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紀念館愛國主義宣教工作創新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愛國主義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革命紀念館是宣教愛國主義的基地。新時代下革命紀念館的愛國主義宣教工作也應該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探究參觀群眾需求,有針對性地采取愛國主義宣教措施,發揮革命紀念館的宣傳職能。本文就新時代背景下革命紀念館宣教工作的創新展開深入探究,以期為紀念館宣講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革命紀念館;愛國主義;宣教工作;創新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發展文化事業,并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的博物紀念館事業發展迅猛,尤其是隨著紅色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以愛國主義和革命精神教育為核心的革命紀念館也逐漸發展起來。如何正確發揮革命紀念館的職能,體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積極作用。本文就革命紀念館宣教工作特點,現階段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要求為出發點,對新時代背景下革命紀念館的宣教工作進行再探索,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分析革命紀念館宣教工作的創新策略。
一、樹立與時俱進工作理念
革命紀念館承載者革命歷史和革命精神,通過有效的宣教工作,能夠弘揚精神文明,引導參觀者了解革命歷史,堅定革命信念和愛國主義精神。現階段,雖然在“紅色旅游”和國家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號召下,人們對革命紀念館的參觀意愿增強了。很多大型或者著名的革命紀念館門庭若市,宣教工作也做的比較到位。但是部分中小型紀念館卻十分冷清。究其原因,是由于宣教手段單一,宣傳理念陳舊等因素。所以,革命紀念館的發展與時俱進,宣教工作也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傳統的宣教模式難以激發公眾的參與積極性,很多革命紀念館的宣教工作已經成為形式化,沒有起到比較實際的教育意義,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更無從談鑒于此,各地的革命紀念館應該緊跟時代步伐,轉變宣教理念,創新宣教途徑。如以革命任務的生平、經歷或者重大革命歷史事件為重點展開專題的展覽活動,配合積極的宣傳教育內容,能夠使參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革命任務偉大的愛國精神。受情境化的宣教內容所熏陶,愛國主義精神油然而生。
二、加強內部考核競爭機制
革命紀念館逗設有講解員,講解員的講解水平直接反映出革命紀念館的整體管理水平。實踐發現,講解員自身的工作積極性較低,很多講解員每天重復幾遍甚至幾十遍的宣教內容,對自身工作積極性要求較高。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講解員雖然講解內容全面,但工作態度不積極,講解語氣缺乏情感,很多參觀者表示無法在受教育過程中與之產生共鳴。所以,為了強化革命紀念館的整體水平,優化宣教效果。應該加強革命紀念館內部考核競爭機制,強化監督管理職能。如按照講解員的水平可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的講解員。對講解員的分級情況在紀念館的公示欄中進行公示。一方面可激發講解員自身的工作積極性,樹立榜樣力量。另一方面還能夠讓參觀者自主選擇自己喜愛的講解員。與此同時,還應加強對講解員的訓練和考評,重點對工作態度,責任心,參觀者服務滿意度等為考評指標。在年終時按照講解員的講解次數和講解質量對其進行綜合評價,同時以評價結果為標準對講解員的獎金進行合理分配。除此之外,還應為講解員提供更多的鍛煉學習機會。通過一系列的考評、激勵和評價機制,激發講解員的工作熱情,推動講解員不斷學習提升工作能力,從而增強革命紀念館的整體水平。
三、立足人本創新教育手段
