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環境監測的現狀及發展和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環境保護之中環境監測主要作用體現在環境監測促進經濟 建設以及環境協調發展、提高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環境監測能夠 掌握污染物動向以及變化規律。通過對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現 狀的分析,發現我國環境監測仍存在監測管理體制不完 善、監測設備落后、技術人才缺乏等系列問題期待解決。環境監測人員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敢 于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環境監測;現狀分析;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以及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 題逐漸突出,同時環境污染問題對于人類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 響,目前環境問題成了社會廣泛關注的重點話題,在環境保護的 過程之中,就應當加強環境監測的重要作用。這 些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環保事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阻礙環 保戰略的施行,制約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更不利于環境監測 的長遠發展。
1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主要作用
1.1 環境監測促進經濟建設以及環境協調發展
環境保護過程當中應當充分加強環境監測的運用,環境監 測是促使環境協調發展基礎,同時環境監測能夠促使經濟建設 與環境保護二者實現協調性發展。總體而言,環境監測給予環 境保護提供現代方法以及基礎理論,相關工作人員不僅一方面 要對于自然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利用,另一方面要對環境進行 合理保護進而避免環境質量惡化,這就要求加強環境監測工作,進而促使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1.2 提高人們環境保護意識
環境保護過程當中環境監測能夠促使人們環保意識得到大 幅度提升,從某種角度上進行分析,人類對于自然進行利用過程 之中同時要對資源進行合理規劃,防止資源浪費,環境保護不僅 僅局限在對于污染進行治理,還應當要切實保障人類環境,通過 和諧美好環境保障人類身心健康,這就要人們環境保護意識提 升。例如,社會普遍存在核輻射問題,塑化劑污染問題,所以,應 當加強核輻射監測以及塑化劑污染監測,加強監測站建設,同時 環境監測的過程當中加強宣傳工作,進而促使市民環保意識得 到大幅提升。
1.3 環境監測能夠掌握污染物動向以及變化規律
相關工作人員為了對于污染物進行控制,應當對污染物流 向、污染物排放量以及污染物流向變化規律進行充分掌握,例如 河流季節性變化可能會導致豐水期和枯水期之間污染物動向變 化,會導致同一地點同一污染物造成污染程度存在較大差異,但 是,經過相關工作人員對環境進行長期有效監測,能夠積累大量 數據,可以掌握季節變化規律。
2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
2.1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人才缺乏,隊伍建設滯后
目前迅速發展的經濟對監測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需要一批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隊伍和技術人員。人 們對環境監測工作發展重視程度不足,環境監測隊伍建設緩慢,制約著環境監測工作的長遠發展。特別是在基層縣級監測站,專 業人員短缺問題更為嚴重。環境監測部門過于重視技術的革新和先進設備的引入,忽 視了人員的重要性。在編制上,許多監測站沒有足夠的編制,占 著編制的技術人員卻從事著與職責不符的其他部門的工作。大 多工作人員屬于老員工,只懂得常規技術操作手段,且培訓學習 效果較差,在引進先進設備之后,會出現無法較好掌握設備使用 方法等問題,對環境監測工作造成較大影響。不少監測站工作人 員人數較少,沒有明確的職責分工,工作人員隊伍素質建設顯現 很大不足。許多監測站新人多,管理者不重視專業的技術培訓,更沒有中長期人才規劃和有效的培訓制度。導致管理層和專業 技術隊伍素質不高。我國監測能力各地區分布不均勻,監測能力 長期得不到提高,監測隊伍缺乏生命力,特別缺乏中高級專業技 術人才。
2.2 我國環境監測設備比較落后,監測結果難以達標
當前我國環境監測部門大多隸屬于政府部門,環境監測設 備方面的資金投入不足,硬件設施落后,應急監測能力薄弱,儀器設備老化,落后的設備必然導致監測工作的不準確,導致環 境監測工作無法正常進行,影響未來環境監測管理和技術的發 展創新。一部分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率低,有的儀器設備購置后基本 閑置,再加上部分設備沒有定期進行保養,在實際工作中無法發 揮較好效果,相關環境監測技術一直停滯不前,逐漸無法承擔多 樣化的環境監測工作,從而阻礙了環境監測事業的發展。對于新興產業中重金屬污染、微量有機物排放等嚴重危害 人體健康的因素,環境監測部門缺乏精密的設備儀器,一般的監 測技術和分析方法難以準確監測,容易造成環境破壞和人民生 命財產損失。
3 我國環境監測發展對策
針對環境監測目前的現狀,我國做出了一系列發展對策。
3.1 完善環境監測管理制度
相關人員應當對環境監測管理制度進行完善,首先,應當加 強監測站整合,同時要做到統籌監控管理,進而提升環境監測工 作總體質量,其次,對于監測單位之中組織結構進行改進和完 善,要求監測單位中建立垂直性管理模式,提升環境監測工作有 效性,除此之外,環境監測過程當中應當明確監測指標,同時針 對當前環境監測的相關內容進一步細化,另外還需要各個不同 部門加強合作以及相互聯系,進而促使監測工作更加規范化、流 程化。
3.2 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經驗,加強環境監測方面的投入
要想提升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就必須有先進的監測儀器。加 大對環境監測的資金投入,應依據環境監測實際情況購買相應 的儀器設備,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技術裝備水平,確保監測工作 逐步向監測多元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以及信息資源網絡化等方 面發展。全面提升縣級監測站的硬件水平和監測站儀器設備標 準化建設能力。加強重點流域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空氣質量自動 監測能力建設項目的投入,大力加強快速監測和應急監測與自 動化監測設備的應用,以滿足應急監測的需要。建立儀器設備共享制度。加強對設備的運用和管理,對現 有的監測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以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的 利用率。
3.3 強化環境監測隊伍建設,加大培訓力度
監測人員素質的高低決定了監測質量的好壞。在新體制下,必須全面加大環境監測人員培訓力度,提升環境監測人員素質,打造一支專業能力強,創新意識好,精力充沛的監測隊伍。首先 要求環境監測工作人員具有較寬的知識面,能夠對國家環保及 環境監測方面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等予以充分的了解,并善于研究分析監測數據變化的原因及影響;其次要求環境監測人員 具有認真的工作態度,取得精確監測數據的背后,需要艱辛的付 出。要求各監測人員持證上崗,另外根據工作人員的實際學習 情況,設計多元化培訓方法,切實提升工作人員相關理論基礎和 技術操作能力。還可以通過公開招聘等方式使優秀的大學生加 入到環境監測的隊伍中來,使得監測人員更加年輕化、專業化。
4結語
對任何社會發展而言,實際發展過程之中不可缺失資源以 及環境,相關工作人員應當清楚的意識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社會發展的過程之中要促使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實現統籌兼顧 以及協調發展,其中,環境保護過程中應當加強環境監測的應 用,環境監測是實現環保的重要條件以及重要基礎,通過環境監 測才能夠為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技術以及數據支持,促使我國日 益成為環境友好型以及資源節約型的社會。
參考文獻:
[1] 李勇澤.淺談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天津:資源節約 與環保,2013,08:97.
[2] 李羲.淺談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J].山西:科技與創 新,2015,02:38---39.
[3] 吳文清.論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J].黑龍江:科技創新與應 用,2012,3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9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