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戲筆中存至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西游記》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部著名神話小說,也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部神魔小說既與之前的神話小說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西游記》運用“游戲筆法”抒寫了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丑,師徒四人的取經之路不僅是對經文的向往,更是一趟人生的旅程,妖魔鬼怪、佛祖菩薩,面對取經途中“九九八十一難”的考驗,師徒四人每個人都展現了自己不一樣的性格,以及面對困難、妖魔來臨時的態度與做法,其整體內涵十分豐富,它有總體性的寓意,也有局部性的象征?!段饔斡洝冯[喻著“魔以心生,亦以心攝”的思想主旨。因此,筆者認為《西游記》這部著作的人物形象品鑒是非常有價值的。
  【關鍵詞】西游記;人物形象品鑒;戲筆中存至理
  【中圖分類號】I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9)06-0254-02
  《西游記》是一部累積型的長篇小說,作者以奇幻的筆法,加入自己的聯想與想象,打造了一部神話小說,開啟了中國魔幻現實主義作品的開端,巧妙地將現實與神話融為一體,作品中人物個性鮮明,有血有肉,既有個體性又有總體性,我們在豐富多彩的奇幻世界里感受到人物與故事的奇趣與現實。
  一、堅定信仰,領導之身——唐僧的形象
  《西游記》這部小說中刻畫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其中,唐僧是師徒四人中的的核心人物,他帶領著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以及白龍馬完成了整個西天取經,作為具有領導形象的唐僧,他是一個有著堅定理想信念的師父,是一個有著嚴格自律習慣的僧人,也是一個有著博愛情懷、兼濟蒼生天下的一個人,當然,唐僧也有缺點,唐僧的識人能力欠缺,在面對妖魔鬼怪的時候,他總是不能及時識破妖怪的詭計,總是讓其抓去,面對徒弟的好言相勸,他也總是不給予相信,如“三打白骨精”一章,白骨精先后化身為老大爺、老太太、小姑娘,利用障眼法將唐僧迷惑,準備將唐僧吃掉,而這時他的徒弟就會識破騙局將唐僧解救,可是因為唐僧心善博愛總是會誤解徒弟的一番好意,這正是唐僧博愛的人性所致,因此,唐三藏是一個虛懷若谷的理想主義者[1]。
  二、桀驁不馴,英雄主義——孫悟空的形象
  “齊天大圣”這個名字可不是誰都能擁有的,孫悟空本是一個石猴,他的出世隨著一聲巨響而來,他不畏強權,戲弄神仙,本是高高在上的天神因他的桀驁與挑釁被貶為“弼馬溫”,他是這樣的一個“潑猴”,卻也是孩兒們口中實至名歸的“美猴王”,他的水簾洞一方天地,然而,如此狂放不羈、飛揚跋扈的孫悟空卻衷心守護唐僧完成了西天取經,這一路,悟空降妖除魔,為師父披荊斬棘;這一路,悟空不怕犧牲,忠心護主;這一路,悟空放棄了自己的水簾洞,成就了西天真經;這一路,悟空完成了從魯莽到成熟的過渡[2]。孫悟空身上鮮明地飽含著作者的理想和時代的精神,他身上有共有的人性,也有可貴的神性,孫悟空是人性與神性的結合體,他的人性體現在他的驕傲與抗爭精神,他的神性體現在他可以利用筋斗云、七十二變等仙術助師父一臂之力。
  三、本真自然,人性世俗——豬八戒的形象
  豬八戒是典型的世俗中的人物,就像是我們身邊的人物,他貪財自私,當師父遇到危險的時候,他會想著自己先逃跑,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利益;他貪戀美色,當看見美麗的女子時便目不轉睛,想入非非,當遇見三位女兒供他挑選時,八戒樂暈了頭,當妖精化身為美女時,他也不能控制自己,以至于自己經常被騙,甚至不能保護好師父,這就是豬八戒的弱點。但是,人無完人,八戒有缺點自然也有優點,他坦誠,有什么說什么,從不遮遮掩掩,餓了就是餓,從不會拐彎抹角;豬八戒是一個有感情的人,他也有甘于奉獻的精神,在取經途中除妖降怪也立下了汗馬功勞,是孫悟空的得力助手,大戰牛魔王,挑戰紅孩兒,誤入小雷音等等,豬八戒都發揮了不可缺少的作用[3]。因此,八戒是一個外表看起來粗蠢愚笨,內心卻細膩,具有豐富情感的人物形象。豬八戒的形象沒有神仙那樣特別閃耀的光輝,卻展現了普通人的平凡,揭示大量世俗的本相。《西游記》作為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就應該是現實與神話的完美結合,讓人物不是架空的虛擬形象,而是可以從現實中找到的原型和樣本,因此,豬八戒是《西游記》中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
  四、任勞任怨,冷靜寬厚——沙僧的形象
  沙僧是一個在《西游記》中看起來不起眼,但確實是不能缺少的一個角色,沙僧名沙悟凈,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后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又被唐僧師徒收服,沙和尚稱為“沙僧”。沙僧一直是一個非常腳踏實地的角色,他從不計較自己的利益,不像悟空那樣叛逆,渴望得到所有人的仰慕與臣服,也不像八戒那樣貪財好色,總打自己的小算盤和小主意,沙僧看守行李、馬匹,但一旦直接參加戰斗,就絕不像八戒那樣臨陣脫逃。沙僧任勞任怨,堅持著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自己分內事,但是當八戒累時還會主動幫二師兄拿行李,當師父遇到危險的時候,沙僧也會及時提供幫助,保護好自己的師父,所以,沙僧是非常踏實、穩重、沉著又冷靜的,沙僧對人溫暖,為人寬厚,他身上有著非常可貴的品質,在西游記這部小說中閃現著不一樣的光輝,平凡中見真純,對現實產生了深遠的意義和影響[4]。
  綜上所述,我國古代神話歷史巨著《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運用浪漫主義手法,將一代圣僧唐玄奘的故事加以改編,打造了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空前超脫的神奇世界,展現了師徒四人的情意,敘寫了一次次艱難險阻卻都能化險為夷的奇遇,揭示了世俗人情和人性之源,暗示了封建社會的秩序與原則,以明線展現,暗線串聯的方式隱喻了佛家中“放心、定心、修心”的全過程。因此,這部小說將現實與想象合理的聯結在一起,閃耀出不一樣的藝術光輝,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獨一無二的光輝巨著。
  【參考文獻】
  [1]趙敏.《西游記》改編研究的進展與思考[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
  [2]梅新林,崔小敬.《西游記》百年研究:回視與超越[J].文藝理論與批評,2002(2).
  [3]雷會生,李克臣.以行證道——論《西游記》主旨[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3).
  [4]李小龍.《西游記》命名的來源——兼談《西游記》雜劇的作者[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377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