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隨心動 彩墨飛揚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教師可以在遵從初中生的身心特征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將水墨畫技法以系統、具體、簡練的形態呈現給他們,從而讓他們通過把玩墨色、趣味臨摹、游戲互動,逐步愛上水墨畫,樂意學習,逐步學會技巧。
關鍵詞 水墨畫 初中美術 有效教學 興趣 主動 創作
水墨畫又被叫作中國畫,這種繪畫形式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它凝聚著人類豐富的情感,將很多中國文化的優秀精神內涵傳承下來,展現了東方藝術審美精髓。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加入水墨畫教學內容,不僅能發揚、挖掘中國文化優秀傳統,還能弘揚、繼承中國文化傳統藝術,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創造力與審美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然因水墨畫技法多樣、較難掌握、課時少等原因,初中水墨畫的課堂教學經常帶有一種沉重感,成了教學的薄弱環節。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分析了初中水墨畫課堂教學現狀,并為提高水墨畫課堂教學質量提出幾點相應策略,希望能提高水墨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初中水墨畫的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水墨畫教學形式較為單一,教學流程一般為:美術教師先講述水墨畫的畫法和調色方法,然后動手演示,最后讓學生練習。教師一直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甚至有的教師要求學生將某個事物的具體繪畫位置都要臨摹得和原來一樣,這種教學模式完全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水墨畫本身就是一種即興抒情的繪畫方式,不僅追求藝術性,而且注重情感表達。所以,水墨畫的課堂教學應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2.課堂開設沒有保障。在傳統思想中,初中美術一直被學生與教師認為是副科,因此美術教學一直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其主要表現在課時安排方面,每周只有一節美術課,并且基本沒有課外作業,所以學生的美術素養較低,普遍表現為缺少創作能力與審美能力。在初中美術中,水墨畫教學既是重點也是難點,但因為教師的個人喜好,以及教學場地、課前準備工作的限制,導致水墨畫課堂教學缺少保證。
二、把玩墨色,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
為了改變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現狀,教師應先從“把玩墨色”開始,培養初中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這樣才能使教學課堂現狀得到改善。“把玩墨色”指的是讓學生學習用毛筆蘸著墨汁自主調色后大膽地在宣紙上隨意繪畫,讓學生逐步了解筆墨在宣紙上的變化,培養學生的繪畫興趣,以便為今后水墨畫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筆墨是表現水墨畫最基本的語言,初中生剛開始學習水墨畫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筆墨在宣紙上隨意創作,但這種創作并不是沒有要求的,教師應讓學生在玩耍中逐漸掌握水墨畫各種繪畫工具與材料的特性。例如:毛筆筆尖的柔軟度,怎樣使用筆根、筆肚、筆尖;宣紙對墨汁的滲透性,它會隨著水分與墨汁比例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滲透效果。初中生在“把玩墨色”的同時還可以按照自身性格特點發揮筆墨特性,并根據自己對水墨畫材料、工具的掌握自主發現新奇景象。有時學生即興畫出的墨痕、色彩相互融合在一起,經過適當添加,無意之間會產生有趣形象。學生在這種自由歡快的課堂氛圍中,逐漸了解水墨畫,開始對水墨畫產生學習興趣。
三、趣味臨摹,提高學生繪畫主動性
初中生的水墨畫正處于啟蒙階段,這決定了他們無法將大師作品完整地臨摹出來,只能“照葫蘆畫瓢”地機械臨摹,時間長了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因此,教師在讓學生臨摹大師作品時,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喜好,選擇作品中一種或兩種元素,經過臨摹再創作,這樣既能增加學生的創作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繪畫主動性。在課堂實踐臨摹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1.添加。在一些簡單元素上添加內容,或是在水墨畫中添加色彩,讓畫面符合初中生心理特點。例如:在教授《輕描重彩總相宜》這節課時,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幅畫有花鳥的作品,上面散落一些墨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問:“這些墨點是什么?我們可以將這些墨點做怎樣的添加?”教師首先進行示范,用毛筆在墨點上稍加點綴,就產生了幾只形態各異的雛鳥。這時學生都顯得很好奇,紛紛想要嘗試,在教師的啟發下,學生將這些墨點添加成小花、小貓咪等景物。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擴展,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組合。有機組合不同作品中的同類事物。例如:嘗試將小橋流水人家中的景色與花鳥組合融會到一起,變成一幅畫卷。
3.再現。將非水墨畫作品變成水墨畫,在不改變原繪畫作品主題的前提下,使其藝術表現手法有所改變。例如:教師在向學生展示著名畫家凡·高的作品《向日葵》時,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感受畫面的華美、艷麗,并且讓學生試著用墨汁與顏料創作水墨版《向日葵》。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既有對大師的敬仰,又有繪畫的樂趣。
由此可見,變體畫是一種較為新穎的繪畫方式,學生借助大師作品,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基礎上進行改畫、添畫、變形,這是一種十分有趣的探究性學習方式,既能夠了解西方經典,又能避免機械臨摹,使學生的水墨畫變得色彩繽紛。學生在學習大師作品時,不能只學習具體的、已有的、常規的事物,還要學習大師作品中的創作精神與獨特感受。
四、游戲互動,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
教師在初中水墨畫課堂教學中,可以使用多媒體構建情境模式,以此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還可以按照繪畫內容播放情境音樂,讓學生在美妙歌聲中自由發揮、大膽創作,表達自己的感受;還可以加入游戲、比賽等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參與度。
例如:在學習水墨畫人物時,教師不妨讓師生同時用毛筆蘸著墨水在宣紙上隨意創作,對比師生、學生之間,誰的畫面更豐富,同時讓學生討論為什么會有如此豐富的變化。這種游戲的形式,讓學生興趣倍增。游戲引領著學生們發掘自己全部的學習潛能和創作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筆墨工具特點,體會著筆墨的變化,激發學生們的創作力。
課程標準提出,美術教學要為初中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展示自己作品的平臺,繼而引導學生之間展開交流與互動,并在相互欣賞的過程中共同提高。水墨畫是初中美術課堂中的重點教學內容,學生通過學習水墨畫不僅能提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還能拓寬知識面、豐富想象力、提高創造力。所以,作為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為更好地進行水墨畫的教學奠定扎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實驗初級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2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