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戲于民”——張庚的戲劇主張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張庚為什么一再強調他“還戲于民”的主張?并非一時興之所至,而是在他戲劇理論思想中長期積淀下來的。他明確指出:“中國戲曲來自民間,它不僅起源于民間,而且一直活躍在民間,成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币蚨盁o論在思想內容上和藝術的表現上,都帶著相當濃厚的民間藝術色彩?!币虼?,張庚把觀眾的參與稱之為“第三度創作”。 張庚之所以如此重視新時期民間戲劇的興起,就因為他們生于民間,植根于廣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形成了戲曲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既貫徹了為人民服務的方向,又極大地體現出戲曲藝術自身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還戲于民”; 張庚;戲劇主張;第三度創作
1993年1月20日,張庚在他的日記中寫道:“下午,京劇院呂瑞明來拜年,和他談我的‘還戲于民’的主張?!币驗閰稳鹈魇钱敃r中國京劇院(今國家京劇院)院長,而中國京劇院可說是全國戲曲劇團的一面旗幟,張老殷切希望著他能帶頭實現“還戲于民”。
第二天的日記上,又授意他的學生“安葵代我寫一短文‘還戲于民’事”。不久,安葵遵師囑寫的這篇文章,在《人民日報》上發表。
同年3月,張庚來湘參加“湖南省紀念田漢誕生95周年暨田漢銅像揭幕典禮”活動,我全程陪同,他特別交代:“我這次來的另一目的,是想實地看看‘戲窩子’南館劇院,了解下‘映山紅’民間戲劇目前情況和問題。”3月13日上午,我陪同他到南館劇院,組委會主任劉瑞其領著張老參觀了簡陋的劇場、向觀眾開放的化妝室和演員宿舍等處之后,笑著對我們說:“這場子雖然簡陋,卻名聲在外,成為戲曲的小綠洲??!”接著在化妝室坐下來,我們早已準備好了文房四寶,懇請張老為“映山紅”民間戲劇節題詞,他欣然接受,走到書案前,正欲提筆寫時,突然停電,大家在很沮喪時,張老用地道的長沙話問:“有蠟燭冒得?”我忙說:“蠟燭光太小,您老視力不好,下次再寫吧?!睆埨蠀s堅持要“試試看吧”。于是買來一包蠟燭,全部點燃,也只有15支光的燈泡的亮度。張老就在這微弱的燭光下,揮筆書寫了“還戲于民”四個遒勁的大字。當時我很震驚、詫異,為什么在停電的環境下,視力不好的張老要執意題詞?且寫出如此具有震憾性、刺激性的話語來!說不定有人會質疑:“難道現在的戲劇不是屬于人民的嗎?”但我想,作為我國戲劇理論權威的張庚,絕不可能是隨意性的,一定是他多年心有所思,有感而發。作為他的學生,這一點我深信不疑。
張庚為什么一再強調他“還戲于民”的主張?并非一時興之所至,而是在他戲劇理論思想中長期積淀下來的。我理解“還戲于民”的本質意義:第一,戲曲產生于民間,它是人民的藝術;第二,戲曲一產生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是老百姓文化生活中重要內容。這在張庚著作中多有論及。他明確指出:“中國戲曲來自民間,它不僅起源于民間,而且一直活躍在民間,成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而“無論在思想內容上和藝術的表現上,都帶著相當濃厚的民間藝術色彩?!雹俪蔀椤坝^眾精神生活的支柱,甚至是生活的教師。”②中國戲曲之所以能夠源遠流長,一脈相承而不中斷,就因“它深深地植根于廣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雹鄯粗瑧蚯绻坏┟撾x“廣大人民生活的土壤”,就必然走向沒落?!坝《鹊膽蚴腔实鄣膶m廷辦的,沒到民間去。印度梵劇現在沒有了,這和它沒有群眾基礎有關,宮廷衰敗以后戲劇也就難于存在了?!雹茉谖覈鴳蚯飞?,也不乏這樣的例子,如元雜劇的興衰、昆曲的衰落,是因為他們逐漸脫離了現實,脫離了人民群眾?!叭绻怯^眾不能接受的,在戲劇上也沒有一點價值了。這觀眾,豈不是戲劇藝術上的一個限制嗎?”⑤因此,張庚把觀眾的參與稱之為“第三度創作”。
張庚之所以如此重視新時期民間戲劇的興起,就因為他們生于民間,植根于廣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形成了戲曲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既貫徹了為人民服務的方向,又極大地體現出戲曲藝術自身的社會價值。戲曲藝術的源頭活水和旺盛的生命力,來自戲曲與人民這種血肉般的關系。張庚在熱情贊揚民間劇團興起和發展的同時,又發出“還戲于民”的號召,我以為含有對某些國家劇院團的呼吁、批評。因為現實中確有不少國營劇院團“下不去”或“不下去”。究其原因,或因為“爭獎項,圖政績”,為人民服務的觀念逐漸淡薄而不下去,或因“大投入、大兵團、大制作”所拖累而下不去。張老在一次聽我們匯報時的談話,他批評了當前戲劇的兩大傾向,一是在某種程度上脫離群眾傾向,某些國家劇院,每年花國家幾百萬上千萬的經費,卻只為老百姓演幾十場戲,似乎時間、經費、人力都花在“上北京,爭獎項”上去了,這是不正常的。我們要始終堅持戲曲全心全意為觀眾服務,沿著廣大人民喜愛與需要這條大道走去。二是強調戲曲要回歸本體,主要應發揮演員的精湛表演藝術,塑造人物形象。他擔心地感嘆,舞臺上的“大制作”,把演員都壓小了。連假山上的瀑布都用真水……這樣大的排場怎么能下去為老百姓演出?!
張庚“還戲于民”主張意義在此,可以說是切中時弊,振聾發聵,是值得我們戲劇人特別是領導們思考的。
?。ㄘ熑尉庉嫞簭堎F志)
注 釋:
?、佟稄埜匿洝返?卷204頁。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②《張庚文錄》第4卷426頁。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邸稄埜匿洝返?卷468頁。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堋稄埜匿洝返?卷337頁。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荨稄埜匿洝返?卷267頁。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235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