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循證檢驗醫學在尿液分析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通過尿液干化學與IQ200尿沉渣分析儀結果對比,用循證醫學原理對結果量值溯源,分析其臨床意義,為臨床醫生診療疾病提供依據。方法:隨機選擇500份2018年1月—2018年8月我院檢驗科門診和住院部患者尿液干化學、尿液沉渣分析儀和尿鏡檢結果,運用循證檢驗醫學原理控制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實驗環節,說明三種方法實驗結果的差異性和吻合性。結果:干化學法、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法和尿鏡檢的符合率為83.6%,紅細胞符合率為87.8%,管型符合率為96.6%。尿干化學分析、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和尿鏡檢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循證檢驗醫學原理,控制各實驗環節后,尿干化學分析、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結合顯微鏡鏡檢能有效地提高檢測結果的精確度,充分顯示了其循證價值高,驗證了循證檢驗醫學的優勢。
  【關鍵詞】循證檢驗醫學;尿干化學分析;尿沉渣分析
  【中圖分類號】R44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2
  循證醫學提倡在個人經驗和已存在的客觀科學依據基礎上,遵循科學依據的醫學,作出醫療決策,倡導結合個人經驗和研究依據(指臨床研究依據)處理患者[1]。它的迅速發展給西醫診斷提供了重要的實驗數據支持,為臨床診斷、病情轉歸、療效觀察提供最實用、最有效、最經濟的檢驗項目及其組合[2]。
  目前尿液分析常用的有干化學法、全自動尿沉渣分析法和顯微鏡鏡檢法,如何更合理地選用這些方法應用于日常實驗室檢測是丞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采用循證檢驗醫學原理進行探討,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來源 我院檢驗科門診和住院患者晨尿標本500份。
  1.2 實驗器材 深圳美僑Mejor700 11項尿干化學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美國IRIS公司IQ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日本OLYMPUSCX顯微鏡
  1.3 實驗方法 根據循證檢驗醫學原理,尿液分析前囑咐患者清洗外陰后留取清潔中斷尿(女性患者避開月經期),用清潔有蓋的一次性塑料容器收集標本,于采集后2h內送達檢驗科,尿液標本條碼標簽必須標明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送檢科室等。標本送達后,須臨床與檢驗科當面核對接收,對不符合檢驗要求的尿標本堅決拒收。尿液分析中嚴格質量控制:①尿干化學分析,儀器常規開機維護后,每天用臨檢中心的室內質控品做質控,所有項目均合格后,再做檢測。②尿沉渣分析法:IQ200尿沉渣分析儀定期定標和調焦,每天檢測前常規清潔、沖洗管路3-5次。對于干化學法和尿沉渣分析儀法有差異的結果,應用OLYMPUSCX顯微鏡人工鏡檢。尿液分析后,每一份標本應仔細核對檢驗結果,應主動分析異常結果的原因,特別是對過低或者過高的結果與臨床不相符合的情況時,應及時主動聯系臨床醫生,必要時,需要重新留取標本,進行復測。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x2檢驗進行組間顯著性檢驗。
  2 結果
  2.1 500份尿標本分別采用干化學法、IQ200尿沉渣分析法和OLYMPUSCX鏡檢法檢測,結果判斷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標準[3]。結果:三種方法測定尿液白細胞結果,相符率88.6%;三種方法測定尿液紅細胞結果,相符率為87.8%;三種方法測定尿液管型結果,相符率為96.6%。分析結果見表1。
  2.2 500份尿標本經x2檢驗,尿干化學分析和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對白細胞、紅細胞的檢測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3 討論
  IQ一2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能夠全自動定量檢測有形成分,包含:非離心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上皮細胞、管型等,直觀地展示尿液中有臨床意義的有形成分,為臨床診斷提供數據支持。尿干化學法能夠快速檢測尿糖、尿蛋白、尿膽紅素、尿膽原等非細胞成分,也支持對紅細胞、白細胞地檢測,可避免對淋巴和單核細胞的漏檢。對于形態不完整的細胞或干化學法和全自動尿沉渣分析法有明顯差異時,通過顯微鏡鏡檢可以明確的加以鑒別,而且,自動儀器檢測帶來的漏檢,也可以通過手工鏡檢有所避免。
  綜上所述,在尿液檢測中聯合應用尿干化學分析儀和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不但可以降低單用其中一種儀器的假陽性及假陰性率,還可以減輕顯微鏡鏡檢量,降低人為誤差,降低手工復檢率。借助自動化,具有高精度的儀器,也會提高檢測結果的可靠性、標準化,在臨床檢驗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隨著近年來醫療糾紛的日益增多,應用可靠的檢驗方法及時為醫患雙方提供準確、可靠的實驗結果并應用于指導患者的臨床診療,以保證臨床醫療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顯得尤為重要。而這充分體現了循證檢驗醫學能夠更好的幫助我們認識疾病,從而更有效的加強醫療管理,維護醫生的合法權益,也可以為醫療糾紛提供最科學公正的依據,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李幼平,劉鳴.循證醫學--21世紀的臨床醫學[J].實用醫學雜志,2000,16(7):517-520.
  張慧敏,王艷,張曄等.循證醫學與循證檢驗醫學[J].沈陽醫學院學報,2002,4(1):53-57.
  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M].第三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29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86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