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澤養正:兒童品格涵育的在場實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教育戲劇;戲劇情境;浩然正氣;陽光心理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19)39-0029-02
【作者簡介】趙華,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南京,210005)教研員,江蘇省中小學品格提升工程指導中心主任,正高級教師。
雨果說過:戲劇應該是一面集中的鏡子,它不僅不減弱原來的顏色和光彩,而且把它們集中起來,凝聚起來,把微光化為光明,把光明化為火光。他所認為的戲劇本質是:再現歷史,展現現實,濃縮精華。在兒童的世界里,“真善美丑”應該有另一種樣態,這是成人無法感知或者無法體悟的,因為童年是“一種獨特唯美的人生狀態”。而教育戲劇,作為一種不同于“戲劇教育”的形式走進了江蘇省泗陽雙語學校,為兒童的品格涵育打開了一扇獨特的窗,開啟了兒童品格涵育的一扇門。
一、戲澤養正:品格提升的項目要義
教育戲劇,側重在教育,戲劇是載體,是場景,是一種活動形式;戲劇教育,重心在戲劇,受教育者以戲劇為中心的一種技能、素養的學習和歷練。因此,“戲澤”的本意就在于“以戲劇潤澤童心”“以戲劇悅納童心”,“養正”就是養浩然正氣,這種浩然正氣就是江蘇省泗陽雙語學校從中華傳統文化中提煉的“八品”精髓。
學校在“戲悅童心”的實踐中建構了獨特的內涵理解,以“教育戲劇”為載體,以“學科融合”為路徑,以“全面育人”為目標,建立了“戲悅童心”的品格理解。一是戲悅童心。學校通過在教學中運用戲劇元素和戲劇方法,以互動式交流、游戲式滲透、啟發式引導、參與式體驗、音樂式調節等方式,讓學生認識自己、他人和整個世界。二是學科融合。學校通過對所有學科與教育戲劇進行適切融合,設計相關戲劇環境和活動,讓兒童在情境中實踐、學習,潛移默化地塑造品德。三是全面育人。學校聚焦“戲澤養正”,系統培育學生的“禮、義、信、仁、智、勇、敏、美”等必備品格,始終堅守“做學生品格錘煉的引路人”。
二、實踐境界:品格涵育的在場行動
學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始終秉持“戲”和“悅”的關鍵,潤澤童心、涵塑童行、尊重童性。
1.深入挖掘“戲”的內涵。
一是突出游戲精神。即在教育戲劇中玩,讓學生能夠走進來,玩起來。“玩”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的教育教學應該充滿趣味,課堂充滿游戲的意味,教育戲劇就是這樣的課堂,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鍛煉、成長。每個人都貢獻著自己的全部力量,在夢想的舞臺上“戲出精彩”。二是進入樂戲狀態。兒童具有積極的表現欲望,通過在課堂上的一項項有意思的戲劇活動,學生在一個個戲劇場景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并樂此不疲,學習充滿了快樂。三是體悟敦品養正。教育戲劇培育品格是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在過程中鍛煉合作、創意、友好、自信、控制、勇敢等優良品格,在角色的扮演和理解中體悟德性、感悟人性、升華品格,在觀看戲劇表演中得到守仁、約禮、崇義、尚美、明智等方面的教育影響。
2.深度演繹“悅”的境界。
一是讓兒童喜悅。學校積極設計兒童開心的活動,讓兒童積極參與并表現自己。學校不僅讓兒童在表演中體驗,更讓兒童充分展示和表達自己對戲劇的理解,“長廊”“天花”“步道”“墻壁”到處都可以看到學生參與的成果,“兒童發布”也極大激發了他們的喜悅之心。二是讓兒童誠悅。好課程首先是讓兒童接受?!皯驉偼摹表椖渴钦嬲寖和邮艿恼n程,持續不斷的戲劇活動,接連不斷的創意挑戰,讓兒童充滿陽光般的激情。三是讓兒童心悅。教育戲劇能夠與兒童心理完美結合。兒童的生活就是精彩的人生戲劇,兒童就是天才的演員。教育戲劇是思想的工坊、良心的提示者、品德的說明人。江蘇省泗陽雙語學校教育戲劇就是為著激活兒童陽光心理而設計。
三、戲悅童心:形成教育戲劇的育人范式
學校在兩年多的實踐中,初步形成了三級教育戲劇育人范式,對未來從事教育戲劇實踐和研究的學校提供了借鑒。
一是專業性教育戲劇課。學校通過開設專業戲劇課引領兒童進行基本的肢體開發、聲音表達、偶戲表演、面具表達等方法的學習,在特定戲劇空間帶領兒童圍繞設定的主題共同創作,進行“角色扮演、戲劇性游戲、即興表演、戲劇情境”等,并在創作過程中反映自身獨特的經歷,發展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學校通過嘗試各種表達,訓練兒童語言、動作、聲音等基本戲劇技能,提升兒童多方面表達能力。
二是學科融合性教育戲劇課。學校在學科課程教學中,根據學科特點,尋找教育戲劇的切入點,創設情境,將戲劇元素引進課程教學。融合各學科中的品格錘煉要點,指向不同的價值領域,如尊重、自控、責任、誠實等,讓學生在全身心參與中,在體驗成功中,達成思想提升、觀念轉變、品格升華。如“戲中學”學科教學范式:熱身活動→學科核心知識學習→戲劇活動→教師陳述→兒童感言,又如“戲中玩”主題活動范式:依據主題選擇戲劇形式→準備所需道具→進行排演展示→表達體悟。
三是主題活動性教育戲劇課。學校以各類主題活動為載體,創意含有戲劇元素的相關活動,達到品格涵育目的。主題性教育戲劇重在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及品格的內化,是根據不同特點設計開展的主題性教育戲劇活動,如三八婦女節感恩“我心中的太陽”實踐展示、端午節“和我一起過端午”創意龍舟賽、中秋節“今宵月圓”詩歌展演等。
俄國著名的戲劇理論家梅耶荷德在《梅耶荷德談話錄》中有這樣的表達:戲的主題思想的紫外線是看不見的,它們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透入機體中去。這種力量不僅能穿透觀眾,對參與者則更具浸潤的魅力。
戲悅童心,我們要探索;戲澤養正,我們還要堅守身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6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