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山 極地悟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肖 鋒
數月前,于北京宋莊力波村畫廊見黃永山的作品,驚為異相,與多數風光照大異其趣,便萌生采訪他的想法。與他早年相識,我只知他為一證券投資者而已。
重新發現黃永山,他是一個很難用尋常規則判斷的人。
作為證券投資者,你聽不到K線圖、追漲殺跌之類,你聽到的是國家大勢;作為攝影師,你聽不到快門、光圈之類,也不與你炫新款酷機,你看到的是周易八卦圖景。
一個有體改情結的證券投資者,一個有周易大道的業余攝影師。
第一人生:
觀大趨勢,以制勝股市
曾經的新銳青年經濟學者,因時代變故遭遣散。黃坦言,從個人生涯看,原單位體改所解散個人稍受委屈,但從國運看,這幾十年國家不失為務實的發展路徑。其實,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沒人知道該怎么走。
彼時理想主義盛行,以為美國能幫你解決問題,現在看,美國以匯率、東盟等來壓你,完全是國家功利主義嘴臉。西方社會制度的先進,并不構成他們幫我們的理由。黃提示說,那些跑到海外的人現在也很糾結。時過境遷,幾十年走過來,已很難以好與壞、愛或恨來評價事物。這是我與黃的共同感受。
我問他個人的正式名銜到底是什么。他與人搞了個金融投資研究所,但既不咨詢,也不干政,只為研究發展戰略。偶爾會給發改委提交《中國新能源戰略研究》之類的報告?!澳阍趺茨芤贿呝u咨詢,一邊參與炒作呢?”他堅稱,利益驅動的經濟研究不做。行規是“掙錢的不要說,說的不要去掙錢”,現在很多人壞了這個規矩。
原體改所的經歷,令黃對做股票更能夠把握大勢。黃歸結自己,不做技術派,也不做十年后上漲一萬點的口頭趨勢派。如果一定要歸類,就屬于國家大勢派吧(這是我的歸結)。他說,比如高鐵的國策就是被逼出來的大勢,高鐵展現的三縱三橫,是正在展開的國家未來,而這必將是大概念、大題材。又比如,中國在全球博弈下必然會形成鋼鐵、水泥、家電的制造中心,出現一系列全球第一的龍頭企業。中國全球人力資本最低,制造業必然云集中國;中國環保門檻最低,必然形成全球排污中心……近年雖有中國發展模式的“拐點”之說,但黃堅信拐點遠未到來。
中國的經濟優勢正日益突顯,已榮升全球GDP第二。但中國當下最急需的是道德優勢。你憑什么去服人?這是黃永山,這個證券投資者最擔憂的。
黃語出驚人:沒有大泡沫,就沒有社會大轉型?!案锩痪褪桥菽瓎?”2000年的網絡泡沫,不是沉淀下一系列著名企業嗎,泡沫沉淀是金子,比如微軟、英特爾,泡沫引導世界向信息化邁進。在證券界,要貼著泡沫走,這是最考眼光的。黃算是一位泡沫鼓吹者,又是清醒者。
憑這份火勢判斷與清醒,十數年來黃永山的投資人有斬獲。
第二人生:鏡頭設問,以圖像示道
如果不是那次北極之行,黃大概會以證券投資者和普通攝影愛好者終此一生。他坦言,玩攝影最初只是為了解壓,做金融的壓力都比較大。一是可以換環境到處跑,二是在風光中釋放自己。而徹底改變黃永山的是2008年和2009年兩赴北極。
他歸納,前兩年攝影是為了玩,玩著玩著,內心的一些情結就出來了。覺得玩攝影的感悟要比作投資更值得說。為此他專門出版了兩本攝影集子。
黃以鏡頭近道。按他的說法,攝影的技術門檻較低,曝光、聚焦之類如今都數碼化了,頭兩三年玩熟之后,就得拼想法了。好片子的關鍵還在于鏡頭背后的腦子?!芭闹闹团c其他攝影師不一樣了?!?
他以廣角航拍北極,所獲所得,全憑對中斟傳統精神的理解,“長期以來,西方攝影家以西方解削學的思維拍攝北極風光,清晰而具象,模式化了。東方人講究天人合一,我堅決摒棄長焦,堅定使用廣。角表現北極熊與蒼茫極地的關系。”
于是他看到北極熊踩出的“文”、“爻”、“人”、“八”、“圭”、“卜”……,這些圖案可能隱含著遠古文明的信息。但,道可道,非常道。在可言與不可言之間。
老子論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匈忏辟?其中有物?!迸钠_到“致虛極,守靜篤”、“以靜制動”,及“無為而無不為”的生命狀態,“我希望能在最淡然、最平靜的狀態下揭示最根本的東西?!秉S永山說。
以我觀之,風光攝影已走到窮途末路,因為風景都一樣,機子像素與色彩是佳能公司訂制好的,大家拍出的圖景都一樣。那么,到底是你拍還是佳能公司的技師在拍呢?
