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I、BNP及NT--Pro BNP聯合檢測在心衰患者治療療效的臨床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TNI、BNP及NT-ProBNP聯合檢測在心衰患者治療療效評價中的臨床應用。方法 便利選取2016年5月—2018年7月在該院就診的診斷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強心、利尿、促進心功能恢復的相同藥物治療方案,回顧性分析患者就診時和治療后TNI、BNP及NT-Pro BNP情況,并同時記錄治療前后患者的療效評估指標LVEF、LVEDD、LVESD。線形回歸分析比較治療前后患者各心衰指標和心功能指標之間的關系,研究TNI、BNP及NT-Pro BNP聯合檢測在心衰患者治療的療效,同時對單向測定和聯合測定時判斷心血管疾病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進行對照分析,揭示三者聯合檢測對心衰存在檢測的意義。 結果 治療后患者心功能指標LVEF與治療前比較增高(t=40.06,P=0.008 4);LVEDD與治療前比較降低(t=58.04,P=0.012 1);LVESD與治療前比較降低,(t=183.64,P=0.002 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患者心衰指標TNI較治療前降低(t=84.71,P=0.0324);BNP較治療前降低(t=38.64,P=0.011 7);NT-Pro BNP較治療前降低(t=26.72,P=0.001 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心功能指標與心衰指標TNI、BNP及NT-Pro BNP存在相關性(P<0.05);其中,NT-Pro BNP在分析心衰療效評價中的敏感性最好,與LVEF、LVEDD、LVESD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32、0.894、0.841;TNI、BNP及NT-Pro BNP的單向及聯合檢測的對心衰存在的靈敏度分別為73.97%、75.87%、84.79%、93.75%;特異性為81.64%、83.47%、88.45%、96.53%,故單獨檢測某一指標仍然不能全面反映患者治療療效,因此需要三者聯合檢測。結論NI、BNP及NT-Pro BNP聯合檢測可作為評估心衰患者治療療效方面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可以用作臨床常規檢測。
[關鍵詞] 肌鈣蛋白;腦鈉肽;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檢測;慢性心力衰竭;療效評估
[中圖分類號] R54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4(a)-018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TNI, BNP and NT-ProBNP in the evaluation of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A total of 128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July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nroll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the same drug treatment plan including cardiac, diuretic and cardiac function recovery. TNI, BNP and NT-Pro BNP were measured at the time of treat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and the efficacy evaluation indexes LVEF, LVEDD, and LVESD were recorde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rt failure index and cardiac function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mbined detection of TNI, BNP and NT-Pro BNP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to judge the one-way determination and joint measure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veal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three factors in the detection of heart failur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cardiac function index LVEF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t=40.06, P=0.008 4); LVEDD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58.04, P=0.012 1); LVESD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183.64, P=0.002 1),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NI of heart failure index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t=84.71, P=0.032 4); BNP was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t=38.64, P=0.011 7); NT-Pro BNP was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t=26.72, P=0.001 