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例談幼兒園大班戲偶創客活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木偶教育是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兒園的園本特色課程,隨著創客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領域的滲透,幼兒園及時捕捉新的課程切入點,將創客教育與戲偶教育相互融合,研發了富有特色的創偶教育課程,開拓了戲偶創客教育的新途徑。
  [關鍵詞]創客;戲偶;創新素養
  虞永平教授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從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出發,有目的地選擇、組織和提供的綜合性的、有益的經驗?!倍嗄陙?,福建省泉州市刺桐幼兒園立足幼兒身心基礎,關注家鄉社會文化,潛心進行戲偶教育園本課程的實踐研究,充分挖掘戲偶獨特的教育價值,構建了完整的戲偶教育體系,并在多年的實施、推廣與運用中日趨成熟,深受幼兒喜愛,促進了幼兒的表現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造能力的發展。隨著創客教育理念在幼兒教育領域的興起,幼兒園敏銳地捕捉到新的課程切入點,將創客教育與戲偶園本教育進行融合,研發了特色創偶教育課程,打開了戲偶創客教育的新局面。
  在園本課程開發與實施中,可融入創客教育理念。通過研發特色創偶教育課程活動,給幼兒提供自主探索、自我表現與創造的機會和平臺,讓幼兒充分地在做中學、在玩中學,提高幼兒表現與創造的欲望,有效開發幼兒的創造熱情和想象力,促進幼兒創新素養的發展。以下,將以大班“創偶總動員”戲偶主題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為例進行說明。
  一、追隨兒童興趣:“創偶總動員”的研發背景
  追隨兒童興趣生成的課程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課程。在戲偶主題課程活動的研發道路上,教師們努力以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不斷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追隨幼兒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生成戲偶課程活動內容,實現“讓課程追隨兒童”的目的,讓幼兒回歸課程的主體,以“異童”(體現每個孩子都是不同個體的思想,凸顯課程關注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發展)、“趣玩”(體現“游戲中學”“玩中學”)的戲偶課程實施理念,讓學生在生活化、園本化的課程中幸福、快樂、有個性地成長[1]。
  在一次組織幼兒欣賞親子創意戲偶的活動中,幼兒對于一些脖子會伸縮、會變臉、眼睛會發亮的科學創意戲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小貓的眼睛為什么會發亮?縣官的帽子為什么會轉動?小兔子為什么能夠迅速變成大野狼?……戲偶主題的“創偶總動員”活動就是基于幼兒對創意戲偶的濃厚興趣而生成的。為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精神,立足幼兒發展實際,幼兒園對創偶教育課程進行了整體構建,遵循課程游戲化、生活化的原則,設置創偶教育課程內容,探索研發了“創偶總動員”大班課程活動,培植幼兒實踐創新素養。
  二、理清課程方向:“創偶總動員”的建構思路
  1.制定有效的創偶課程活動目標
  課程目標反映課程的價值取向,直接影響課程實施的邏輯性和清晰性。追隨兒童興趣生成“創偶總動員”主題活動內容后,在班級創偶課程目標的定位上,幼兒園以《指南》各領域學習與發展的目標為源,以《幼兒木偶教育活動實例》[2]中的木偶教育園本課程總目標及水平目標為參照,分析了大班課程活動的核心經驗,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遵循幼兒、教師、家長“三位一體”的原則,確定了“創偶總動員”大班戲偶主題活動的目標(見圖1)。
  2.明晰創偶課程活動的主線
  在創偶主題課程活動的開展初期,就要明晰課程建構主線。依據主題核心經驗,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追隨幼兒的興趣,以“賞偶激趣—探偶解惑—研偶發現—創偶行動—演偶獲益”為課程主線,共同規劃了幼兒感興趣且喜歡探究的活動內容,以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重視幼兒生成內容的有效推進,鼓勵幼兒探索生活中的科學原理,如聲音、光、電、杠桿、磁性等,豐富創偶課程活動的研發和建構。
