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臨床醫學檢驗質量管理現狀及其優化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根據目前基層臨床醫療發展的需要,為有效提升診斷和治療效果,開展醫學檢驗質量管理已經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按照臨床醫學檢驗標準,不斷優化和提升醫學檢驗技術水平和質量管理水平,使醫學檢驗數據更加準確。同時還需要醫學檢驗人員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更多的得到學習和培訓的機會,使醫學檢驗質量獲得滿意的結果。建立科學有效的醫學檢驗質量管理機制,能夠促進醫療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 基層醫學檢驗;質量管理;現狀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268-02
前言
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中,醫學檢驗的主要工作是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實驗數據,所以,能否向臨床提供高質量的檢驗報告,得到患者和臨床的信賴和認可,滿足患者和臨床的需求,始終是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的核心問題。醫學質量體系的運行與持續改進成為今后的研究課題。
1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質量管理現狀
1.1 質量管理意識存在問題
根據目前在臨床醫學檢驗中發現的問題,部分基層從事醫學檢驗工作人員,沒有樹立良好的質量控制意識,這就需要質量管理的作用不斷提升。許多管理人員和醫學檢驗人員,由于缺乏質量管理觀念,從而降低對醫學檢驗質量的要求,這就為醫務人員的診斷和治療埋下隱患。在基層醫學檢驗過程中,其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通常是兩個原因造成的:(1)由于臨床醫學檢驗需要具有認真負責的態度執行,并且許多檢驗人員沒有具備相應的能力,這就為質量管理造成阻礙。需要檢驗人員能夠樹立良好的質量管理觀念,增強責任心和服務意識,確保檢驗工作的效果和質量。(2)許多醫院的領導對缺少醫學檢驗的重視程度,這使得醫學檢驗的流程和規范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督,這樣的檢驗結果會很難得到保證的。
1.2 檢驗條件問題
基層醫院受到發展條件的限制,其醫學檢驗設備、設施不夠完善,資金欠缺和專業人員的匱乏,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缺少經驗豐富、有經驗有資歷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這是保證高質量檢驗報告的必要條件。這些條件限制了檢驗項目的開展,也使得醫學檢驗質量無法得到保證。
1.3 檢驗質量管理機制的問題
在我國現階段,醫院質量管理體系對于大多數醫學實驗室來說是新生事物,從管理層到一般工作人員對于質量管理體系的概念、依據、方法甚至目的都缺乏了解,更沒有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經驗,所以醫學實驗室質量管理機制的缺失,使得許多問題沒有得到積極的解決,醫學檢驗過程中沒有按照質量管理流程進行操作,崗位人員的職責沒有履行,使得檢驗質量很難保證,所以要加強檢驗管理體系機制的建立。每個實驗室的具體情況不同,質量方針和目標也不同,質量體系的建立要符合實驗室的實際情況,不可過高或過低。
2 優化對策
2.1 加強醫學檢驗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
隨著醫學水平的發展,許多醫院的治療條件和診治能力都得到巨大的提升。同時對各種的管理制度提出要求,所以醫學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根據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科室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編制質量體系文件,包括制定質量手冊和質量計劃,制定檢驗標準化檢驗操作規程,同時要不斷優化和提升質量管理文件機制,使更多的檢驗人員的工作質量得到提升。
2.2 讓醫學檢驗人員樹立起質量管理意識
