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在乳腺科手術患者中的具體運用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在乳腺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78例乳腺科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 各39例。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護理, 對照組行常規性教育, 研究組行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 對比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知識考核成績、安全事件發生情況。結果 干預前, 研究組患者健康知識考核成績為(51.3±3.7)分, 對照組患者健康知識考核成績為(52.4±3.9)分,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研究組患者健康知識考核成績為(87.6±4.7)分,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79.4±5.2)分,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安全事件發生率為2.6%, 低于對照組患者的15.4%,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乳腺科手術患者行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 可提高健康健康知識考核成績, 減少安全事件的發生, 可推廣應用。
  【關鍵詞】 乳腺科;手術;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
  外科手術作為乳腺科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 醫者可借助醫療設備徹底清除病灶, 以改善其身心狀態, 降低手術風險, 提高治療效果, 為規避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醫者多在臨床醫療中輔之護理干預, 以指導患者就診治療, 為培養患者保健意識, 醫者常為其灌輸疾病知識, 但受制于教育力度及施教模式致使效果不甚理想。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貫穿患者就診的全過程, 根據其個性化特征及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調整教育方案及宣教模式, 可幫助患者切實掌握健康知識, 將被動醫療主動化, 護患協同開展醫療工作, 可充分發揮醫療資源及人力資源的價值, 獲取高質量療效[1]。本文旨在分析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在乳腺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乳腺科接診的78例乳腺科手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9例。本研究經院領導及科室醫護人員共同審核通過, 所有參選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且經病理檢測確定為乳腺疾病, 行外科手術, 臨床資料完善, 排除遵醫性差及中途退出者。對照組患者年齡26~70歲, 平均年齡(45.4±8.2)歲;乳腺纖維瘤16例、乳腺癌12例、乳腺囊腫11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5~67歲, 平均年齡(45.6±7.2)歲;乳腺纖維瘤17例、 乳腺癌12例、乳腺囊腫1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常規護理:①責任護士輔助患者辦理入院手續, 講解就診期間常見問題及手術流程;②術 中術后監測生命體征, 注意患者個人衛生(皮膚清潔), 術畢生命體征穩定后妥善轉運至病房, 積極防治并發癥的發生, 給予飲食干預及臨床護理;③指導開展康復鍛煉。
  1. 2. 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性教育, 由護士為其口頭講解疾病知識及護理要點, 指導開展醫療操作。
  1. 2. 2 研究組 研究組患者行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①入院接診微笑服務, 妥善安置患者, 組織進行健康知識考核, 尊重患者個體差異, 設計健康手冊, 組織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學習理論知識, 簡單通俗講解手術知識, 告知術期護理要點, 動態監測病情, 實時調整護理方案, 定時進行考核, 就知識漏洞給予針對性補充;②細心觀察患者日常作息及生活習慣, 從日常生活入手為患者講解疾病(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方法), 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狀況(病情、體質、精神狀態), 設計手術方案, 告知患者手術效果、可行性及潛存風險, 術中注意事項及術后常見并發癥, 召開病友會, 通過痊愈患者切身體會為患者消除負面情緒, 營造良好的精神狀態, 減少抵觸情緒, 降低手術風險;③術后告知患者手術情況, 保證其知情權, 根據其身體狀況及喜好設計康復鍛煉方案, 告知患者自我檢查方法, 培養其保健意識, 同時告知家屬患者承受的身心壓力, 以便家屬多給予患者鼓勵與支持, 消除其負面情緒;④組織患者舉辦座談會, 由專家學者為其講解手術意義, 患者可互相交流心得, 護士就患者日常問題給予專業指導, 注意保護患者隱私, 讓其在就診時感受到理解和尊重;⑤飲食指導, 設計科學食譜, 鼓勵患者多食水果蔬菜、魚、豆制品, 減少甜食及腌制食物攝入量, 同時告知科學飲食的重要性及無規律飲食的危害, 調整生活節奏, 保持愉悅身心, 引導參加娛樂活動, 轉移注意力, 保持平和心態;⑥出院時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狀況, 分發健康手冊, 建立患者檔案, 應用移動網絡提供遠程醫學指導, 定時通知其到醫院復查, 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身心, 重歸社會。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知識考核成績, 采用本院自制健康知識考核量表就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疾病和護理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估, 每項50分, 滿分100分。比較兩組患者安全事件發生情況, 包括院內感染、跌倒、墜床、出血。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健康知識考核成績比較 干預前,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考核成績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研究組患者健康知識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安全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安全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乳腺疾病作為讓女性患者痛苦不堪的臨床常見疾病, 以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瘤及乳腺癌為主, 乳腺囊腫、乳腺纖維瘤及乳腺癌患者多選手術進行醫治, 以清除病灶, 保留完整乳房, 以往患者入院就診時因對疾病知識及手術操作不慎了解, 常滋生負面情緒, 從而影響醫療操作, 為幫助患者正視疾病, 降低手術風險, 規避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醫者在輔之護理干預的同時重視健康教育, 常規口頭說教因教育力度有限導致多數患者過目即忘, 無法真正將其應用于臨床醫療中, 為培養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 充分挖掘其潛力, 醫者推出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 將健康知識宣教工作貫穿于臨床醫療全過程, 根據患者個性化特征調整教育方案, 保證教育方案的科學性及可行性[2-6]。   本次研究結果證實, 干預前,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考核成績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研究組患者健康知識考核成績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安全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不僅能改善患者疾病及護理知識掌握情況, 還有利于規范患者言行, 提高患者的遵醫性, 便于減少安全事件的發生, 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也有學者在研究中指出實施持續健康教育還能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滿意度, 有利于鍛煉其應急處理能力及護理技能, 在一定程度上可彌補常規護理工作中的不足, 改善預后, 防治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具有極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飲食、用藥、日常生活、康復鍛煉多個方面開展健康教育工作, 為患者提供全方位醫學指導, 幫助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最大限度地發揮醫療資源及社會資源的價值。科學把控護理干預中的健康教育問題, 組建專業醫療團隊, 定期進行專業培訓, 以便其在日常護理干預中根據患者個性化特征及文化程度給予其針對性的宣教,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 縮短療程, 減輕醫療負擔。
  總之, 乳腺科手術患者行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 有利于提高其健康知識考核成績, 培養保健意識及配合度, 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 療效顯著, 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雷義萍, 彭愛英, 張軍云. 持續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當代醫學, 2016, 22(10):93-94.
  [2] 武佩佩, 強萬敏, 王盈, 等. 乳腺癌患者術后性健康教育培訓內容的構建. 中華護理雜志, 2016, 51(11):1325-1329.
  [3] 門琤. 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術患者的應用.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7):244-245.
  [4] 聶曉瑩. 階段性持續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5):271-272.
  [5] 張玉琴. 持續性護理健康教育在乳腺科手術患者的應用分析.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6, 1(2):80, 84.
  [6] 周盈 鐘可芳 沈敏. 持續性健康教育在乳腺疾病手術患者的應用效果. 中國基層醫藥, 2017, 24(4):629-632.
  [收稿日期:2018-10-2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73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