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術措施對山地核桃中幼樹的促花促果作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核桃又被稱為長壽果,是廣受大眾喜愛的堅果類食品之一,核桃果實的營養價值極其豐富,含油量高易于管理,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益門區早在2001年就以退耕還核桃林5000畝以上,通過采用嫁接的方式種植核桃林,既能綠化荒山,又能保持水土,為了提升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經過多年的努力實踐總結,益門區部分早種植核桃的農戶已經初見核桃掛果的成效。本文就結合當地實際的生產情況,從各個環節探討山地核桃的栽培技術,以期為廣大山地核桃種植戶提供技術參考。
關鍵詞:栽培技術;山地核桃;促花促果;幼樹
核桃生長壽命長,盛果期長達四十至六十年,核桃果實營養豐富、病蟲害較少,種植核桃果樹的投資少回報較高,且制干后的核桃可全年供應市場,貯藏、運輸方便,經濟效益顯著。益門區綜合本區實際經濟、環境等情況,大力發展種植核桃產業,在2001年度中,益門鎮、白果鄉、龍泉鄉已退耕還核桃林達到5000畝以上,六華鄉也實施了600畝核桃的種植。以使用本地鐵核桃為實驗對象,經過多年的總結栽培核桃經驗得出,只要對山地核桃的栽培技術管理得當,就可以大范圍的實行山地核桃的種植。
一、山地核桃的種植環境
1.適宜的溫度。山地核桃屬于暖溫帶落葉果樹,適宜生長在年平均氣溫6—8℃的環境中,生長期為160天以上。極端溫度零下十攝氏度至零下二攝氏度,有霜期生長周期為150天以下。
2.充足的光照。核桃是喜光作物,光照充足的情況下核桃才能進行花芽分化和正常的結果,山地核桃需種植在陽坡或者半陽坡的土壤環境中。核桃在進入結果期后僅全年光照時數就需達到兩千小時以上,只有滿足充足的光照條件需求,才能使山地核桃正常的發育結果,因而在實際的栽培過程中,種植者應從整體到局部去考慮采光問題,如核桃樹種密度、樹種修剪等各方面綜合考慮核桃幼樹接受光照的問題。
3.土壤的情況。核桃具有龐大且發達的根系,作為深根系的樹種,山地核桃對土層厚度就有一定的要求,滿足山地核桃所需的土壤情況,才能保證核桃幼樹能良好生長結果。種植核桃樹的土壤需在兩米以上,在含鈣的微堿性疏松土壤中生長最佳,土質的排水性能良好且土壤酸堿值的適應范圍在6至8.5之間,地下水位在兩米以下,在過高或過粘重的土壤中種植反而不利于幼樹的良好生長。
4.水分的需求。核桃樹體、枝葉能耐受干燥的空氣,但根系對土壤含水量有較高的要求,土壤水分過少亦或是過于潮濕都非常不利于核桃幼樹的開花結果,所以核桃種植戶應時刻關注土壤水分的變化,采取水土保持工程之外還要考慮核桃林整體的排水問題,避免出現土壤水分過多危害幼樹苗的情況。
二、山地核桃栽培技術
山地核桃的栽培技術應根據園地的條件、種植戶管理水平的差異等各方面情況來改變相應的種植技術,種植戶追求的目標應是在單位面積內獲得數量多且高質量的核桃作物。
1.栽培時間。對于益門區的山地核桃種植,最適宜的時期應是秋季,當核桃果實成熟之后,采摘1至2個果實放在提前挖好的洞穴中,蓋上10—20公分的細土,至第二年開春前后穴中就會生長出壯苗。春栽可栽種樹苗或是使用秋栽的方式往穴里放置成熟果實這兩種方式,栽種樹苗需要在土壤解凍之后,栽種完畢后需要及時澆灌,若未能及時灌溉,核桃樹苗的成活率會明顯降低。
2.苗木選擇。優質的苗木是先決條件,只有樹種質量優異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栽培條件的優勢,從而達到核桃幼樹提前促花促果的最終結果。春栽的苗木要擇選無病蟲害、根系完整的品種,樹種最好挑選一米以上、干徑大于一厘米的兩至三年生且根須較多的壯苗。為了提供良好的授粉條件,栽種品種應選擇兩至三個不同的品種,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比例最佳為 8:1。
3.栽植密度。栽植核桃的方式和密度大小應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以及管理水平進行綜合考慮。核桃樹苗栽植一般是山地沿等高線“品”字型排列或是順坡等行等距排列。栽植密度一般分為經濟林每畝三十株,生態林每畝栽植一百株。
4.栽植方法。山地核桃樹種定植前應將傷、爛根剪除,放置在水中或泥漿中,使根系能吸足水分,保證核桃樹種的成活率。在核桃種植園地中應依據樹種大小打窩定植,在定植過程中要將樹苗擺正并使樹種根系分布均勻,而后埋土踩實夯制樹盤;然后對新栽的苗木進行灌水,待到土壤濕潤后用細土封蓋,苗木栽植的嫁接口必須露在外面,七天后在進行一次灌水。主要栽植方法可概括為“擺正、方向、直立、埋土、輕提、踩實、做盤、澆水、蓋膜”。
三、山地核桃栽培管理
1.樹種施肥。山地核桃每年春秋兩季都要灌一次水,處于幼苗期的樹種在春秋兩季需要除草施肥,土壤是一切作物獲取營養的來源,在核桃幼苗期時應多施有機肥并配合化肥,少施單一肥料,從而改善土壤的養分狀況,這是提升山地核桃優質高產的根本措施。針對山地核桃施有機肥的種類可分為農家肥和綠肥,核桃幼苗期少施無機肥,如氮磷鉀肥等。施肥的方式主要采用根際施肥法,肥料應施在核桃根系較為集中的地方,以便肥料被根系快速吸收,減少施肥量。在樹種進入結果期后,為了提高核桃果實品質可采用分次施肥的方法,根據地形的不同給核桃施肥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別,常用的施肥方式有放射狀施肥、環狀施肥、穴狀施肥、行間施肥等。
2.樹種修剪。整體修剪是山核桃幼樹栽培管理的一項重要技術,核桃樹種的修剪是為了使樹冠結構合理,改善各樹苗之間的通風透光性,從而促進樹苗開花結果,讓樹苗得到良性生長,減少病蟲害達到高產的目的。核桃在幼樹期間生長較快,種植戶應該對幼樹進行整體修剪,使其長成能夠豐產的樹形,進一步提高幼樹的開花結果的時間。在栽培中應根據核桃園地的采光、樹齡等各方面條件對樹種進行整體修剪,當地的林業部門更應該提升種植戶對幼樹的整形修剪技術,要做到“敢下手、下對手”。合理的修剪更有利于幼樹早開花、早結果。
3.病蟲害防治。病蟲害的防治要堅持“病害提前預防,蟲害針對防治”的原則,技術理論知識是一切實踐操作的基礎,當地的林業局要加強對核桃種植戶常見病蟲害的知識積累培訓,加強對種植戶進行科學栽培管理,讓種植戶能根據不同病蟲害的發生規律,開展病蟲害階段性預防,在進行防治病蟲害的過程當中應多用礦物質農藥、生物農藥等,盡量少用化學農藥除病蟲害。
四、結語
合理的栽培技術措施能夠讓山地核桃早開花、早結果,實現早豐產、高質量的收獲成果,幫助種植戶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改善了當地的水土環境。
參考文獻:
[1]付燕燕,張利華.山地核桃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6.3:36-37.
[2]劉迪鋒.山地核桃早期豐產栽培管理技術[J].現代園藝,2013.4: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44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