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吉水縣2018年早稻中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試驗總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肥效對于早稻的生長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早稻的生長狀況及其產量。鑒于此,本文將以吉水縣為例設計相關的試驗,探究2018年早稻中微量元素肥料肥效,并得出相應試驗總結,以期促進當地農業發展。
  關鍵詞:早稻;試驗;微量元素
  基于早稻對于當地農作物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本文將依據早稻中微量元素肥料肥效試驗要求,堅持科學、合理的試驗原則,探究2018年早稻中微量元素,以為農業的發展略盡綿薄之力。
  一、試驗目的
  在基本摸清土壤養分狀況的基礎上,通過各地多點的田間中微量元素單因素試驗,確定土壤中微量元素臨界值、潛在缺素面積以及微量元素適宜用量,進一步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開展。
  二、試驗設計
  1.供試肥料
  供試的中微量元素肥料需要保證質量,試驗前最好分析化驗相應的養分含量。鋅為硫酸鋅,;鎂為硫酸鎂,畝用量分別為化學純1kg、5kg。
  2.試驗處理
  每個試驗設3個處理:處理1:0水平(空白對照);處理2:1水平(適宜用量);處理3:2水平(鋅、鎂肥為適宜用量的2倍);本試驗安排在烏江鎮沙井村,兩個單因子試驗的田間農事操作完全一致。為保證試驗精度,減少人為因素、土壤肥力和氣候因素的影響,每個試驗設三個處理,均重復三次,各為9個小區,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區組內土壤、地形等條件一致。本試驗小區面積為33.35㎡(1/20畝),每個試驗小區間隔開30~40cm。
  本試驗中微量元素肥料全部作基肥使用,并注意在進行中微量元素肥料試驗時,所用大量元素肥料中不能包含供試的中微量元素。各處理的N、P2O5、K2O用量采用當地測土配方施肥推薦用量和施肥方式(建議推薦施肥量為畝施純N10.65kg、P2O53.75kg、K2O8.25kg;施肥方式為復合肥全作基肥,尿素按基追比6:4,氯化鉀按基追比4:6)。
  本試驗具體田間操作如下:3月18日下午浸種,3月21日播種,供試品種為“嘉早312”,4月15日田間取土樣;4月16日作成田埂,然后覆蓋薄膜;4月17日下基肥,平整田塊,秧田打送嫁藥,4月19日手工栽插,規格每畝1.8萬株,4月25日開始每小區選擇5株禾苗,進行5天1次的定點田間觀察和分蘗記載;4月27日除草,4月28日施藥防治二化螟并施分蘗肥; 5月15日曬田;5月20日復水;5月21日施穗肥,5月27日防治紋枯病、稻瘟病、稻飛虱和卷葉螟;6月9日始穗、6月14日齊穗,7月9日取植株樣帶回家自然風干,以備今后進行室內考種;7月11日田間測產并收獲,以上各試驗小區全部實行單割、單打、單曬、單稱。
  3.其它事項
 ?。?)觀測記載:由縣土肥站和烏江農技站專人負責,在試驗期間記載播種期、出苗期、成熟期等生育期,同時,填寫田間管理登記表。
 ?。?)考種和測產:完全按照“技術規范”的技術要求進行相應的考種和測產。
  (3)分析測試:土壤養分測試:播前檢測得到本試驗田土壤有機質為37.65 g/㎏,稍微偏高;堿解氮180.02㎎/㎏,為極豐富;有效磷13.89㎎/㎏,屬適宜;有效鉀142.63㎎/㎏,屬極豐;有效鋅9.38㎎/㎏,為嚴重過剩(適宜為0.5-1.0㎎/㎏);交換性鎂115.53㎎/㎏,比較適宜(適宜為100-180㎎/㎏)。
  三、試驗結果
  1.硫酸鋅試驗結果
  處理:1:三次重復:單株有效穗數分別為11.4、10.8、11.6;每穗總粒數114.6、112.3(6064/54)、108.5;每穗實粒數105.5、103.2、101.8;結實率92.6%、91.90%、93.82%;千粒重25.3g、25.1g、25.4g;理論產量543.4kg/畝、503.6kg/畝、531.4kg/畝;實際產量23.0㎏/小區、21.55㎏/小區、22.65㎏/小區與460㎏/畝、431㎏/畝、453㎏/畝。平均:單株有效穗數11.53,每穗總粒數112.03,每穗實粒數105.73,結實率94.39%,千粒重25.27g,理論產量554.5kg/畝,實際產量23.65㎏/小區、465㎏/畝。
  處理2:三次重復:單株有效穗數分別為11.6、11.8、11.0;每穗總粒數113.9、109.7、114.2;每穗實粒數105.0、103.6、106.4;結實率92.19%、94.44%、94.05%;千粒重25.2g、25.1g、25.0g;理論產量552.5kg/畝、552.3kg/畝、526.7kg/畝;實際產量23.1㎏/小區、23.35㎏/小區、22.25㎏/小區與462㎏/畝、467㎏/畝、445㎏/畝。平均:單株有效穗數11.47,每穗總粒數112.60,每穗實粒數105.33,結實率93.56%,千粒重25.10g,理論產量545.8kg/畝,實際產量23.05㎏/小區、458㎏/畝。
