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牙膠充填和側壓充填治療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觀察熱牙膠充填和側壓充填治療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療效。方法 112例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56例。對照組患者行側壓填充治療, 研究組患者行熱牙膠填充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根管填充時間、齦溝出血指數(SBI)、牙齦指數(GI)、牙周袋深度(PD)。結果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64%(53/56), 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2.14%(46/5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64, P<0.05)。研究組患者根管填充時間短于對照組, SBI、GI、PD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熱牙膠充填方式可顯著縮短根管填充時間, 顯著提升牙周恢復速度, 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 急性牙髓炎;側壓充填;熱牙膠充填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9.045
急性牙髓炎為成年人常見口腔疾病, 主要因牙髓組織受細菌感染引起, 若沒有及時予以有效治療, 牙髓組織大量壞死后, 炎癥將進一步沿根尖孔向根尖周侵蝕, 引發聯合病變, 造成成人牙齒缺失[1], 患者多表現為劇烈自發性疼痛, 對其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因此, 目前多通過根管填充予以治療干預, 以保留牙齒為首要原則[2]。側壓填充技術現階段應用中較為成熟, 其臨床效果相對較好, 但由于其操作流程較為繁瑣, 對治療醫師技能操作能力要求較高, 在實際應用中易出現各種問題, 影響應用效果。但隨著根填充技術不斷提升, 牙科醫療設備改進, 熱牙膠填充方式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臨床治療中也得到廣泛應用。據大量研究數據顯示, 通過運用熱牙膠填充技術可進一步提升根管填充密閉性, 縮短治療時間, 緩解術后疼痛。本文為研究側壓填充及熱牙膠填充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接收的112例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行X線片檢查確診, 且患牙根管無鈣化現象, 牙周附近組織無嚴重病變, 對患牙予以對癥治療, 未見明顯疼痛、紅腫等不適癥狀, 所有患牙均為前磨牙或前牙, 患牙根尖孔發育良好, 未見明顯病變, 且所有患者無其他嚴重口腔疾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56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9例, 女27例;年齡21.8~69.5歲, 平均年齡(42.58±9.09)歲。
研究組患者中男28例, 女28例;年齡21.4~68.4歲, 平均年齡(43.07±8.8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側壓填充治療, 取適量根充糊劑與牙膠尖混合, 制成根管填充劑, 將其涂抹于根管內部, 并選擇加壓器, 作用于主牙膠尖, 實施側方加壓, 持續10~15 s;隨后取下加壓器將副牙尖插入, 繼續加壓, 此過程需多次重復操作, 直到根管被徹底填滿時為止。
研究組患者行熱牙膠填充, 治療前對患者進行X線檢查, 充分掌握患者牙髓、牙周組織病變程度, 制定合理手術方案, 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口腔消毒, 并予以局部浸潤麻醉處理, 進行患牙開髓、拔髓操作, 準確掌握患者根管位置, 選取適合System-B熱牙尖, 將其置于無法繼續探入位置, 通過橡膠止標標記熱牙尖深度, 并對根管進行干燥處理, 取適量填充糊劑涂于根管, 設置溫度為200℃, 隨后向根管內注入熱牙膠, 注入過程中保持緩慢后退, 避免熱牙膠脫落, 并通過Buchanan加壓尖進行加壓處理, 保證熱牙膠冷卻、固化。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根管填充時間、SBI、GI、PD, 其中SBI=各牙度數總和/牙數;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術后患者叩擊痛感及不適感, 且患牙根尖恢復正常, 咬合功能完全恢復;有效:患者術后為出現明顯不適感, 根尖病變明顯縮小, 患牙咬合能力明顯恢復;無效:患牙咬合能力、根尖病變部位未見明顯好轉, 患者術后伴有較明顯不適感, 且出現患牙叩痛癥狀??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無效3例(5.36%), 有效24例(42.86%), 顯效29例(51.79%), 總有效率為94.64%(53/56);對照組患者治療無效10例(17.86%), 有效22例(39.29%), 顯效24例(42.86%), 總有效率為82.14%(46/56)。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64, P<0.05)。
2. 2 兩組患者根管填充時間及牙周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根管填充時間短于對照組, SBI、GI、PD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在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臨床治療中主要以緩解疼痛、除去感染、保留患牙為原則。其治療核心在于保證填充密閉性, 若填充操作過程處理不夠完善, 密閉性不足, 則極易造成感染去除不夠徹底, 使得炎癥加重, 易導致患牙發生進一步病變[3], 影響臨床治療效果, 因此選取科學填充方式對保障患者健康有著重要意義。
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臨床治療中影響其治療效果的關鍵因素為“三維嚴密填充”[4];若填充密閉性處理不當, 則極易引起患牙根管再次病變, 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側壓填充為傳統常見填充方式, 在牙科臨床治療中應用廣泛, 可基本滿足完全閉合根管填充標準。但側壓填充形變能力受技術限制, 加壓能力相對有限, 易造成牙膠尖整體偏差;加之患牙主牙、副牙間多存在一定縫隙, 使得滲漏情況無法避免, 直接影響治療效果[5];此外, 在側壓填充技術的實際操作中, 難以與根管壁形成良好匹配性, 受其本身質地不均限制, 也將進一步影響三維填充密閉性, 同時在加壓過程中還存在根管破裂風險;以上種種干擾因素都將牙髓炎+根尖周炎臨床療效造成影響。而隨著醫療技術發展, 在準確掌握患者口腔情況及患牙病癥后予以熱牙膠填充, 取得更加理想效果。但根管填充質量與所用材料有著較大關系, 若填充密閉性不足則可能造成一定微滲漏情況, 本研究中無效者大多為填充密閉性不足所致。在保證密閉性條件下, 增加牙膠面積比例, 也是提升根管填充效果的主要方式;而牙膠受熱后會成流動狀, 擁有更加良好可塑性, 在填充時可充分密閉間隙[6], 保證填充質量, 在冷卻處理后, 牙膠將可與根管整體充分結合, 同時因熱牙膠流動性, 也可是有效填充副根管, 封閉作用顯著;此外, 借助現代加熱裝置, 可對冠根進行持續加壓, 進一步保證填充嚴密性, 并能有效避免填充超額情況, 縮短填充周期, 提升患牙功能恢復情況。
綜上所述, 對急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行熱牙膠填充, 可顯著縮短治療周期, 降低SBI、GI指數及PD, 療效顯著,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韞慧. 用熱牙膠充填法與側壓充填法對急性牙髓炎合并根尖周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對比. 當代醫藥論叢, 2016, 14(16):37-38.
[2] 黎晶. 熱牙膠充填與側壓充填治療對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SBI、PD及GI值的影響.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17, 23(12):1883-1885.
[3] 吳巖. 熱牙膠充填與側壓充填治療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療效分析.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 11(14):59-60.
[4] 萬永明. 根尖周炎應用熱牙膠充填和側壓充填治療臨床效果比較.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6, 7(11):69-70.
[5] 陳盈穎, 孫曉琳, 于慧. 熱牙膠垂直加壓與冷牙膠側方加壓在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治療中的臨床效果對比.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7, 16(6):590-592.
[6] 鐘科, 李明. 一次性根管預備熱牙膠即刻充填治療慢性根尖周炎近期及遠期效果觀察. 河北醫學, 2016, 22(6):948-950.
[收稿日期:2018-09-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4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