  3.構建系統的創偶課程活動網絡
  課程活動網絡圖的構建,能幫助教師理清課程實施的方向,循序漸進地助推創偶課程的縱深開展。在“創偶總動員”的大主題下,教師充分挖掘家、園、社區的優勢資源,與幼兒共同規劃了“賞偶激趣”“探偶解惑”“研偶發現、創偶行動”“演偶獲益”四個階段,還可根據主題的推進不斷拓展和延伸活動內容(見圖2)。
  4.營造濃厚的創偶課程活動氛圍
  在環境布置方面,充分利用以往親子創偶作品資源融入各區域標志中:在“美工區”投放暈染戲偶衣服、泥塑戲偶頭、創意伸縮偶等制作材料,選擇有特色的親子創偶作品以垂簾式的方式布置;在“科學區”開辟“創偶空間”,投放“燈泡發亮了”“有趣的伸縮骨架”“有趣的杠桿”等材料,引導幼兒探索科學原理。組織幼兒到園中的“孩子們的嘉禮作坊”,欣賞運用不同科學原理創作的創意戲偶,如“電音三太子”“變臉偶”“伸縮小烏龜”等,挖掘環境資源,營造創偶教育氛圍。指導家長利用假期,充分發揮社區優勢資源,組織幼兒前往泉州科技館等場所感受先進的科技創新,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奧秘。家、園、社區協同營造濃厚的創偶教育氛圍。
  三、立足自主學習:
  “創偶總動員”活動的實施策略
  《指南》四大基本原則之一“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提醒教師們充分認識到“動手做”“做中學”對幼兒的意義,在創偶課程活動的實施中,樹立了“以幼兒為本”“讓幼兒自主學習”的課程意識,為幼兒創造動手動腦的機會與條件,讓幼兒自主創偶,發展創新素養。
  1.多形式磨課研課,優化創偶課程
  一是生成幼兒喜歡的創偶內容,激發幼兒創造興趣。在“創偶總動員”主題課程活動的建構中,在一次散步環節,幼兒發現了幼兒園的“伸縮大門”“伸縮柵欄”“觀察角的伸縮籬笆”會伸縮變化,產生了濃厚興趣。于是教師采用問題引領的策略,用“幼兒園的大門為什么會伸縮”“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伸縮”“怎樣設計伸縮的效果”等問題引發幼兒思考,鼓勵他們探究生活中伸縮變形的秘密,通過科學探究積累經驗。由此,幼兒也產生了利用伸縮變形現象設計更有趣好玩的小戲偶的想法,于是嘗試將伸縮現象運用于戲偶制作,生成了“伸縮偶大探秘”的創偶課程活動。   二是優化低結構性創偶材料,支持幼兒藝術創造。材料是幼兒操作的對象,有結構的材料要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其中的科學原理。在“伸縮偶大探秘”系列活動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幼兒探索“網格伸縮”的奧秘,教師優化了低結構性創偶材料,支持幼兒的藝術創造表現。教師有意識地為幼兒提供生活中易獲取、環保、可變的材料,包括冰棒棍、裁成條狀的泥工板等探索材料,引發幼兒對材料進行思考、改進與完善;在材料投放時,除了注意材料的不同材質,還考慮如何突顯個體差異,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冰棒棍的尺寸、顏色、數量,運用鉚釘、螺絲螺母、軟鐵絲、彩絨條等適宜的穿孔材料,借助“打孔機”等工具,組裝出可以自如伸縮變形的網狀的、方形的、菱形的格子。也會選擇有結構的材料,使幼兒能通過對材料的操作,自主探索網格伸縮的主要特點。
  三是營造自主探究的氛圍,培養幼兒科學創新精神。在“伸縮偶大探秘”的研發與實施過程中,秉承“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給幼兒提供了大量自主表現與創造的機會和條件,并適時進行了指導和調整,充分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借助“推門聽課”“對外觀摩活動”“省市級優質課評選”等契機,開展“一課多研”“同課異構”等多形式的磨課研課活動。
  在初次的科學探索中,發現幼兒對探索過程感興趣、專注,大部分幼兒能夠成功地自主探索出“網格”“魚字型”伸縮骨架;有的探索出了不規則骨架,出現了轉動、變形的效果;有的把連接點固定住了,導致沒辦法轉動或伸縮。雖然幼兒有的探索成功了,有的沒有成功,但是他們專注、自主、創新的探究品質都是值得肯定的?!吨改稀芬蠼處熤С帧⒐膭钣變鹤园l、大膽的表現[3],為此,教師進一步豐富了創意玩偶的主體材料,為幼兒自主創造提供資源,使他們能在設計創意玩偶時自己選擇,自己打孔。幼兒的創偶作品,從原來的造型單一到造型各異,從材料的單調到材料的多樣,伸縮變化也越發明顯,這說明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都在不斷發展。
