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異鄉在讀大學生社會支持和學校適應的現狀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論文運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和《大學生適應性量表》,對河南省內數所高校的350名異鄉在讀大學生社會支持和學校適應情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異鄉在讀大學生的社會支持和學校適應情況存在性別、生源地等基本人口學特征的差異,該群體主、客觀支持來源豐富,且支持利用度總體表現良好。學校適應方面主要存在學習適應問題較多、缺乏職業生涯規劃、心理健康問題突出等問題。
  【Abstract】Using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and "college students' adaptability sca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ocial support and school adaptation of 350 college students in strange land  from different universities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basic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gender and place of origin in social support and school adap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trange land. This group has abundant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upport sources, and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support utilization is good.In terms of school adaptat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learning adaptation, lack of career planning, and prominent mental health problems.
  【關鍵詞】異鄉在讀大學生;社會支持;學校適應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in foreign countries; social support; school adaptation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6-0111-02
  1 引言
  進入大學,學習環境、人際環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均會發生改變。而學校適應情況的好與壞,不僅影響他們當前的學習和生活,而且也將影響其今后的人生發展歷程。學校適應是指學生和學校環境、學?;顒踊拥臓顟B。在關于提高大學生學校適應能力的研究中,社會支持被認為是影響學校適應的一個極重要因素。社會支持指的是社會支持資源的交換以及通過社會、人際關系進行的交易,可以分為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三個方面。他們距離家鄉遙遠,存在著地域以及風俗習慣的差異,他們可能短時間內不能快速適應高校生活[3]?;诖耍狙芯窟x擇異鄉在讀大學生為對象,引入社會支持,以了解該群體的社會支持和學校適應現狀,并依據研究結果提供相關建議。
  2 實驗方法
  使用問卷星在網絡上向河南本地高校學生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350份。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1]和《大學生適應性量表》,均具有較高信度和效度。統計處理運用SPSS 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3 異鄉在讀大學生社會支持和學校適應現狀
  3.1 異鄉在讀大學生基本人口學特征間社會支持和學校適應的比較存在差異
  性別方面,男生在社會支持和學校適應各方面的得分普遍高于女生,但支持利用度、人際適應性、身心癥狀適應性三個方面女生得分略高于男生。獨生子女的社會支持和學校的適應得分普遍高于非獨生子女,獨生子女作為家庭的核心關注對象,接受來自家庭充分的資金和父母的情感支持,因此能夠較快地融入并接受大學生活。農村學生的支持總分、生活自理適應性、環境認同適應性、身心癥狀適應性高于城鎮學生,這也可能和高校生活和學習條件有關,有可能是高校的硬件設施達不到城鎮學生的期望導致城鎮學生不能很好適應異鄉大學生活。
  3.2 異鄉在讀大學生社會支持水平總體良好
  異鄉在讀大學生的客觀支持水平低于非異鄉大學生,這可能是由于大學階段能夠給予學生客觀經濟支持的主體仍以父母家人為主,而異鄉在讀大學生遠離家鄉,與家人的交流溝通減少或者延遲,導致異鄉在讀大學生無法獲得或者及時獲得實際的客觀支持[2]。在主觀支持方面,異鄉在讀大學生的受支持水平顯著高于非異鄉大學生。這可能是因為異鄉在讀大學生由于在他鄉獨自生活,可能會得到朋友家人更多的關心與問候。
  3.3 異鄉在讀大學生學校適應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
  異鄉在讀大學生的學習適應情況總體表現良好。在調查中,絕大部分同學都認為自己能夠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但在學習方法的選擇和學習計劃的制定方面,有將近半數的學生認為自己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能安排合理的學習計劃。異鄉在讀大學生人際適應性總體表現良好,但大多數的學生對于教師的交往感到迷茫,或許是因為學生們普遍與教師接觸的機會少,不能及時得到幫助和反饋。有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在不同程度上經常感到身體乏力或不舒服,同時有向心理醫生咨詢的意愿,心理問題值得關注。
  4 解決問題的對策
  4.1 為學生提供建立新人際關系的渠道
  學校相關部門可以多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科專業競賽和體育比賽。學生們可利用活動鞏固并擴大自己的人際交往系統,以獲得更多的支持來源。此外,豐富多樣的活動也可充實學生大學生活,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充實異鄉在讀大學生課外活動、提高其課外活動滿意度的同時,幫助其更加高效地融入大學生活。另外,學生每天上課需要和教師進行必要的溝通,拉進師生心理距離,促進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
  4.2 幫助異鄉在讀大學生認識到職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性并積極行動、付諸實踐
  學校應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并提高對此類課程的重視程度,讓學生們學習職業測評方法并參照結果對自己進行明確定位,讓同學們作出自己的職業規劃以外,更應該讓同學們了解到自己專業目前的就業形勢,以及自己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專業實踐渠道和實習機會。
  4.3 提高對異鄉在讀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關注度
  學校首先應該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在大學新生入學時,通過開辦相關講座、播放主題影片等形式,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心理,認識高中生活與大學生活的差異,認識大學生的角色定位,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同時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必修課程,并納入學校正規計劃中。學校要充分發揮大學心理咨詢室的作用。心理咨詢室的工作中不僅要開展日常心理咨詢,關注有心理困擾和心理問題的學生,使學生可以健康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的理論基礎與研究應用[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1994(02):98-100.
  【2】包文婷.大學新生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6):113-115.
  【3】盧謝峰.大學生適應性量表的編制與標準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2883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