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炎的早期識別和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骨關節炎( OA)是最常見的風濕病。55歲以上人群中1/4有膝關節疾病,其中1/2以上患有骨關節炎,1/10致殘:80歲以上人群中2/3患有骨關節炎:40歲以上人群中膝關節疾病的年發病率是30A。骨關節炎容易導致勞動力下降甚至致殘,成為個人和社會的高經濟負擔。目前的療法效果甚微,需要早期識別和管理。
骨關節炎的發病與年齡、性別、肥胖、不活動、遺傳等因素相關。按病因分為原發性骨關節炎和繼發性骨關節炎。膝骨關節炎與年齡密切相關,髖骨關節炎可能與先天關節的畸形以及生物力學的改變有關,手骨關節炎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骨關節炎分多種亞型,如炎癥型、免疫型、外傷型、退化型等。骨關節炎發病比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更加復雜,導致關節疼痛致殘、肌肉無力、抑郁、焦慮等。骨關節炎的治療需內科、外科、康復科、運動醫學科等多學科協作才能更好地治療,但目前仍然無法根治。
從某種意義上講,骨關節炎的早期識別、預防和管理比治療更重要。早期骨關節炎的定義目前沒有得到廣泛認可。一般認為,早期骨關節炎是指普通X線檢查沒有發現或伴有很輕的骨關節炎典型表現:且具有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之一,如肥胖、膝外傷史、高負重、遺傳因素等。醫界擬有骨關節炎早期分類標準草案。①患者問卷調查:膝關節創傷或骨關節炎結局評分.4個KOOS分量表中有2個需要評分為陽性(≤85%)。②臨床檢查:至少需要有1個標準(關節線的壓痛或骨擦音)。③x線:K-L分級0~1級(脛股關節和髕股關節)。美國的一項研究顯示,在50歲~90歲的志愿者中,當X線表現完全正常時,核磁共振顯示69%的人有軟骨損傷,74%的人有骨贅,52%的人有骨髓水腫,240A的人有半月板損傷。但核磁共振顯示的到底是早期的骨關節炎,還是人體正常老化,需要更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科學運動是預防骨關節炎的一劑良藥。有研究發現,喜歡競技運動的人13.5%發生骨關節炎,不運動的人10.2%發生骨關節炎,而科學運動的人僅3.5%發生骨關節炎。加強對骨關節炎患者的早期識別和干預,全程管理,適度運動,與患者精心溝通,在骨關節炎的治療中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84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