  處理3:三次重復:單株有效穗數分別為11.2、11.2、12.2;每穗總粒數112.7、115.0、108.4;每穗實粒數106.1、108.2、102.9;結實率94.14%、94.09%、94.93;千粒重25.3g、25.1g、25.4g;理論產量541.2kg/畝、547.5kg/畝、574.0kg/畝;實際產量22.75㎏/小區、23.15㎏/小區、23.75㎏/小區與457㎏/畝、463㎏/畝、475㎏/畝。平均:單株有效穗數11.53,每穗總粒數112.03,每穗實粒數105.73,結實率94.39%,千粒重25.27,理論產量554.5kg/畝,實際產量23.65㎏/小區、465㎏/畝。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施用適宜鋅肥(處理2)后,單株平均有效穗數、每穗粒數(包括總粒數和實粒數),均比對照(處理1)有所增加,千粒重基本持平,畝平均產量比對照增產10㎏;加倍施用(處理3)后,以上指標比適宜用量(處理2)看不出有明顯的增加,只比適宜用量(處理2)增產7㎏,比對照(處理1)則稍有增加,其增產達到17㎏,說明鋅肥的增產潛力并不大,這可能與本次試驗田處于富鋅狀態有關。   2.硫酸鎂試驗結果
  處理1:三次重復:單株有效穗數分別為11.0、12.2、11.6;每穗總粒數110.6、109.2、108.0;每穗實粒數103.2、101.2、102.5;結實率93.31%、92.67%、94.91%;千粒重25.4g、25.2g、25.1g;理論產量519.0kg/畝、560.0kg/畝、537.2kg/畝;實際產量22.05㎏/小區、23.75㎏/小區、22.6㎏/小區與441㎏/畝、475㎏/畝、452㎏/畝。平均:單株有效穗數11.60,每穗總粒數109.27,每穗實粒數102.30,結實率93.63%,千粒重25.23g,理論產量538.9kg/畝,實際產量22.8㎏/小區、456㎏/畝。
  處理2:三次重復:單株有效穗數分別為12.4、11.8、12.6;每穗總粒數110.9、113.5、108.2;每穗實粒數102.3、105.8、101.7;結實率92.24%、93.21%、93.99%;千粒重25.2g、25.1g、25.0g;理論產量575.4kg/畝、564.1kg/畝、576.6kg/畝;實際產量24.1㎏/小區、23.35㎏/小區、24.15㎏/小區與482㎏/畝、467㎏/畝、485㎏/畝。平均:單株有效穗數12.27,每穗總粒數110.87,每穗實粒數103.27,結實率93.15%,千粒重25.10g,理論產量572.5kg/畝,實際產量23.9㎏/小區、478㎏/畝。
  處理3:三次重復:單株有效穗數分別為12.8、13.2、12.4;每穗總粒數114.8、112.5、109.4;每穗實粒數106.4、103.6、101.6;結實率92.68%、92.09%、92.87%;千粒重25.3g、25.1g、25.1g;理論產量620.2kg/畝、617.8kg/畝、569.2kg/畝;實際產量26.0㎏/小區、25.8㎏/小區、23.55㎏/小區與520㎏/畝、516㎏/畝、471㎏/畝。平均:單株有效穗數12.80,每穗總粒數112.23,每穗實粒數103.87,結實率92.55%,千粒重25.17g,理論產量602.4kg/畝,實際產量25.1㎏/小區、502㎏/畝。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施用適宜鎂肥(處理2)后,單株平均有效穗數、每穗粒數(包括總粒數和實粒數),均比對照(處理1)有所增加,千粒重則略有下降,畝平均產量比對照增產22㎏;加倍施用(處理3)后,各項指標比適宜用量(處理2)略有增加,畝平均產量增產24㎏,單株平均有效穗則比對照(處理1)增加明顯,且增產46㎏,說明鎂肥的增產潛力比較大。
  四、結語
  通過以上試驗分析總結可以得知,鎂肥對于早稻的生長與增產意義較大。因此相關技術人員在指導水稻種植戶進行早稻的種植過程中,應該鼓勵其合理使用鎂肥,從而實現豐產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邱淮海,湯澤恩.新型水溶肥料在水稻上的應用肥效試驗報告[J].農技服務,2017,34(16):16,38.
  [2]陳金瓊,高靜,彭清.重慶市江津區水稻中微量元素肥效試驗初報[J].南方農業,2014,8(8):15-16,25.
  [3]陳紹珍.多肽保肥效試驗[J].吉林農業,2018,(15):79-8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95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