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六推”技術有效提高山羊經濟效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農村地區中飼養普遍存在山羊管理模式落后、飼養方式過于傳統粗放、疾病發生的頻率過高、發育速度緩慢,對山羊經濟效益的顯著提高產生了嚴重影響。因此,將“六推”技術應用于實際工作的想法就應運而生?!傲啤奔夹g包括與山羊人工授精有關的技術、與經濟雜交有關的技術、與羊羔補飼及其早期斷奶有關的技術、與飼草加工喂養有關的技術、與高床養羊有關的技術、與疾病綜合防治有關的技術。這些技術作為農戶養殖山羊的指南,提升了山羊的發育速度,大大降低了山羊的發病率和非正常死亡的數量,經濟效益也隨之不斷提高。
關鍵詞:“六推”技術;山羊;經濟效益
一、推廣與山羊人工授精有關的技術
對山羊進行人工授精已經是一種成熟高效的現代化技術。采用人工授精的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優良種公羊在繁殖過程中的利用率和雜交普及率。種公羊在繁殖過程中的利用率能夠從1:100上升至1:1000左右,大幅度降低了山羊養殖中的生產成本,阻斷了許多疾病進行傳播的方式。所以,我們要大力推廣并發展與山羊人工授精有關的技術。通常情況下,在母羊發情之后的二十到三十六個小時內,在其陰道粘液開始粘稠的時候進行配種,處于青年時期的母羊可以稍稍提早一段時間,而經產羊可以稍稍推遲一段時間。除此之外,依據母羊發情實際情況的需要,羊的發情持續時長可以在八小時之后再進行一次輸精。進行輸精的時候,應當在指入子刊口里面0.5到2厘米左右進行輸精,慢慢地注入精液。在完成輸精后,需要讓母羊持續倒立兩分鐘左右,以防精液流出,從而提高山羊的受孕率。
從這整個實驗的情況來看,處于哺乳時期的羔羊在產后十天左右開始進行補料會對羔羊的生長情況產生較為顯著的促進作用,在進行平均重量以及日增重量的t值檢測之后,其均P小于0.05。提早進行補料能夠為前胃發育提供促進作用,增強羊羔消化植物性飼料的能力,提前進行反芻行為能夠增加它們的營養來源,從而提高它們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有效地降低羊羔的死亡率以及發病率。本實驗采用提前補料,誘使羊羔進食,其條件反應能夠提前發生從而能夠提前一個月斷奶。本實驗由于還沒有經過屠宰測試,各個內臟器官及其發育情況還需要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二、推廣與經濟雜交有關的技術
采用外來品種和本地品種進行雜交是得到優良生產性能最好的選擇。選擇波爾山羊和本地優良母羊(身體健壯、體重在二十千克以上、乳房發育好的優良母羊)進行二元或者三元的雜交后生產出商品代羊羔,從而最高程度地使波爾山羊所產的羊羔肉質鮮嫩、屠宰率高、生長速度快、出生重大等特點可以發揮出來。通常情況下,每年能夠產1.5胎。胎產羊羔二到四只,單產羊羔初生是可以達到大約五千克,雙羔或者三羔初生的時候每一只可以達到2到2.5千克,待長到一月的時候體重可以達到十千克左右,與本地山羊相比提高了52.8%;待長到二月齡的時候體重可以達到十二到十五千克;等到六月大的時候其體重可以達到二十五千克左右。
三、推廣與羊羔補飼以及早期斷奶有關的技術
等到羊羔長到三周大的時候,母羊身上的奶已經不能夠滿足羊羔們的營養需要,所以應當在早期的時候就開始訓練羊羔開始吃草和料,來進行補飼。用最新鮮細嫩的優質胡蘿卜以及牧草為主要的補飼材料。苜蓿等一些豆科牧草在喂養的時候要注意對量的控制,防止瘤胃鼓氣的現象發生。精料要求其含有少量的粗纖維、不低于18%-20%的粗蛋白含量的粉狀飼料,并且用麩皮和玉米粉等作為主要的配料進行配制。一般情況下,從第七日到第十日的時候開始進行誘食,在誘食期間通常將豌豆、蠶豆和大豆等炒熟并成粉狀后置于飼槽內;15-30日的時候喂五十到七十千克;30-60日的時候達到一百克;60-90日的時候達到二百克,保證羊羔能夠全活全壯、快速生長,從而為早期育奶以及后期育肥打好堅實的基礎。早期的斷奶應當在一百日齡的時候進行,最晚也不要超過四月齡,如此就能夠縮短產羊羔的間隔,增加母羊在有限的年份里所能生產的胎數。