黃永山的鏡頭是悟道的法門,是無上撫慰,有通天地之感,幾近道。
我問黃,北極悟道與投資心得是否貫通,答案是肯定的:不必關心每一個漲跌,不必關心內部消息,一旦謀得大勢,定好策略,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了。這中間會有起伏,等待時間可能持續三五年。所謂守靜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投資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為。巴菲特深得要領,他看一家企業不管媒體如何評,金融危機如何,關鍵在看清,在內心能守得住。
他退掉了其他委托人的錢,因為他們總是在旁邊催你,今天有個題材啦,明天有個消息啦,沒有定力……
對答之中,除了昔日依稀可見的新銳學者的身影,我絲毫未見什么證券股票。我看到最多的是某種清澈與內斂。
“到這個年齡,錢也夠花了,人生最大的困惑,是接下來還干點兒什么。中國人通常沒有宗教,但這并不妨礙作生命哲學上的探討。假如沒有鏡頭,我也會用其他方式去探討?!?
在人生的某個節點,打通所有心結,于是悟道。俗話即“想通了”。多數人一輩子都沒想通。黃有幸成為“想通了”的人。北極就是他的悟道道場。
20年后,黃留下來的不是那些投資報告,不是股市業績,而是這些極道的圖片。
一個人只有第一人生是不夠的,他還需要第二人生,綻放生命的另一面。
永山釋道1:大道生于一面歸于一
文明形態太多了,全球化走到最后還是要歸一的,所謂大道生于一而歸于一。
人類最初是沒有文字的,是從相(象)開始的。東方文明、西方文明,最終都要歸于相。而相,是全息的,包含了人類最根源的東西――無論你歸為哪種宗教文明。
大道生于一而歸于一,“歸一”的“一”,可以是愛,可以是上帝,但最終是同源的。任何宗教都追求“一”,一體感(oneness)。中國沒有宗教,但中國有道法自然的道教。
所以,我將這組極道影像向西方人介紹,他們也完全能理解。
永山釋道2:萬物歸根曰靜
道德經中“守靜篤”的這個“靜”字,偏旁是“青”,就是原始灰,就像我在北極看到的這種色調。我整本書都是這個灰?;沂撬猩实幕A色,包涵了所有色彩,就是大道生于一而歸于一。
色彩學上,18%的中性灰是世界本源色。中性灰可作心理治療,讓病人釋懷于中性灰。守靜的最高境界是沒有相了。中性灰就能讓人離相。紅讓人躁動,藍讓人憂郁,綠雖代表安靜,但都不如灰色。最快讓人人靜的,莫過于這個灰。
水山釋道3:天地有大美麗美而不言
相由心生。任何人的相都是主觀的。這個“卜”,沒有相就看不到。
道可道,非常道。你只需提示這個現象,并無須過多解釋。文字的作用是最有限的,所謂“得象忘言,得意忘象”。
這個漩渦,西方人解釋會是磁場或氣流,但東方解釋會不一樣。
這個八卦圖,魚眼就是趴了只熊。這是巧合嗎?這個不凍帶,西方科學的解釋是微生物多,濃度、溫度高,引來海洋動物形成的,東方文化的解釋這就是一個旋轉的八卦圖。任何一個小宇宙都會是陰陽平衡。
永山釋道4:東方文明為現代病療傷
當今世界處理得最不好的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不是民主、人權問題。按西方邏輯,人要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戰勝自然。以至到今天,人太強大了,扭曲了天人關系,才發覺要保護自然。但保護自然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按這個邏輯根本走不出來。
中國發展模式被批評,根本上也是以上西方邏輯。我們要回歸東方自然觀,人是不能戰勝自然。否則遭受因果報應。只是國家功利主義的主導被邊緣化了。因為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被歐美文明綁架了。國際沖突的本質,就是你富了憑什么不讓我富?
北極熊代表道,代表生命與宇宙的關系,還能看到一點人類遠古的影子?,F在連非洲都看不到的影子。
西方攝影師呼吁保護北極,是在吶喊環保,但他們不知,恰恰是西方文明導致了這個結果。他們要到東方文明中才能找到問題的本源。
永山釋道5:所悟即所見
西方攝影師看不到極道,因為鏡頭背后是眼睛,眼睛背后是文化差異。西方人拍攝不到八卦圖像,他們只會拍到極地風光,或北極熊近景,動物的可愛,圖像的寫真,帶有一種膚淺的善良。
西方攝影師怎么能看出這個圖案是個“文”字呢?他們或許會看出一個個十字架。
西方宗教中,人與動物是分離的。在東方宗教中,人與動物是輪回的,人就是動物,動物也可成人。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天人感應。動物也有感應,北極熊是極道的一部分。這個“文”字不是巧合,而是天人合一的必然。你看到的是一種遠古文明,而不是熊跡。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1484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