照組且差別有顯著意義(P<0.05)。通過結果對比亦能證明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聯合西醫療法在鼓脹(脾腎陽虛型)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較單純西醫療法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在鼓脹(脾腎陽虛型)患者治療期間應用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法,可有效改善患者預后質量與生活水平,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性,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管理勤,顧莉華,黃怡寒,張雅麗.肝硬化鼓脹患者的辯證治療與特色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7,34(21):51-52.
蔡春江,田雪瑞,王東軍,曹瑞雪,蘇雅慧,李昕.驅水消脹湯敷臍聯合艾灸法治療鼓脹(乙肝肝硬化腹水)60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7,25(07):547-5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