革命紀念館針對的宣教主體主要是中小學生和未成年人。但很多革命紀念館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設備陳舊,展覽形式比較枯燥。櫥窗擺放比較呆板等,很難激發未成年人的參觀熱情。鑒于此,革命紀念館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充分考慮涉及年齡、種族、文化和語言等細節問題,盡量滿足廣大受眾的文化需求和參觀熱情。所以,革命紀念館創新教育手段。首先,講解人員在對入館參觀的公眾進行講解時,應善于進行互動,引導公眾產生情感共鳴??山韫娝煜さ母锩蝿帐录?,向公眾提問展開積極互動,從而是公眾全身心地投入到宣教工作中,提升宣教工作的有效性。其次,應善于結合館內的紅色展品,設計喜聞樂見的革命故事。借故事講述的方式引人入勝,真實感受革命人物偉大的愛國情懷。同時,還可以借助聲、光、電等現代化展示手段進行實景復制或微縮景觀,以此增強教育效果。
四、積極開展共建共育活動
隨著精神文明建設力度的不斷增強,現階段的許多革命紀念館紛紛與學校、部位和社區等單位開展共建共育的活動,既能夠幫助革命紀念館走向社會,又能歐增強宣教效果。然而在共建公寓活動中,部分革命紀念館單純注重共建數量,活動場次,并不注重共建的質量和宣教意義。共建共育活動形式單一缺乏活力,難以吸引受眾的參與熱情,因此不能夠達到高效的宣教效果。對此,應積極創新共建活動,如管理者積極總結經驗,創新活動內容??蛇x擇在革命紀念館的共建活動中進行入隊、入團、入黨儀式,從而樹立革命紀念館在廣大受眾心中的偉大形象。還可以利用宣教活動在學校舉辦主題班會重點了解革命人物以及愛國故事,或是利用節假日到革命紀念館一日游增強教育意義。針對部隊和社區等單位還可以開展座談會,加深對革命精神的了解和學習。
五、全面整合紅色旅游資源
在2004年,國家提出了開展“紅色旅游”的倡議,并增加了對愛國主義教育、國防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等單位的資金投入。革命紀念館作為紅色旅游景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紅色旅游”的倡議下也得到了蓬勃發展。但實際宣教效果并沒有隨著契機而增強。那么,如何發揮革命紀念館的愛國主義宣教作用呢?筆者認為,首先應該把握“紅色旅游”的契機,對當地的紅色旅游資源加強整合,可嘗試建立紅色旅游聯合體。如將同一地區的不同革命紀念館組成聯合體,充分發揮不同景點的優勢,通過地方紅色旅游景點的整合,幫助受眾全面了解同一地區的歷史文化。參觀者可以借助聯合體中的不同紀念館宣教內容,將地方革命事件、人物和故事聯系起來,從而更利于參觀者全面來接歷史,樹立愛國主義精神。同時,還能夠借助紅色旅游景點整合滿足不同層次參觀者的需求,從而擴大革命紀念館的全國知名度,為發揮紀念館的革命精神宣教職能創造有利條件。
六、應用科技強化宣教效果
網絡時代下,信息技術已經在各領域中廣泛應用。人們通過互聯網傳播、獲取并交流信息,提升信息交互的便利性。在此大環境下,信息技術同樣給革命紀念館的宣教工作創造了機遇。信息技術在宣教工作中的應用彌補了傳統宣教工作中內容單一,形式呆板,環境陳舊等問題,更突破了傳統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因此,信息技術在革命紀念館宣教工作中的應用,能夠滿足多層次人群的需求,使受眾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革命知識,增強受眾的情感共鳴,從而達到愛國主義宣教效果。比如采用數字投影儀、虛擬場景等技術手段,將革命人物的革命活動經歷和歷史事件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公眾面前。這種宣教方式更易于公眾對宣教內容的理解和消化,從而增加受眾的認同感,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結語
綜上,革命紀念館的宣教工作需要轉變工作理念,加強競爭考評,開展共建共育活動,整合紅色旅游資源以及應用信息技術等多元化方式創新宣教工作,才能真正發揮革命紀念館愛國教育職能,增強革命紀念館的知名度和整體宣教效果。
[參考文獻]
[1]農逢新.試談創新紀念館宣教工作新模式——以百色起義紀念館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8(18).
[2]史卓文.移動互聯網時代博物館宣教工作的新機遇[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 2016(03).
[3]高小雅.博物館的宣教工作與社會需求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4(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8988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