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及防治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林業得到有效發展。但是在林業發展過程中,受到病蟲害的影響,使得樹木生長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提高重視度,明確病蟲害發生的原因,結合有效的策略來實現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針對林業病蟲害發生的原因以及防治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防治策略
作為我國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林業資源的發展對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當下林業實際發展過程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病蟲害現象頻繁發生,對我國林業的發展產生影響?;诖?,要想有效促進林業的發展,改善生態環境,需要認識到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確當下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結合有效的防治策略來降低病蟲害發生幾率,進而促進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社會的不斷發展貢獻力量。
一、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
1.人工林面積逐漸增大
當下我國林業實際發展過程中,人工林的面積逐漸擴大,而天然林木的面積逐漸變小。導致我國林業資源的結構組成以及分布出現不合理現象,最終對整個格局造成影響。自然林具有植物多樣性的特點,而人工林其種類較為單一,導致林業的生態系統受到破壞。也正因此,使得林業病蟲害頻繁發生。
2.農藥的不合理使用
在當下林業發展過程中,部分林業經營單位沒有對農藥的使用有足夠的認知,存在錯誤理解。部分經營單位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堅持兩個“凡是原則”:凡是農藥,一經使用,就可以起到高效的病蟲害防治效果,對于農藥的使用過于盲目;凡是農業的大量使用,起到的病蟲害防治效果就越好,導致部分經營單位對農藥的使用沒有節制,不僅沒有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還提高了害蟲的抗藥性,進而對林業的發展產生嚴重的影響。
3.病蟲害治理難度大
病蟲害的發生可以說無規律可言,并且害蟲繁衍的速度較快,極易造成大面積的森林侵蝕,并且害蟲在繁衍過程中如若沒進行合理防治,極易造成病蟲害的大量繁殖。再加上病蟲害的種類較多,無法做到完全根治,導致病蟲害防治工作難度的加劇。
二、林業病蟲害的防治策略
1.注重對生物防治技術與新型生物農藥技術的使用
要想有效提升病蟲害的防治有效性,相關林業防治工作人員需要重視對生物防治技術的運用。生物防治技術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不同生物食物鏈之間的聯系,通過其它生物來抑制病蟲害的發生,以此來降低病蟲害的發生幾率。因此,在實際防治過程中,需要注重林業生物食物鏈的多樣性,進而實現以鳥治蟲、以蟲治蟲以及以菌治蟲的目的。例如當下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主要的生物防治技術—微生物防治,運用細菌、病毒以及真困等微生物來分泌抗生物質,以此來制約重陽木錦斑蛾、刺蛾、尺蠖等害蟲幼蟲的滋生。寄生性天敵的防治,主要有腫腿蜂、花絨寄甲等生物,以此來制約天牛等害蟲的滋生。另外,在實際防治過程中,相關防治人員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對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不斷優化和創新,以此來提升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當然,相關林業經營單位可以成立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團隊,并注重對新型生物農藥的使用,并減少對化學農藥的使用,以此來提升病蟲害的防治有效性,促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注重對植物檢疫與預防檢測力度
在當下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對植物檢疫以及預防檢測工作提高重視度。在實際防治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林區進行有效的植物檢疫,以此來為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如若在檢疫過程中發現存在病蟲害的樹木,相關工作人員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對感染樹木進行有效隔離,以此來避免病蟲害擴散的現象發生。當然,在苗木移栽過程中,需要對選擇、運輸以及貯存等環節提高檢疫力度,提升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進而實現在源頭出對病蟲害進行防治。除此之外,為了有效提升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相關人員需要對林區內的樹木、土壤以及環境進行及時檢測,并細心留意是否存在病蟲害發生的現象,如若發現,盡早將病蟲害的發生扼殺在搖籃之中。檢疫工作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在實際防治過程中,林業經營單位需要結合員工的實際情況,對工作人員自身專業技術與知識進行培訓,以此來發展工作人員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而為病蟲害防治工作質量的提升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3.注重對營林操作體系進行完善
營林操作體系的完善,在實際防治過程中需要對種植的林木中,抗病能力較強的樹木進行移栽種植,以此來提升林區整體病蟲害防治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其次,在營林過程中,林業經營單位管理者需要以長遠的發展角度進樹木的栽植和培育,注重林區樹種多樣化的發展,以此來構建完善的林區生態系統,以此來提升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另外,林業單位可以以實際情況為基礎,通過育苗方式的調整來提升樹木抵抗病蟲害防治的能力,具體操作方式為:在實際育苗過程中,杜絕使用出現質量問題的化肥,并且需要在栽種之前對土地進行整理和翻耕,重視對種子的篩選和消毒,以此來提升樹木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當然,相關管理人員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對育苗期間出現的長勢弱小、樹葉發黃的苗木及時做好相應的處理工作,以此來避免帶病菌樹苗對其它樹苗的影響。除此之外,林業經營單位需要注重自然林的發展,盡可能保護自然林的可持續發展,并注重對人造林的多樣性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提升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性,對促進林業的經濟發展,以及對建設良好的林業生態環境有著重要的作用以及影響。因此,在實際防治過程中,林業經營單位需要認識到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明確當下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原因,結合有效的策略來提升其防治有效性,促進林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進而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巨大力量。
參考文獻:
[1]龔云華, 黃國成, 陳秀東. 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 科技致富向導, 2012(12):207-207.
[2]王文蘭. 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4(34):275-275.
[3]常海軍. 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 中國農業信息, 2013(21):97-97.
[4]劉玉玲. 關于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的探討[J]. 民營科技, 2017(7):186-186.
[5]滑莎. 論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無公害防治策略[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6(34):250-25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9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