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我國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及干預策略的研究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明確空巢老人與生活質量的概念、分析影響空巢老人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闡述現存的干預策略,以期為針對性制定護理措施、改善空巢老人健康狀況、提高其生活質量提供參考。
  【關鍵詞】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干預策略
  【中圖分類號】R16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3--01
  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目前,第一代獨生子女離開家庭、農村大量中青年勞動力外出遷移,導致我國城鄉空巢老人和空巢家庭呈迅速增長趨勢[]?!翱粘不睂⒊蔀槲覈匾纳鐣栴}[],就如何積極老齡化成為社會重要議題。據《2015年我國人口發展狀況》[]數據顯示,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有較高的比例;截止2017年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4090萬,65周歲及以上人口為15831萬[];預計到2020年,全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增加到2.55億人左右,占總人口比重的17.8%左右,獨居和空巢老人將增加到1.18億人左右[]。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空巢老人生活質量低于非空巢老人[-],因此我們應全面了解影響空巢老人生活質量的相關因素、及現存的干預策略,關注并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
  1 相關概念
  1.1 空巢老人 世界衛生組織對老年人的定義為 60 周歲及以上的人群[]??粘怖先说母拍钭钤缬芍袊嗣翊髮W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著名人口學家鄔滄萍提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后的中老年夫婦[]。黃潤龍[]認為空巢老人是指沒有子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分為 3 種情況:(1)沒有子女沒有老伴的孤寡老人;(2)有子女但與其分開單住的老人;(3)兒女遠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1.2 生活質量 生活質量也稱生存質量、生命質量?!吧钯|量”一詞問世已經有半個世紀,目前較為普遍使用的是1993年WHO對生活質量的定義:在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中的個體對于他們的標準、目標、期望以及所關心的事情、有關生存狀況的體驗[]。 老年人生活質量亦無統一概念,中國老年醫學會把老年人生活質量定義為 60歲以上老年人群對自我的身體、精神、家庭和社會生活滿意程度和老年人對生活的全面評價[6]。 所以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等方面狀況的研究對了解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影響因素
  2.1 心理健康狀況 郭燕青[]的研究指出老年人心理健康和生命質量之間存在負相關;李莎莎[13]等人研究表明:空巢老人的疏離感可直接影響其生活質量,心理健康不良亦導致生活質量不高;黃偉[14]等人研究表明:全國空巢老人抑郁狀況較為嚴重,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影響因素包括生活自理程度、生活滿意程度、個人收入、文化程度等。由于空巢老人長期缺乏親情慰藉、生活單調、社交減少、與社會脫節,容易滋生孤獨感也易產生抑郁情緒,如果這些情緒不加以改善的話將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2.2 身體健康狀況 有報道顯示,空巢老人患慢性病的幾率比較大,大部分空巢老人患有不同類型的慢性疾病,最常見的有關節炎、高血壓、白內障、心臟病和糖尿病5種[15-16]。由于慢性疾病病程長且預后差的特點,對身心健康有較大影響。梁細靜[17]等人通過調查百色市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能力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與生活質量密切相關,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程度越高的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就越差??粘怖先艘蚱涮厥獾纳瞽h境,且空巢老人一般會同時存在多種生活能力障礙,日常的生活自己不能完全自理,所以生活質量也隨之下降,身體健康越來越差。
  2.3 社會參與水平 社會參與是老年人根據自己的意愿和需求,通過參加各種社會勞動或活動,與他人或組織產生互動交流達到資源共享的行為[18]。Lee JH[19]等人研究表明積極的社會參與能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曹梅娟[20]等人通過研究杭州市空巢老人社會參與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表明其兩者呈正相關,參與經濟活動和公益活動對于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這與毛翠[1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加強政府扶持、推動社區建設,提高空巢老人的社會參與水平,從而為改善其生活質量做好保障。