4),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cardiac function index and heart failure index TNI, BNP and NT-Pro BNP (P<0.05). Among them, the sensitivity of the NT-Pro BNP evaluation of heart failure efficacy was the bes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ith LVEF, LVEDD, and LVESD were -0.832, 0.894, and 0.841, respectively. One-way and combined detection of TNI, BNP, and NT-Pro BNP for heart failure sensitivity was 73.97%, 75.87%, 84.79%, 93.75%,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1.64%, 83.47%, 88.45%, and 96.53%. Therefore, the detection of a certain indicator alone cannot fully reflec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patient,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the three detection methods.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detection of NI, BNP and NT-Pro BNP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evaluating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t can be used as a routine routine test. [Key words] Troponi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mino 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 Detect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Efficacy evaluation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目前在臨床中的發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據科學家預測,心力衰竭最終將成為21世紀最重要解決的心血管疾病[1-2]。據統計,由于世界經濟水平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心力衰竭導致死亡的人數在過去40年增長了近6倍。我國是人口大國,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我國CHF患病的人數也呈逐年上升趨勢,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3]。目前CHF的預防在臨床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大部分原因是由于這類病人的癥狀評估存在技術和設備上的困難,CHF在沒有癥狀時難以被臨床醫師所發現。因此,CHF的防治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有效評估臨床癥狀以及所用藥物療的效,以及時采取可逆轉性的或預防疾病發展的治療措施[4]。該研究旨在探討TNI、BNP及NT-proBNP聯合檢測在2016年5月—2018年7月期間在該院就診的心衰患者治128例療療效評價中的臨床應用,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便利選取在該院就診的診斷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8例,其中男58例,女70例,年齡48~89歲,平均年齡64.48±5.12歲,CHF病程1~8年,平均病程(5.68±1.24)年?;加懈哐獕赫?6例,高脂血癥者71例,糖尿病者18例;心衰A階段8例;心衰B階段29例;心衰C階段73例;心衰D階段18例,統計資料處理時對患者不進行心功能分級?;颊咧委熐昂笠缽男跃^好,能夠配合檢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排除及脫落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2016年版歐洲《急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5]。具體收縮期心衰判斷標準如下:①影像學顯示心臟左室增大、收縮末期容量增加或LVEF<40%;②有基礎心臟病的病史、癥狀及體征;③有或無呼吸困難、乏力和液體潴留、水腫等癥狀。(2)可以接受長期隨訪觀察檢測者;排除標準:①患有肝、肺、腎等其他器質性器官疾病、免疫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精神性疾病者;②對受試藥物過敏或治療期間發生嚴重感染者;③治療期間由于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臟病死亡者。脫落標準:①心臟功能持續惡化而不得不采用非藥物治療患者,如心臟移植、起搏器置入等;②治療期間伴發腎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等并發癥而影響治療效果者;③隨訪失聯者。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結果常規診斷后予心力衰竭常規治療方案,治療措施包括強心、利尿,具體藥物及用法用量包括:螺內酯片(H33020111;20 mg)口服,1片/次,3次/d;培哚普利(H20034053;4 mg)口服,2 mg/次,1次/d,美托洛爾(H32025391;25 mg)口服,起始6.25 mg/次,2次/d。連續治療1周,觀察臨床療效,根據患者心、腎功能情況酌情更改利尿劑使用劑量及種類,若出現心率失常表現考慮加用地高辛(H31020678;0.25 mg)0.125 mg/次,1次/d。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均采用低鹽低鈉飲食,戒除不良飲食習慣如吸煙、飲酒、熬夜等,并在醫師指導下就行心臟功能恢復鍛煉:失代償期患者長期臥床期間使用輔助運動儀器幫助四肢做被動運動,以此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可以進行鍛煉的患者盡早進行適量體力活動,以防止肌肉萎縮。
