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人聲如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3-0285-01
  歌劇戲劇論由來已久:如果說卡梅拉塔社團、格魯克是這一理論的先驅,那么瓦格納則是歌劇戲劇論的登峰造極者,他那著名的宣言“歌劇中的音樂是表現的手段,戲劇才是目的”,使歌劇戲劇論深入人心,其影響貫穿整個20世紀,甚至在今天的歌劇理論界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雖然當代歌劇戲劇論的領軍人物約瑟夫·科爾曼①聲稱自己既不想堅持瓦格納的論斷,也無意建立新的歌劇理論體系,但其論著《作為戲劇的歌劇》中闡述的歌劇戲劇論觀念及其在論證過程中呈現出的完整、嚴密的思維邏輯,成為20世紀中期西方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歌劇研究理論,其歌劇分析的視角和方法影響更為廣泛。
  歌劇戲劇論,主要以戲劇理論為依據研究歌劇,其核心觀點是“音樂承載戲劇”。即,戲劇是歌劇的目的,音樂是達到戲劇目的的手段??茽柭闹饕擖c是,歌劇作為戲劇的一個分支,就應具有戲劇的功能和性質。也就是要和戲劇一樣“揭示人對動作和事件做出反應的特定性質”,并在“進一步強化這種揭示時才成為戲劇”。因此他認為,歌劇最重要的特質是完成戲劇功能:首先,歌劇音樂最突出的戲劇功能是人物刻畫;其次,歌劇音樂應當很好地引發動作,對戲劇中發生的重要事件作出反應;第三,音樂要為歌劇提供連綿不斷的情調氣氛。在此觀念下,歌劇戲劇論是以戲劇分析的方法研究歌劇。
  在歌劇戲劇論的代表論著《作為戲劇的歌劇》中,科爾曼用了九個章節,按照歷史線索選擇并詳細分析了歌劇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片段。雖然作者寫作各章的主要目的是作品批評,但當把這些章節作為一個整體,就會發現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茽柭鼘嶋H上是挑選了幾個重要的歌劇體裁作為標本,通過剖析這些各具特點的劇作,從不同角度來分析歌劇。
  一、戲劇結構分析
  《作為戲劇的歌劇》抽象出幾種最具代表性的樣式進行研究。
  首先是宣敘調和詠嘆調交替的形式結構——巴洛克時期的歌劇。先描述這一時期歌劇的基本模式:宣敘調-詠嘆調交替、詠嘆調的結構、場次布局和戲劇進程。再分析這種結構對戲劇動作的作用:宣敘調敘事詠嘆調抒情,抒情開始之時便是戲劇動作停止之處,反之亦然。
  最后得出結論:歌劇的這種形式結構打斷了戲劇動作的進展,使得觀眾的注意力不斷從劇情中游離出來,轉向情感類型化的詠嘆調,進而轉向歌手炫技。
  第二種樣式是以典型的奏鳴曲式思維組織音樂戲劇——古典主義時期的歌劇??茽柭鼜娜宋镄愿窠嵌冉忉屨{性關系:不同同個的人物分別由主調和屬調呈示,調性的對立體現了人物關系的對立,主題性格的不同指示了人物性格的差異;戲劇沖突集中在展開部展現,依然是通過主題、調性的變化描述人物之間的關系;最后,經過激烈的矛盾沖突,人物的各個主題回到主調,矛盾得到解決。由此得出結論:在奏鳴曲式思維形式結構中,與戲劇動作吻合,不僅“動作在賦予想象的音樂層面上予以呈現”,而且奏鳴曲式的凝聚力使得“動作被包含、被統一在音樂連續體中”。
  第三類歌劇結構是19世紀的“連續性歌劇”——以威爾第和瓦格納的音樂戲劇為代表。
  先描述歌劇的音樂形式:規模極大擴展,往往在每幕結束時才能聽到明確的終止式,無論合唱、重唱或獨唱,都是根據劇情需要而設計,調性和聲也是根據情節發展和人物心理變化而布局。再重點分析瓦格納的主導動機技術,將歌劇編織成一張致密的、延綿不斷的音樂之網。結論是:音樂不再打破劇情,全面構成了戲劇的連續發展,成為創造戲劇效果的有效工具,成為戲劇的載體。
  歌劇戲劇論運用結構分析的目的是判斷歌?。菏欠癫捎眠B續性結構,是否以實現話劇般的戲劇效果為己任,是否追求文學戲劇式連貫統一。也就是判斷歌劇結構與話劇結構的符合度。
  二、戲劇情感
  以生活的真實理解戲劇的真實,是科爾曼研究歌劇情感問題的主要方式。他用莫扎特的《女人心》為例來分析情感問題。
  首先,從分析重唱中角色的音樂關系入手:各個聲部處于和協的三、六度關系,沒有展現自己個性化的情感。然后用戲劇情感邏輯分析角色關系“莫扎特這樣處理的主要目的是,顯示兩對戀人是男性和女性的無名氏代表,而不是嚴肅認真的個體人物。”因為真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在情感感受和表達上完全一樣的人。分析結論是:不符合真實生活的人物情感和結局是無法令人信服的。在這部歌劇的結局中,戲劇性喪失殆盡,失去了“《費加羅的婚姻》中的那種最終的頓悟升華”。戲劇情感分析的目的是評價歌劇音樂的質量。
  我國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李澤厚認為,藝術是人類精神生命的物態化對象,是積淀了社會歷史的情感,證明了“人是值得活著的”。藝術所具有的證明生命意義的價值,是科學或道德都沒有也不可能達到的,藝術的最高價值。也就是說,藝術的最高價值在于它凝聚了人類的精神生命。而音樂藝術比其他許多藝術,能夠“直接傳達出的命運感、使命感、歷史感、人生境界感等等,具有了某種神秘的偉大力量?!?
  作為音樂藝術的一個分支,歌劇亦然。與其他藝術不同之處就在于,歌劇是以歌唱的形式,來傳達形成于不同社會、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的情感內容,用人聲這個最具“神秘力量”的手段,激發觀眾的藝術幻象,達到并超越“感知、想象和情欲,而進入對人生、對宇宙的整個體驗的精神境界?!痹诖蠖鄶惮F代歌劇中,雖然樂隊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尤其瓦格納的樂劇更是“人聲的交響詩”,但其中最分量最重、地位最高的仍是人聲,能直射人心的力量終究也是人聲。我們不能想象離開人聲,歌劇將如何施展。
  因此,以人聲凝聚的人類精神生命,乃是歌劇藝術的本質。
  注:
 ?、偌s瑟夫·科爾曼(Joseph Kerman,1924-),美國音樂學家。主要專著《作為戲劇的歌劇》(1956/1988 年),《貝多芬四重奏》(1967 年),《沉思音樂——音樂學面臨挑戰》(1985 年)等
  參考文獻
  [1]《瓦格納論音樂》,廖輔叔 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 年.
  [2]《作為戲劇的歌劇》,【美】約瑟夫·科爾曼著,楊燕迪譯,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年.
  [3]《華夏美學、美學四講(增訂本)》,李澤厚著,三聯書店,2008年6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42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