  3 干預策略
  3.1 心理干預 面對空巢老人由于心理健康狀況而導致的生活質量不高的情況,部分學者對空巢老人進行了心理干預,增強空巢老人的情緒管理能力、降低負性情緒,最終改善其生活質量。焦亞輝[21]等人利用正念減壓療法向承德市30名空巢老人進行干預,干預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時,主要內容包括正念技術的練習和正念知識的學習等等,結果表明正念減壓訓練有助于緩解空巢老人的焦慮水平,降低其心理壓力,改善其身心健康狀況,最終改善生活質量;李莎莎[22]等人選取38例空巢老人采用小組心理干預的方法,將38例空巢老人隨機分為5個小組,每小組1周干預1次,每次2小時,共干預7次,干預內容分為認知行為療法、支持性心理治療、懷舊治療、運動療法及社會支持療法等7個模塊,經過此種干預方法,干預組的空巢老人孤獨感降低、生活質量提高;陳曉琳[23]在溫州市選取68例空巢老人并對其進行持續7個月的以趣味活動為主的積極情緒干預,干預的內容有趣味活動、積極心理教育講座、以回憶過去為主題的座談會以及心理情景劇,結果表明積極情緒干預可以緩解空巢老人的焦慮、抑郁情緒并改善其生活質量;蔡雪晴[24]選取某一社區全部空巢老人進行以心理互助小組工作介入方式進行干預,通過舉辦6次不同主題的活動,使其小組成員幸福感指數增高。進行心理干預的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但干預的關鍵是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出發,增加空巢老人之間或空巢老人與外界的聯系,培養老人的興趣,減輕其負面情緒,促進老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研究表明:提高老年人的領悟社會支持的能力以及改善心理韌性和自尊的狀況可以提高其生活質量[25],高心理韌性能夠促進老齡化的健康發展[26]。但現在對于心理韌性的研究還只處于得知心理韌性是影響老年人積極老齡化的重要因素,至于如何干預還需要進一步的臨床實踐研究。   3.2 家庭醫生團隊干預 家庭醫學又為照顧醫學,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照顧。家庭醫生更關注家庭對個體健康的影響及個體健康對家庭的沖擊,視家庭為一個照顧單位,是醫學人性化的理念[27]。隨著社區老年保健和精神衛生服務的不斷發展,從既往的單純心理干預到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以家庭醫生契約服務為基礎,將心理干預、老年人互助自助活動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關注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緩解老年人因為空巢原因而導致的一系列問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28],家庭醫生參與空巢老人居家養老服務,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是空巢老人居家養老和家庭醫生未來發展的方向。
  家庭醫生團隊的成員大多由護士、醫生、社區志愿者等組成,以家庭訪視、居家護理為主要工作方法,慢性病的管理、健康教育講座及制定健康教育處方、心理干預、群體活動等為主要干預內容,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家庭醫生團隊干預的老人生活質量得到提高[29-31]。家庭醫生團隊成員的組成以及服務的內容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國的居家護理等起步較國外晚,現在還處于探索完善階段。國家應增加對空巢老人的關注度,單獨建立社區空巢老人的健康檔案,根據空巢老人的特點針對性確定服務內容,增加家庭團隊的崗前培訓,使家庭團隊的工作規范化。
  3.3 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則是通過散步、太極、登山等運動項目來改善身體機能,調節自身情緒,改善人際關系,提高健康水平,對于預防和緩解空巢老人的負性情緒,對空巢老人身心健康、交往能力等方面具有促進作用,增加其主觀幸福感,提高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32-33]。薛璐璐[33]用1周的時間教于未從事過健身氣功五禽戲或其它功法鍛煉的空巢老人健身氣功五禽戲,并給予23周的練習,結果顯示練習健身氣功五禽戲能有效提高城市空巢老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在老人能夠承受的運動量內,積極鼓勵空巢老人進行體育鍛煉,其中健身氣功八段錦、健身氣功五禽戲、太極拳、健走鍛煉、快走等都是較好的選擇;對于社區要增加健身設備,組織空巢老人在一定的時間段集體進行體育鍛煉如廣場舞或集體操等,在老人們的身體得到鍛煉的同時又增進老人們的相互交流,促進身心健康。
  4 小結
  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如何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已成為國家與社會討論的重要話題,同時也是醫護人員所面臨的巨大挑戰。雖然目前關于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質量的干預策略有所研究,但卻沒有完全落實。從積極的層面考慮,充分利用互聯網等新興技術、完善家庭醫生團隊、落實延續護理、搭建好社區平臺、關注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改善空巢老人的健康水平,真正實現健康老齡化。
  參考文獻
  梁雅莉.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研究述評及啟示[J].社會福利(理版),2017,(9):16-19,29.