1.4 觀察指標
心功能狀況指標: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測患者治療前后心臟LVEF、LVEDD、LVESD改變情況;心衰相關指標:抽取患者靜脈血3 mL,加入抗凝玻璃試管中,3 000 r/min離心10 min,棄去沉淀紅細胞[6]。分析采用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i2000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化學發光法檢測患者血漿中TNI、BNP水平,采用丹麥的雷度米特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檢測NT-proBNP水平。正常指標參考范圍取TNI<0.04 ng/mL,BNP<100 pg/mL,NT-Pro BNP<300 pg/mL。
1.5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治療前后心臟功能指標改變情況
治療后,患者LEVF相比治療前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LVESD、LVEDD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治療前后心衰相關指標改變情況
治療前,相對參考指標TNI出現升高者104例,未出現升高者24例;治療后,相對參考指標TNI升高者23例,未出現升高者105例,治療前后數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相對參考指標BNP在127例患者中升高,1例無明顯升高;治療后BNP在124例患者中較正常升高,4例顯示無明顯升高,治療前后數值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前,所有患者的NT-Pro BNP水平均較正常值升高;治療后,NT-Pro BNP水平均較正常值升高的患者58例,較正常值未升高的有70例;治療后總體NT-Pro BNP水平有所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治療前后患者心臟功能指標與心衰相關指標改變情況的線形回歸分析及相關系數 通過線形回歸分析顯示心功能指標與心衰指標TNI、BNP及NT-Pro BNP存在相關性(P<0.05)。隨著LVEF、LVEDD、LVESD的改善,患者治療后TNI、BNP及NT-Pro BNP水平均有所下降;即隨著治療后患者LVEDD、LVESD下降、LVEF升高,其血漿TNI、BNP及NT-Pro BNP水平降低;其中NT-Pro BNP對患者LVEDD、LVESD、LVEF改善最為敏感。相關系數絕對值越接近1表示兩者相關性越強,正數表示正相關,負數表示負相關。見表3。
2.4 各指標對心衰存在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分析
TNI、BNP及NT-Pro BNP的單向及聯合檢測的對心衰存在的靈敏度分別為73.97%、75.87%、84.79%、93.75%;特異性為81.64%、83.47%、88.45%、96.53%。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對CHF預后及療效的判斷指標有很多,根據指南中列出的項目,LVEF是主要判斷患者預后的指標,另外還有NYHA分級、低鈉血癥程度、運動峰耗氧量、血球壓積容積、心電圖12導聯圖改變以及伴發慢性低血壓、靜息心動過速、腎功能不全等可以評估CHF的預后[7]。就生理與病理的直接關系而言,LVEF目前仍然是評價心功能的最佳指標,但其余指標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由于指南中沒有將心衰指標例如TNI、BNP等列入,心衰指標和心臟功能的直接關聯也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評估,但近期有許多研究提出使用這些指標可以有效評估心臟功能以及患者預后。NT-Pro BNP是最新使用的用于評估心衰后心臟功能的指標,另外其在評價心衰后腎功能不全方面也有很好的作用。
肌鈣蛋白(TNI)是由于心肌缺血或供氧不足導致心肌細胞缺血壞死,壞死的心肌細胞中的TNI被大量釋放進入患者血液,導致血清TNI濃度增高。TNI在診斷心力衰竭中有重要意義,是判斷心衰時心肌損傷、壞死特異性很強、敏感性最高的指標之一。曹東來等人[7]通過觀察68例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臨床療效與TNI變化的關系,發現治療后患者TNI的改變顯著,提示心力衰竭癥狀可能與TNI的改變相關。但單一TNI往往在評價CHF的療效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往往在聯合BNP時便可以達到較好的療效預測效果[9]。
腦尿鈉肽(BNP)則作為常規心衰嚴重程度判斷的指標,在療效監控評價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袁小麗等人[10]的研究指出,BNP在判斷心力衰竭患者預后中有重要作用,認為BNP高濃度與患者死亡以及再入院的風險因素直接相關,而BNP聯合TNI檢測對心力衰竭患者預后和危險分層的意義更大。目前許多臨床研究的觀點都在于將BNP、TNI兩者聯合以判定心力衰竭發展變化情況,評價治療效果或者預測患者預后。但這種方法仍然存在判定不準確的情況,因此需要聯合更多因素來判斷CHF的治療效果。
目前的研究認為NT-Pro BNP在評估心肌細胞情況上有很好的敏感性。NT-Pro BNP是BNP激素原在經過分解后產生的,其目前在進行用藥或癥狀發生前危險分類、檢測藥物使用效果以及預測患者預后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杜劍等人[11]研究發現CHF患者檢測NT-Pro BNP血清值越高,則心力衰竭癥狀相對應會更加嚴重。所以在之前研究者檢測患者血清BNP、TNI的基礎上,聯合檢測NT-Pro BNP可能會有更加好的效果,可對進行基礎治療如保護心功能、延緩心肌損傷等措施后心臟功能的評價有較為全面的分析[12]。
