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擴大開放面臨的新挑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國2001年加入WTO后,通過2000多部國內法律法規的廢改立,建立了中國帶有自身特色和自身發展特點的貿易,且持續擴大開放,對外開放不斷開創新局面。隨著中國綜合國力和地位的提升,我們在開放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認真分析及加以應對。
  一
  首先,是我們自身定位的國際接受度,或者國際認可度問題。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我“發展中國家”不斷予以質疑和否定,且自詡自己也是“發展中國家”。
  關于發展中國家的概念,從哲學上講,當然可以說任何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因為任何國家都是在發展過程中,哲學上的解釋沒有問題。但是現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是以去發展化的過程針對中國,以及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新市場經濟國家。哲學意義上的解釋和現實的考量,以及中國未來的自身定位,要求我們在開放過程當中要認真考慮自身的定位,因為發展中國家的這種定位本身,未來在多邊規則中會有一些重大的改變,這也是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博弈,未來需要聚焦及解決的問題。
  其次,我們要進一步開放,以及高水平的開放,目前還有幾方面挑戰,需要認真考慮。
  第一,中國自身貿易自由化尚未完成。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關稅的減讓,其實加入WTO時,我們就定位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關稅水平,去年又進一步降低到7.5%。但按照2015年全球關稅平均水平來看,發達國家現在已經降到2.7%左右,因此我們的壓力很大,如何應對?我們在接近完成工業化,或者未來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完成工業化之后,關稅水平是不是還有很大的降低空間?這需要我們從經濟體量和貿易體量上綜合考量。還有如服務領域怎么開放,知識產權領域保護的執法問題等,這些我們應當認真考慮。
  第二,國際規則主導權仍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中國博弈能力不足。
  目前,中國在多邊場合的地位比較尷尬。發達國家不認可中國自身的認知和定位,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并不完全認可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代言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未來我們在WTO當中,包括自身的提案和要達到的目標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如今美國的單邊化、碎片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發展差異巨大,中國如何代表更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也是挑戰。
  第三,發展中國家對中國寄予厚望,但又擔心中國讓步過多。
  這里面也有很多的問題,主要是中國的意愿與能力匹配嚴重不足的問題。如中美貿易摩擦,我們需要在貿易摩擦中學會如何去應對。因此,包括在WTO的改革方面,我們如何提出議題、推動達成共識、變為提提案、上升為一種規則,以形成具有約束力的規則和協議,以及在目標、方向、議題的關聯性、國內外的協調機制,專業智庫的智力支持和人才的保障等,我們在這些方面面臨的挑戰,都需要認真考量。
  二
  面臨新的挑戰,新時代推動對外開放的著力點,應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繼續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更加注重規則等制度型開放,以高水平開放帶動改革全面深化,推動高質量發展。
  第二,通過高水平開放帶動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共中央《關于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里面已經提到,如何在資源配置上建立新機制,在經濟運行管理上建立新模式,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形成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這方面做出的一系列部署,是需要逐一落實的。當然我們自身的開放也意味著要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全球治理和經濟治理當中如何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把中國聲音、中國方案進一步推進,在這方面其實我們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第三,推動建設開放型的世界經濟。我們開放的目標是什么?沿用WTO宗旨做描述,即建立多邊貿易體系,就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自由貿易為原則,通過削減關稅和非關稅的壁壘,擴大市場準入,增進要素在跨越國境之間的自由流動,從而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增加各國的就業,推動參與貿易的這些國家的貿易福利提升。
  
  ﹝作者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家高端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44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