  聶森,汪金海,姚應水.我國留守和空巢老人心理問題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 12) : 2364 - 2366
  2015年我國人口發展狀況 附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蘇輝 主編,中國老齡工作年鑒,,華齡出版社,2016,389,年鑒.
  中華人民共和國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J].中國統計,2018(03):7-20.
  仝廣順,楊竹晴,宋鳳軒.人口老齡化背景下我國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探討[J].經濟研究參考,2018,(22):26-29.
  江虹.農村地區獨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疾病管理情況調查[J].中 國醫院統計,2017,24(2):120-121.
  陳鳳敏,徐錦江.空巢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相關性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7,21(13):91-95.
  郭燕青,鄭曉,潘曉潔,等.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4):967-970.
  田媛.正念冥想訓練對城市空巢老人孤獨感的干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7.
  黃潤龍.我國空巢老人家庭狀態[J].人口與經濟,2005,(2):57-62.
  丁雪. 農村空巢老年人生活質量及影響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7.
  郭燕青.太原市城區老年人群心理健康與生命質量的相關性研究[D].山西醫科學,2017.
  李莎莎,王秘,王麗娜, 等.小組心理干預對空巢老人孤獨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16):2019-2024.
  黃偉,烏日樂,關鵬,等.中國空巢老人抑郁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6,32(9):1137-1140.
  劉毅成,周志紅,袁君. 空巢老人健康狀況及護理需求[J]. 中國臨床研究,2016,
  29(07):982-984.
  何婷婷,巢健茜,顧佳怡,等.南京市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7,33(11):1571-1575.
  梁細靜,韋良家,李瓊蓮, 等.百色市空巢老人日常生活能力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9):2275-2277.
  毛翠.城市空巢老人社會參與與生活質量的相關性研究——以杭州市為例[D].杭州師范大學,2015.
  Lee JH,Lee JH,Park SH. Leisure activity participation as predictor of quality of life in Korean urban-dwelling elderly[J].Occup Ther Int,2014,21(3):124-132. DOI:10.1002/oti.1371.   林婷,陳玲玲.福州農村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及護理服務需求的現狀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5):609-612.
  焦亞輝,白雪冬,田建麗, 等.正念減壓療法對空巢老人孤獨感及生活質量的干預研究[J].心理醫生,2018,24(29):332-333.
  李莎莎,王秘,王麗娜, 等.小組心理干預對空巢老人孤獨感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16):2019-2024.
  陳曉琳.以趣味活動為主的積極情緒干預對農村空巢老人焦慮、抑郁、生活質量及正性體驗的影響[D].溫州醫科大學,2016.
  蔡雪晴.社區空巢老人心理互助的小組工作介入[D].長春工業大學,2016.
  張少波,孔艷玲.社區空巢老人領悟社會支持和心理韌性及自尊狀況調查及其關系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5):575-580.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8.00.383.
  丁月萍,施春華.心理韌性理論在成功老齡化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1):259-261.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01.132.
  董晨杰,楊艷華,仇燕青,葛玲玉,吳萍,蔣青.上海南翔鎮空巢老人社區家庭醫生簽約制服務模式的效果評估[J].世界臨床藥物,2017,38(11):776-780.
  王正國,金玉旭,胡倩倩.社區綜合團隊干預對慢性病空巢老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19,35(08):1212-1215.
  官志君,王愛平,吳旭堅.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空巢老人身心狀況的影響[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18,33(01):89-91.
  周建紅,楊金祿,強鳳芬,馬修強,郭強.家庭醫生服務對社區空巢老人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16):1845-1850.
  蘇樺,張丹霞,董時廣,劉娟,劉欣,楊彩軒,許春濤.社區空巢老人抑郁孤獨狀況與幸福感及生存質量干預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6,17(08):587-592.
  胡龍,李楊,周雪華,等.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及體育干預的研究綜述[J].科技視界,2015,(5):145—145.
  薛露露.習練健身氣功五禽戲對城市空巢老人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92861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