  有價值、有意義的創偶課程內容能夠不斷激發幼兒創造表現的欲望。在“省市級課題研究暨優質課研討活動”“省市級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教師在多次的借班教學中,發現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濃厚、探索過程專注,可見創偶課程活動是幼兒普遍喜歡的內容,值得推廣與運用。每個幼兒都是小創客,都有自己的創意表現,并總是能給教師帶來驚喜。
  教師在創偶課程的研發與實施過程中,基于幼兒的探索情況,不斷反思與調整,完善活動思路,有效突破重難點,明晰創偶課程主線,在實施、研發課程的活動中體驗快樂,收獲了創偶課程開展的價值和意義。如大班科學活動《創意玩偶探秘》在2017年福建省中小學幼兒園優質課評選活動中被評為省級優質課,榮獲市級一等獎;由該創偶課程內容延伸拓展設計的教玩具作品“‘偶趣偶益’多功能玩具”,在2018年“張謇杯”全國幼兒園優秀自制玩教具展評活動中獲得優秀作品二等獎。
  2.多元實施創偶課程,拓展幼兒創新思維
  幼兒在“伸縮偶大探秘”中深刻地體驗了創偶主題的樂趣和收獲,參與課程更加主動,更感興趣了。幼兒園發揮家園合力,以家庭小組活動的形式,帶領大班幼兒前往泉州、廈門科技館等,了解、探索并發現更豐富多彩的科學現象。以前往泉州師院附小開展幼小銜接活動為契機,帶領幼兒走進附小科技館,通過親身體驗,感受杠桿、電、彈性、懸浮等科學現象?;貓@后,幼兒圍繞自己了解的科學現象進行了討論,教師啟發幼兒思考“哪些好玩的科學現象可以用在戲偶上,讓戲偶更好玩,更有趣”,這樣就把創造的權利交給了幼兒,在與幼兒的思維碰撞中,不斷生成新的創偶系列活動。在創偶課程研發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賞偶—探偶—研偶—創偶—演偶”的主線,立足幼兒的興趣點,利用杠桿、電、不倒翁、光影等科學原理,開展了“創意伸縮偶”“有趣的變臉偶”“眼睛會發亮的小戲偶”“不倒翁玩偶”“有趣的戲偶影子”等一系列創偶課程活動。每一個課程活動都層層推進,讓幼兒自主“探偶、研偶、創偶”。創偶課程的研發和開展,激發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拓展了幼兒的創新思維。
  3.發揮支架式家園合作,助推課程縱深開展
  創偶課程的主體要堅持幼兒、教師、家長“三位一體”,才能保證課程的建構與實施成效。為此,要拓寬渠道,發揮家庭共建的作用,利用“期初家長會全面指導”“家長短會主題式指導”“離園環節小組活動”“個別式家教指導”,面向家長開展多形式、漸進式的班級特色戲偶創客教育課程的家庭教育指導,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例如,在“弘揚戲偶文化培植創新意識”的幼兒創造性思維活動中,親子共同探索了生活中的聲、光、電、杠桿、磁性等科學原理,創作設計了戲偶35件,每一件創偶作品都融入了幼兒的思維創想和藝術創作,筆者班級有10件特色創意戲偶作品被收藏到“孩子們的嘉禮作坊”中展示。以“創造性思維活動”為載體,親子創偶制作豐富了親子情感的創意表達。
  家園共建創偶課程的開展,助推了課程效益。在“校園木偶藝術節”上,以“愛心戲偶義賣義演”為契機,開展了親子創意表演,從創造藝術美升華到心靈向善美。幼兒們整理了自己制作的創意戲偶,積極參與了“愛心戲偶義賣”和“親子戲偶義演”活動,把勞動成果轉化成善款,購置了許多生活物品,為福利院送溫暖。這樣,幼兒們又從創偶行動中萌生了關愛他人、幫助他人、樂于奉獻、積極向善的良好品質。這種支架式的家園合作,助推了創偶課程的縱深開展。
  在“創偶總動員”大班創偶課程的研發與實施過程中,幼兒園堅持以兒童本位、問題本位為基點,以自主創偶、以偶傳情、收獲品質為情感體驗,利用家、園、社區協同教育,促進大班幼兒在自主探索、創作表現、親身體驗中產生創新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培植創新品質。真正發揮了創客教育與園本戲偶教育的相互融合,促進了幼兒美育、德育共同發展,打開了戲偶創客教育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幼兒園課程圖景[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楊君荔.幼兒木偶教育活動實例[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ㄘ熑尉庉?  郭向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469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