該研究通過研究發現,TNI、BNP、NT-Pro BNP三者的聯合檢測對患者心臟功能指標均有敏感性,且在心臟功能改善的情況下,TNI、BNP、NT-Pro BNP 3個檢驗值也分別降低。而其中BNP對患者LVEDD、LVESD、LVEF改善最為敏感也表示了心肌細胞在壞死時分泌BNP最可以提示病程進展的階段,以及病變的嚴重程度。
其中,NT-Pro BNP在敏感性上表現出更好的結果,與LVEF、LVEDD、LVESD的相關系數分別為-0.832、 0.894、0.841,高于TNI與LVEF、LVEDD、LVESD的相關系數-0.689、0.754、0.894以及BNP與LVEF、LVEDD的相關系數-0.742、0.811。但BNP與LVESD的相關系數為0.914,要高于其余兩指標。目前已有的一些臨床研究對NT-Pro BNP對心力衰竭效果評價進行了評價,徐永奎等人[13]將NT-Pro BNP作為評價心力衰竭恢復的一項主要指標。鄧威[14]曾經對LVEF和NT-Pro BNP的相關性進行相關性分析,發現兩者間的相關系數為-0.721,明顯大于血清Gal-3的相關系數,這一相關系數與本研究列出的-0.832基本相似,但在該研究中,這一系數的相關性稍高,這可能與選取研究對象方式的不同有關。該研究TNI、BNP及NT-Pro BNP的單向及聯合檢測的對心衰存在的靈敏度分別為73.97%、75.87%、84.79%、93.75%;特異性為81.64%、83.47%、88.45%、96.53%,可以初步顯示三者在心衰存在的情況下,聯合檢測達到的效果最佳。
目前評價TNI、BNP、NT-Pro BNP三者與心功能、心力衰竭療效的關系沒有得到較為全面的研究,通過本研究可以對此進行初步判定,TNI、BNP、NT-Pro BNP三者的血漿濃度是和CHF用藥后療效呈負相關的,因此可以為將來臨床用藥療效評價提供合理的依據。
[參考文獻]
[1] 高陽,梁延春,于海波, 等.接受心血管植入型電子器械治療的心力衰竭患者術后心率管理的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3):173-177.
[2] 姚新亮,陳偉,張韓, 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熱休克蛋白27和可溶性糖蛋白30水平的臨床診斷價值探討[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8(3):315-317. [3] 洪路賢,梁莉萍,苗屈.比索洛爾聯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治療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療效[J].河北醫藥,2018,40(19):2971-2974.
[4] 秦紅梅.美托洛爾對射血分數保留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影響的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6):2178-2180.
[5] Piotr Ponikowski (Chairperson) (Poland) .2016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16,18(8):891-975.
[6] 梁周,田佳,黃修獻,等.重組人腦利鈉肽聯合去乙酰毛花苷治療急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8,33(9):2249-2252.
[7] 曹東來,韓冷,倪杰,等.重組人腦利鈉肽對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K-MB、TnI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3):14-16.
[8] 陳彤,謝文.左室射血分數保留心衰中西醫治療的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0):97.
[9] 楊素芹,呂憲民,郭建華,等.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聯合曲美他嗪治療缺血性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8,34(17):2052-2054,2058.
[10] 袁小麗,付研.B型利鈉肽等因素在判定心力衰竭患者預后中的作用[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07(1):12-16.
[11] 杜劍,高文斌.山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癥狀評估與氨基末端腦鈉肽檢測值的關系[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22(15):26-28.
[12] Sahle BW,Owen AJ,Wing LMH,et al. Prediction of 10-year risk of incident heart failur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opulation: the ANBP2 study[J].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 ension,2017(30):88.
[13] 徐永奎,程廣坤,趙慶忠.舒張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白細胞介素-37水平檢測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21):3218-3220,3223.
[14] 鄧威.血清Gal-3、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16):20-21.
?。ㄊ崭迦掌冢?019-01-29)
[作者簡介] 劉麗紅(1979-),女,河北昌黎人,碩士,主管檢驗師,研究方向:醫學檢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573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