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無公害蔬菜番茄種植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重視度越來越高,消費過程中對于藥殘、農殘的關注度不斷升高,無公害蔬菜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番茄是一種以酸甜口感獲得普遍喜愛的蔬菜,我國蔬菜市場中番茄的銷售量十分巨大,必然成為我國無公害蔬菜種植的主要蔬菜之一,本文從無公害蔬菜番茄種植技術入手,分析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具體技術,為我國無公害蔬菜種植技術的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番茄;種植技術;無公害蔬菜
番茄屬于茄科番茄屬草本植物,原產于南美洲,于17世紀傳入我國,并在上世紀50年代迅速發展成為我國人民主要果菜之一。番茄對于溫度比較敏感,能夠適應較強的光照和良好程度的土壤條件,產量高、適應性強,在我國南北方均有大量種植,兼具蔬菜和水果雙重價值,是我國重要的蔬菜種類之一。無公害蔬菜主要指農殘、藥殘、重金屬等有害物殘留量愛允許范圍內的農作物,番茄想要達到無公害蔬菜標準,必須從種植階段入手進行無公害作業,方有可能達到無公害標準。
一、無公害蔬菜番茄種植必要性
我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忽略了生態環境的保護,導致我國空氣、土壤、水資源都受到較大的污染,生長環境的污染導致我國農作物品質下降,盲目施用肥料和農藥使農作物殘留了大量的農殘和藥殘,這導致農作物被人們食用后有可能威脅身體健康,因此人們對于無公害農作物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進行蔬菜無公害種植,不僅可以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求,還可以推動我國蔬菜出口創匯的經濟效益,使我國農業種植進入新的時期,提升我國蔬菜在世界市場中的競爭力。
二、無公害蔬菜番茄種植技術
番茄在眾多國家都是重要的蔬菜品種,目前全球范圍內主流的無公害種植技術主要集中在無土栽培范圍,無土栽培可以使番茄在種植過程中盡量避免土壤帶來的重金屬污染,但無土栽培進行番茄種植的成本較高,我國目前的無公害種植主要從種子、苗床、養護等多個方面共同進行,可以有效控制種植成本。
1.種子篩選
無公害番茄種植中應當盡量選擇抗病能力強、有害物富集能力弱、產量高的番茄品種進行種植,在此基礎上,若番茄在春夏季種植,應當盡量選擇抗病蟲害能力較高的品種,若番茄在秋冬季種植,應當盡量選擇耐低溫和能夠適應少量陽光照射的品種,進而滿足番茄市場的產量和品質需求。
2.土壤要求
番茄的固有特點決定了它的種植對土壤的要求并不高,然而番茄并不耐澇也不耐旱,因此無公害番茄種植想要獲取較為優質的品質和產量,必須要選擇較為優質的土壤進行種植,排水性能優良、既有肥力平衡且含量較高、病蟲害源較少的土壤是比較理想的種植土壤。
3.肥料選擇
無公害番茄種植過程中需要選擇有機肥料作為基肥,保持每畝土壤的肥力不低于1.5㎏,施肥過程中需要依據既有土地肥力進行補強和提高,充分滿足番茄植株生長、開花結果的肥力需求。
4.播種階段育苗技術
?。?)浸種。浸種是提高番茄植株抗病蟲害能力的重要手段,番茄種子需要先在室溫中浸泡10min,然后保持55℃的溫度浸泡15min,最后保持30℃的溫度浸泡5h,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番茄植株的葉霉病、潰瘍病;浸泡完成后需要繼續用消毒處理液對番茄種子進行消毒,可以有效避免番茄萌發、植株生長過程中的病害。
?。?)催芽。番茄種子需要被濕布包裹保持在25~30℃經過3~4d的時間完成催發,每天番茄種子都要用清水沖洗1次,每隔3`5h進行一次翻動,待到3~4d后,80%的種子開始露白后即可完成催芽工作。
?。?)播種。番茄種子催芽后可進行播種,若不能及時播種需要在10℃條件下進行種子保存。播種過程中,每畝土地中需要30g左右的番茄種子,做好苗床整理、控制好水肥比例后即可進行播種,種子均勻播種后需要在上層撒上一層被消毒的細土,然后蓋上薄膜進行防護和保溫,這層薄膜需要堅持到60%的種子露尖發芽后方可撤除。播種后,農民需要控制好大棚內溫度,白天25℃、夜晚18℃是比較合理的萌芽期溫度;白天22℃、夜晚13℃是比較合理的兩片葉期溫度;白天25℃、夜晚15℃是比較合適的真葉期溫度;番茄植株長出兩片真葉后可進行分苗處理,分苗后需要通過加大通風和晝夜溫差進行煉苗,此時期夜間溫度需要維持在8℃左右;待煉苗順利完成后可進行移植定苗,條件允許情況下進行合理密植,每畝2200~4000株,株距在60㎝左右為最佳。
5.移植
移植定苗后,番茄植株正式進入生長成熟期,此時期內番茄植株不需要頻繁澆水,通常情況下不見干不澆水,但要注意對肥力、溫度的保持和控制。當植株開第一朵花時噴灑防落花溶液或用豐產劑2號5ml兌水750g進行蘸花處理;進入收果期后,需要對番茄植株進行追肥,此時需追加氮肥3㎏,第一顆果實膨大時需追加氮肥和鉀肥,約為3~5㎏,第二顆果實開始膨大時追加1:1:1復合肥10~12㎏,保持番茄果實生長過程中的肥力需求。在溫度方面,植株生長階段白天25~30℃、夜晚14~16℃比較適宜,待番茄植株進入開花期后需要降低整體溫度,白天保持在20~25℃,夜晚保持在12~14℃,進入收果期后保持白天25~28℃,夜晚14~16℃,為番茄果實產量和質量提供保障。
6.病蟲害防治
無公害番茄種植過程中,應當盡量使用物理防治方法,減少對農藥的使用,例如用銀灰色地膜和棚膜避免蚜蟲的入侵,用紫光燈誘殺害蟲,及時清理枯萎、病壞的葉片、果實和植株,避免病蟲害傳播。若有需求,可以噴灑濃度5%百菌清粉塵、6.5%的萬霉靈或3%的啶蟲脒乳油,在保證病蟲害防治效果的基礎上避免農藥盲目施用,控制番茄果實農殘、藥殘量。
三、結語
自進入21世紀后,我國在無公害蔬菜方面已取得巨大的進展,得到人民的廣泛響應,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無公害番茄需要從種植階段起進行無公害作業,從種子、苗床、合理密植、養護作業等多個方面進行無公害處理,在保證番茄果實有害物含量在標準要求范圍內的基礎上,保證番茄果實的口感和營養價值,為無公害番茄占領國內市場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丹. 無公害蔬菜番茄種植技術[J]. 中國農業信息,2015(13):10.
[2]張飛. 淺談塑料大棚無公害番茄的栽培技術[J]. 南方農業,2018,12(11):49+5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