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急救護理配合效果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急救護理配合效果。方法:選取自2017年10月份至2018年10月份來衡水市故城縣醫院治療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38例進行臨床搶救和急救護理配合,并觀察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后治療組空腹血糖(8.97±1.13)mmol/L,對照組空腹血糖(10.32±2.14)mmol/L,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護理后治療組餐后2h血糖(6.64±1.25)mmol/L;對照組的餐后2h血糖(11.3±3.47)mmol/L,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護理滿意度94.74%,對照組護理滿意度68.42%,兩組滿意度對比分析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急救護理可以更快地消除酮體,幫助病人脫離危險,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是因多重誘因導致血糖出現明顯升高,胰島素極度匱乏,出現了代謝紊亂及中毒現象,具有進展快、病情重的特點,治療不及時會有很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1],及時的搶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關鍵。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急救護理在臨床糖尿病治療中非常重要,現為分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急救護理的護理效果,特選取自2017年10月份至2018年10月份我科室收治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38例進行本次實驗,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7年10月份至2018年10月份來衡水市故城縣醫院治療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3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9例。治療組1型糖尿病患者8例,2型糖尿病患者11例;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9例;其中最大年齡68.9歲,最小年齡14.3歲,平均年齡(52.4±5.8)歲。對照組1型糖尿病患者7例,2型糖尿病患者12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8例;其中最大年齡70.4歲,最小年齡14.1歲,平均年齡(53.1±6.2)歲。以上患者入院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惡心嘔吐等癥狀,且存在飲食過量、飲水量偏大,尿量及頻率增加,血糖顯著增高尿酮體陽性, 符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診斷標準。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曉且同意本次實驗。本次研究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方案,其中對照組給予采用常規急救護理,監測基礎生命體征、監測血氧飽和度、血電解質、血糖數值、尿量多少等,遵醫囑進行相關藥物治療。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保證絕對臥床休息,留置導尿管期間,注意避免感染,此外保證每天的水電解質補充。年齡較大的患者要協助患者進行翻身,避免出現褥瘡。此外給予飲食護理,少食多餐,增加纖維素的攝入。
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整體急救護理措施:①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一條補充水電解質,一條進行胰島素藥物治療,給藥過程中要進行血糖的監測,以便進行給藥速度的控制,速度控制在0.1U/kg·h,以血糖降低3.5~6mmol/L/h范圍內為最佳范圍,避免過快出現低血糖現象。密切觀察病人神志及生命體征變化,進行血酮體及尿酮體、電解質、動脈血氣分析、腎功能的監測,對24小時的尿量進行記錄,并與臨床醫師進行好交接。②昏迷患者進行胃管伺食。此外對所有患者的飲食進行熱量的計算和調整,增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補充。③心理護理,病情的急劇進展會讓患者出現情緒上的波動,甚至出現焦慮、抑郁。此外酮代謝異常也會出現嗜睡或焦躁,要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傾聽患者表達,并進行解答,從而緩解患者的心理負擔和情緒壓力。④患者高血糖水平及酮癥酸中毒的發作,會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不僅要避免導尿管留置期間出現尿路感染,同時注意臥床期間出現肺部感染及壓瘡等,對痰量較多的患者進行排痰護理,此外臥床期間進行雙下肢及足部按摩護理,避免出現下肢靜脈栓塞和糖尿病足的發生等。
1.3 觀察指標 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護理滿意度。
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滿分百分制。非常滿意:評分>95分;滿意:評分在85~95分;基本滿意:60~85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計數組間比較用χ2檢驗,組間比較用t檢驗,用(n,%)表示;P<0.05表示差距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前,治療組的空腹血糖(26.73±3.21)mmol/L,對照組的空腹血糖(25.68±3.57)mmol/L;治療組的餐后2h血糖(15.64±2.76)mmol/L;對照組的餐后2h血糖(15.96±2.87)mmol/L。治療前兩組數據對比分析,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護理后治療組空腹血糖(8.97±1.13)mmol/L,對照組空腹血糖(10.32±2.14)mmol/L,t=2.4316,P=0.0201,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治療組餐后2h血糖(6.64±1.25)mmol/L;對照組的餐后2h血糖(11.13±3.47)mmol/L,t=5.3064,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治療組的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為非常滿意11例,滿意4例,基本滿意3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4.74%;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為非常滿意2例,滿意4例,基本滿意7例,不滿意6例,滿意度為68.42%。兩組滿意度對比分析,χ2=4.3779,P=0.0364,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患者易于發生的危重并發癥,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中均較為常見。及時的搶救和急救護理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病情。在本次實驗中,我們對治療組采用整體急救護理措施。在常規急救護理的基礎上,建立靜脈通道,加強對胰島素治療的把控和血糖水平的監測;加強飲食護理、心理護理及抗感染護理措施,從而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及情緒變化,并避免出現其他糖尿病并發癥。經研究顯示,治療組空腹血糖(8.97±1.13)mmol/L,明顯低于對照組空腹血糖(10.32±2.14)mmol/L,P<0.05。治療組餐后2h血糖(6.64±1.25)mmol/L,明顯低于對照組(11.3±3.47)mmol/L,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組的血糖指標控制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治療組護理滿意度為94.7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42%。
綜上所述,急救護理在臨床配合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金月仙.79例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急救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03(b)139-140.
王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急救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7,3(12):132-133.
朱倩.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急救護理的臨床研究[J].當代護士,2017,3(6):153-154.
劉艷.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急救措施及護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18(3):207.
官清珍,許珍珍,顏燕玉,等.小兒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急救措施及護理方法和效果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6(a):108-1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8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