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國企深改不同階段面臨的法律風險及其應對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前,國有企業發展面臨更大的機遇和挑戰,為適應發展需求,國有企業改革勢在必行。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是促進企業科學、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可以有效提升企業活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抵御風險能力。論文主要探究在國企深化改革的不同階段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及應對方式。通過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妥善處理各類疑難問題,進一步加快改革進程,提高改革質量。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more and mor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development,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imperative.The deepening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t can enhance the vitality of enterprises, strengthen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its capability to resist the risks. The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legal risk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rough effectively dealing with various risks, properly handling various difficult problems, the reform process can be accelerated and reform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關鍵詞】國企深化改革;不同階段;法律風險;應對方式
  【Keywords】deepening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different stages; legal risks;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7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5-0127-02
  1 引言
  國企改革是一個長期、艱難的探索過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企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止。隨著其他所有制企業快速發展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有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日益增多。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國有企業改革當前已進入全面深化時期,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推動和完成。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做好具體實施過程中不同階段出現的各類風險防范措施,積極應對,確保改革順利推進[1]。
  2 改革不同階段面臨的風險
  2.1 改革方案制定階段風險
  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革方案是國企深化改革的前提。改革方案制定前,企業應當根據《公司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做好基礎信息采集工作,以職工代表大會和推進會的形式,廣泛征求企業員工和相關部門的意見。但個別企業在改革期間急功近利,并未充分收集、吸取群眾意見,為將來的改革推進留下一定隱患。
  2.2 改革實施階段風險
  國有企業改革實施階段是整個改革過程中最為關鍵的階段,直接決定了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成效。在這個過程中,牽涉部門較多,業務繁雜,受眾面廣,給企業改革推行都會帶來不小的沖擊。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處理不當,將會對國企改革產生不可逆的后果和影響。實施階段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勞動關系、資產劃撥、財務處理、安全生產以及法律工作等方面[2]。
  2.3 改革評估階段風險
  改革評估工作可以保障企業改革措施的有效推進,發現改革進程中的不足和瑕疵,防止改革出現走過場的應付行為,確保改革的實際效果。但個別企業為了給自己的改革任務交一份“滿意的答卷”,在后續評估過程中做出某些虛假、不法行為,這也會給企業的改革成效帶來一系列法律風險。
  3 具體問題
  3.1 勞動關系問題
  勞動關系方面主要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人員安置、勞動合同和薪酬問題。在實行市場化選聘和契約化管理過程中,一旦處理不當,極易引起不穩定事件。企業應當根據勞動方面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人員安置方案,妥善做好人員安排工作,在發揮國有企業穩定職能基礎上,實現瘦身健體。同時,相關規定應當合理合法地在勞動合同和企業內部規章制度中有所體現,特別是調整員工崗位、薪酬變動、解除勞動合同方面,都需要企業提前做好應對方案,采取防范措施,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避免出現相關法律風險。   3.2 資產劃撥和財務處理問題
  一是根據企業改革實際情況,加強改革過程中資產管理。特別需要注意資產劃轉過程中的資產評估和記錄工作,加強對重點領域關鍵崗位人員的監督檢查,防止個別員工擅自利用職權便利,在申報評估資產時少報、漏報,隱匿、私吞、變賣企業資產,導致國有資產流失。企業應當嚴格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辦法》《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和內部相關制度規定,制定專項劃轉方案,完善資產登記臺賬,嚴格履行劃轉程序。二是做好財務處理工作。有效處理呆賬、不良存貨等問題,加強改革過程中的成本控制,積極與政府稅務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提前做好稅務清理方案規劃,為公司順利推進改革做好準備。
  3.3 安全環保問題
  做好安全生產,是國有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特別是在企業改革過程中,更加應該重視和強調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嚴格按照國家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執行,合理有序安排各項生產任務,大力推行改革方案宣貫普及,密切關注員工思想動態,讓員工了解公司改革方向,對職業發展規劃、未來工作崗位有清晰的認識,確保改革期間崗位員工積極履行崗位職責,做到崗位不離、思想不亂、責任不丟,有效避免安全生產風險。
  3.4 法律問題
  國企改革需要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引導,推動改革順利進行,保障改革依法合規,因此,在國企改革過程中,企業法律部門應積極提供法律支持,保障各業務部門操作有序、處理有據,切實做到國有企業依法合規經營。法律部門要做好工商變更、注銷等工作,嚴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等規定,根據企業生產經營業務范圍的變化,與當地工商、稅務等部門積極協調,及時辦理工商執照、稅務等方面的注冊、變更或注銷手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特殊業務資質申請、變更工作,不得無證經營。另外,加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與業務部門有效保護無形資產,依法開展轉讓、續展相關工作[3]。
  4 防范舉措
  4.1 健全風險管控體系
  加強對風險管理的認識,將風險管理納入企業改革發展戰略,充分考慮未來不確定因素及可能產生的風險,定期開展風險管理論證,對新出現的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及時制定專項管理應對方案,完善相關管理制度,針對各層級特點界定其對應的管控權限,有效利用企業內部監督資源,將企業風險化整為零。
  4.2 以人為本,突出人文關懷
  企業員工隊伍的建設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穩定與發展,改革期間應當努力做好員工思想工作,加強改革宣傳引導,牢系企業與員工的溝通紐帶,讓員工充分認識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利用企業內部平臺充分吸收和借鑒員工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激發員工參與改革的熱情,做好企業人文關懷工作。
  綜上所述,發展才是硬道理,國企改革仍在繼續,搞好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和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國企改革,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王倩倩.國企深改:以問題和市場雙導向[J].國資報告,2017(04):50-51.
  【2】趙亞東.企業在經營中的法律風險防范與對策[J].中國市場,2019(09):84-85.
  【3】張小塵.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問題的分析及對策[J].管理觀察,2019(03):27-28.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116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