四、推廣與飼草加工調制后進行喂養的技術
以往奉行的養羊方式所喂的飼草通常情況下不會經過任何形式的加工調制,就像玉米秸稈來說,大部分都用整株干桔喂養山羊,這樣喂養的消化利用率就會非常低,不但會浪費大量的飼草資源,還會導致山羊的生長速度緩慢、飼養周期延長、出欄率降低。秸稈在經過一定處理之后,不但能夠改善其適口性,同時還能提升其消化率以及營養價值,比方說經過氨化后的秸稈飼料中的粗蛋白含量能夠從5%提升至9%。所以,我們應該推廣秸稈微貯、氨化和青貯等與秸稈飼料調制及加工有關的技術。從另一方面來看,加工飼草同時也解決了冬季缺乏飼草、飼草質量低下等問題。
五、推廣與高床養羊有關的技術
農戶在養羊的時候通常會使用木樁進行栓系后在露天飼養,這種生存環境較差,非常容易生病,從而導致山羊生長速度緩慢、效益低下。所以,倘若想要提高養羊的效益,就應該大力推廣與高床養羊有關的技術。在羊圈高于地面0.5米的地方安裝木條漏縫板或者水泥預制,板面需要橫條的寬為0.03米,漏風的寬為0.01米。板面過寬容易出現積糞,而漏縫過于狹窄則有可能會導致山羊踩空而折斷羊腿,板面到屋檐之間的高度應當保持在1.5米左右。羊圈的背陽面應當設置人行道、水槽和草料架,人行道的寬度應當是0.8米,至于具體的情況應當以喂料車的寬度為依據來設定,羊圈的朝陽面應當設置成斜坡來進入運動場。斜坡的寬度應當設置為1.0-1.2米比較適宜,坡度應當小于四十五度,運動場的大小通常情況下使羊圈面積的兩倍,周圍的四面圍墻應當是1.5米左右,通常情況下每只山羊所占用的面積為一平方米左右,處于青年時期的山羊應當為0.5-0.8平方米,處于哺乳時期的母羊應當為1.0-2.3平方米,平均為0.8-1.0平方米,每個圈舍養羊應當有不超過十五只最為適宜。高床羊舍為羊群在炎夏和寒冬中都提供出舒適的生長環境,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疾病發生的幾率,從而提高山羊的生長速度。
六、推廣與綜合防治疾病有關的技術
疾病是在山羊養殖中的一個很大的威脅,應當堅持執行以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準則,著重完成預防傳染病及其接種的工作。在山羊中比較常見的傳染病有傳染性胸膜肺炎、羊快疫、羊腸毒血癥、傳染性膿包和羊痘等。可以使用羊三聯四防疫苗或者羊瘟疫苗來實施。在平常的飼養和管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羊圈的防潮和通風工作,經常性地觀察各個山羊的糞便、呼吸、運動、食欲以及精神狀況等是否處于一個正常的范圍之內,需要做到“沒病早防、有病早發現早治療”。
七、結語
在實踐中已經證明了運用“六推”技術使山羊在雜交中的改良率能夠得到大幅度地提升,羊羔成活的幾率有一定的提高,生長速度變快,得病率降低,綜合效率也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新娟, 吳春明, 顧玉云,等. 應用“六推”技術,提高山羊經濟效益[J]. 養殖與飼料, 2005(3):22-23.
[2] 陳新娟, 陳萍, 羅益民. 山羊飼養增收技術[J]. 河南畜牧獸醫:綜合版, 2011, 32(7):21-22.
[3] 侯天安, 晏國秀, 冉隆淮,等. 貴州白山羊規?;咝юB殖關鍵技術探討[J]. 湖北畜牧獸醫, 2014(4):68-70.
[4] 唐家. 眉山畜牧業的“六創六推六提高”[J]. 中國畜牧業, 2015(4):72-73.
[5] 陳德廣. “六推廣”提高養羊效益[J]. 農民致富之友, 2005(9):29-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378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