根據目前臨床醫學檢驗過程出現的問題,確保醫學檢驗人員的責任意識不斷增強,使觀念和行動上發生改變。為有效提升基層醫學檢驗質量:(1)首先要提高醫學檢驗科管理者的管理意識,調動醫學檢驗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醫學檢驗過程更加規范,并增加醫學檢驗人員的主動承擔責任的意識,使檢驗質量獲得提升;(2)檢驗科室的工作人員,要定期接受培訓和學習,要求所有人員要符合對應崗位的資質要求,建立人員檔案,培訓記錄應完善培訓時間、地點、內容、培訓者、被培訓者的簽到,培訓后的考核及驗證。實驗室要定期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能力評審,并形成書面記錄計入個人檔案;(3)要不斷優化和完善檢驗質量管理制度,使醫學檢驗人員的操作符合規范流程,同時增加患者滿意度調查的考核機制,,從而轉變檢驗人員的工作態度,促使醫學檢驗人員能夠更加專注檢驗工作,保證檢驗質量更加準確。
2.3 加強醫學檢驗中進行有效溝通
根據目前治療和護理條件,要求檢驗人員能夠熟悉患者病情的發展,同時增加與醫護人員的交流和溝通。遇到檢驗結果和臨床診斷不符的結果,要和臨床醫師及時溝通,必要時復查,要嚴格執行危急值報告制度,顯示患者有生命危險或疾病有重要變化時要及時通知醫護人員,為臨床醫師搶救患者的生命爭取寶貴的時間。同時醫務人員能依據檢驗數據,不斷調整治療和護理方案,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加深醫學檢驗人員與醫護人員的合作能力。
2.4 加大對醫學檢驗考核評審力度
實驗室管理層應根據質量管理體系的規定,定期對所有的運行程序進行系統評審,包括內部評審和管理評審,內部評審要有合格的審核員,評審周期為每年一次或每半年一次,包括參加室內質量評審和室間質量評審。質量評審是針對實驗室全部的醫療服務進行評審,確保在患者醫療護理工作中保持穩定的服務質量,并及時進行必要的變動及改進。質量評審的周期為每年一次。面對不斷變化的醫學發展,醫學檢驗的作用更加明確,需要更多的醫護人員重視醫學檢驗工作,加大對醫學檢驗考核力度,使檢驗人員的工作更加規范合理,提高檢驗部門的功能作用。
2.5 加強醫療檢驗設備管理
實驗室設備包括儀器設備、參考物質、消耗品、試劑和分析系統等。實驗室應定期檢測并校準儀器和設備,制定設備管理程序,對設備的安全操作、運輸、儲存和使用等過程進行規定,以防污染和損害。建立設備維護程序,形成記錄并歸檔保存。大型設備的使用,只有經過授權的人員才能操作,從而加強對醫療檢驗設備的管理工作。檢驗設備的穩定與否和檢驗結果密切相關。
3 臨床醫學檢驗技術質量管理發展
3.1 臨床醫學檢驗的自動化管理
將自動化管理應用到臨床醫學檢驗中,利用計算機技術的功能,使整個臨床醫學檢驗流程有效的控制,使檢驗質量獲得穩定的基礎。在目前醫學發展過程中,已經將自動化管理作為發展核心,并成為主要的應用成果。根據計算機技術的特點,能夠融入更加廣泛的醫學檢驗,同時也會對檢驗結果和質量的精準度有效的保證。另外能夠面對大量的檢驗工作,使檢驗過程穩定高效的運行。同時也能將各種檢驗信息,及時準確的傳遞到醫護人員手中。
3.2 循證檢驗醫學發展
按照臨床醫學檢驗發展趨勢,許多原有的醫學資料和方案,能夠得到驗證。在目前的臨床治療和護理過程中,許多治療方法和試驗內容,都能通過臨床醫學檢驗獲得驗證,并作為治療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在目前循證檢驗醫學發展過程中,能夠根據臨床疾病的特點,使醫學研究的成果和試驗獲得驗證,并能夠對醫學治療起到積極的影響,使臨床醫學治療和護理更加科學合理。
4 小結
在目前臨床醫學發展過程中,臨床治療的效果會受到醫學檢驗的影響,提高檢驗質量管理,提供更加準確的檢驗報告能夠對患者治療和護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檢驗科在日常管理和工作中,要嚴格執行醫學檢驗質量管理體系,使檢驗質量獲得滿意效果。另外要提升檢驗人員的自身能力和綜合素質,使質量管理制度能夠有效的執行,為臨床治療和護理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廣.醫學檢驗實驗室生物安全防護的問題與對策[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08):156.
[2] 尹紅,甘曉玲,唐宜.醫學檢驗教育與職業能力要求的錯位[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3(17):182-183.
[3] 于紅.淺析醫學檢驗實驗室中的生物安全防護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3(18):96-9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7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