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生態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與此同時,環境質量監測技術也得到快速發展。然而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環境監測工作仍存在不少問題,影響到環境監測工作質量。為此,本文就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從現場監測、實驗室分析、結果分析三個環節提出解決對策,以期提高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水平。
關鍵詞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問題;對策
環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體,包括水、土、氣、光、熱、聲等環境介質,各種環境介質的構成也是十分復雜的[1]。在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更加突出,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是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基礎,為此,必須做好這項基礎性工作。
1 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
根據監測對象與監測目的分類,環境監測可分為不同的類別。根據監測對象分類,包括土壤監測、水質監測、大氣監測。根據監測目的分類,包括研究性監測、監視性監測、特定目的監測[2]。這些環境監測的目的、對象雖然不同,但操作流程基本一致,都涉及現場監測、實驗室處理、數據分析三個環節。從工作實踐分析可知,環境監測的整個過程中不同環節都可能存在一些質量控制問題,影響到監測質量。
1.1 現場監測質量控制問題
現場監測工作通常包括監測點布置、樣本采樣等工作。就監測點布置這項工作來說,點位數量不合理、位置設置不合理是最普遍的問題。關于樣本采樣質量控制問題有很多,常見的包括采樣時段不合理、采樣方法不合理、樣品受污染等[3]。
1.2 實驗室處理問題
采樣完畢后需送回實驗室進行分析處理,在這一環節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瘜W試劑選用不當是最常見的一個問題。環境監測所用的常見試劑通常分為一級、二級、三級三個類別,它們在實驗室中發揮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若選用不當則會影響到實驗室最終分析結果。另外,實驗室操作流程、試劑保存期限、樣本保存方式等均屬于質量控制的主要內容。
1.3 結果分析問題
結果分析階段也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常見的問題就是分析錯誤,原因可能是計算失誤、沒有驗證、分析邏輯不合理等。若這些問題未得到有效控制,將會造成質量問題。
2 加強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的對策
2.1 重視現場采樣監測的質量控制
現場采樣數據對象一般是土壤、噪聲、輻射、揮發性有機物、煙氣等,必須保證采集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為此,應提前檢查和校準采樣與數據檢測設備,確保其能正常工作。工作人員嚴格按照采樣與監測技術規范以及設備操作流程進行采樣與監測工作,注意排除會影響結果的干擾因素?,F場采集樣品后需及時送回實驗室,有的樣品在保存過程中易受到一些化學、物理、生物因素的干擾,從而對部分組分產生吸附作用。對此,必須合理選取采樣工具與容器,盡量防止組分濃度改變而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采樣結束后把需要冷藏或冷凍的樣品做好保存管理,并做好唯一性記錄,填好樣品采樣記錄。對需要盡快分析的樣品應及時送回實驗室進行處理。對于暫時還不能及時分析的樣品,要根據樣品的穩定性將其保存在合適的環境中。
2.2 加強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
實驗室處理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重點環節。為了控制好這一環節的質量,必須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對實驗室各項工作流程予以優化和明確,對工作人員的實驗操作行為形成有力的約束作用,確保其能按規定進行實驗操作。同時,在實驗處理過程中加強對細節操作的管控,包括試劑的選擇、對照組樣本處理等等。從技術層面來講,要注意三點:第一,要重視標準物質與標準樣品的應用。標準樣品是為實施和制定標準的需要而制定的,通常只用于標準涉及的范圍內,在實物標準中不能作為計量的傳遞。標準物質屬于計量標準,可用于計量的傳遞,通常可用于評價測量方法,校正儀器,確定物料量值[4]。將標準物質用于環境監測實驗室,可確保檢測數據的準確性。為此,可在監測過程中未出現質量問題前選用有證標準物質,方便出現問題后對監測數據進行評估與溯源。第二,對平行樣品的分析。在采樣現場與實驗室內部將均勻性良好的樣品進行分樣處理后得到平行樣品,一般包括現場平行樣與室內平行樣兩種。檢測現場平行樣可了解采樣過程精密度變化情況。檢測室內平行樣用于了解監測過程中的精密度。在工作實踐中若分析標準方法平行樣沒有加以界定,主要采用實驗室平行樣。若難以得到實驗室平行樣的分析過程則一定要使用現場平行。為此,工作人員在對平行樣類型進行區別后選擇合適的平行樣進行分析,保證監測分析活動的隨機誤差得到有效控制。第三,開展比對試驗,通常有設備對比、人員對比、實驗室對比、檢測方法對比四種。對同一個樣品分析時可采用上述不同檢測方法進行檢測,分析檢測結果,了解人員、室間、設備、不同檢測方法間存在的差異,從而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與可比性,評估實驗室分析測試整體水平。
2.3 重視數據分析的質量控制
經實驗室處理后可獲得一系列數據,參照有關指標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做出最終結論。這屬于環境監測的最終環節。在分析數據的時候要先控制好對數據的計算,防止出現計算失誤這種低級錯誤[5]。選取恰當的分析指標,從環境監測目的出發選取合適的指標進行分析。此外,要重視對結果的驗證,通過監測判斷分析結果是否合理,是否科學。
3 結束語
盡管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監測質量仍存在一些不足。這需要我們認真分析問題,對癥下藥,健全環境監測質量控制機制,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從而為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芳.環境監測質量控制關鍵因素和對策探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6,28(3):236-237.
[2] 邱旭標.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問題及對策[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 27(3):44-44.
[3] 劉芳.淺談環境監測的全過程質量控制[J].科技經濟導刊,2019, 27(10):119-119.
[4] 歐陽鈞.完善環境監測技術監督體系的策略探討[J].綠色科技,2019,23(4):116-117.
[5] 孫明霞.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途徑探討[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8,36(1):139-14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1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