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議高中數學教學中課堂互動的重要性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中數學教學的任務很重,需要用兩年的時間完成整個高中的數學知識學習,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能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要從教學方式上下工夫。以往許多的教師都認為,要想提高教學效率,就要在課堂上多講,只有講得多了,學生們才能學得多。其實這是從教師的角度出發的,這種認識忽視了學生的思維。沒有把學生看成是有主動性的、有思想的人。有時雖然教師講得多,但是,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根本不把數學老師的教學內容當成是寶貴的財富,甚至覺得老師羅嗦,即使數學教師表達的再清楚,學生也學不進去。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互動;重要性
  學生聽教師講課是一種表象,學會才是實質,學會與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關系。如果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差,一節課只能容納三道題,但是教師卻連續講了五道題,學生們沒有進行消化吸收的時間,他們的大腦容量也容不下這些題,那么老師即使講了,也只是從教師的角度來說完成了教學任務,至于學生的學習任務完成的怎么樣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教師只關注自己教學任務等完成情況,而忽視學生的學習情況,那么這種教師是不負責任的,這樣的課堂也是空洞的。長期下去,學生肯定會對高中數學知識存在芥蒂。
  一、教師提問要講究技巧
  1、提問要表達清晰。課堂提問體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交流和互動,但是,教師在提出問題時,一定要表述清晰,提問要恰到好處。教師提出的問題,既是課堂的重點,同時還是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通過提問能夠看出學生對于這種題型的掌握情況;通過提問,能夠了解學生對前面教師所講知識的吸收、消化情況。如果教師的提問能夠達到以上的目的,那么這就是有效提問。如果教師只是為了渲染課堂氣氛,達到與學生互動的效果提分,那么這種提問就是無病呻吟,就是無效提問。
  2、提問要有序。高中數學教師的課堂提問一定要提前準備,提問不能隨意的進行,更不能作為提醒學生認真聽課的一種方式。學生不認真聽課是一種個別現象,大多數學生正處于認真思考的狀態,教師的突然提問會打破學生的這種思維方式,攪亂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上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課堂上的知識內容,循序漸進,同時考慮到學生對知識接受的次序,步步深入,合理地提出問題。不顧知識的先后順序隨口提問,只會混淆學生的思考,擾亂其思維順序。
  3、提問要有度。如果數學教師沒有提前準備問題,只是一時興起提出問題,那么問題肯定缺少連貫性,沒有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這種提問往往讓學生不知從何答起,更起不到課堂互動的效果。隨意淺顯的問題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超前深奧的問題又使學生摸不著頭腦,高中數學教師在提問時只有把握一個準確的度,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二、課堂中與學生保持有效互動
  學生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改中要求把課堂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所以要采用“問題――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學習。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在課堂中與學生保持有效互動。
  1、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對學生課堂上啟發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占有很大的作用,有學者認為,啟發式教育是教師教學的基本功。教師對學生應該將“啟發”作為教學過程的常態化要求,作為衡量教師素質的一個基本條件?,F代的高中數學課堂需要互動,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在交流中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思路更清晰、明朗,在交流中能夠激起學生之間的競爭,讓學生們看到自己與別人之間的差距,對學生的課堂提問就是一次小小的考試,是一次聽課能力的測試,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較量是推動他們進步的動力。
  2、把握課堂意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高中數學教師都提前準備教學內容,提前設定好教學的各個環節,但是課堂上也會有許多的不確定性,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合理的、鎮定的處理這些突發問題。雖然教師可以事先對課堂教學的情境進行大概預測,但在課堂上還是會偶爾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倘若教師置之不理,對于學生的疑惑搪塞過關,就會錯失一個很好的教學機會,還會挫傷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當出現突發狀況的時候是學生的思維最活躍的時候,高中數學教師一定要認真對待這些突發事件。
  3、提出有效問題,教學雙方保持互動。在課堂上,要多與學生進行語言的交流。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對話,還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從學生那里得到的信息進行分析,看看學生的接受能力如何,然后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適當的調整教學進度。同時數學教師在講解題型時注意提問的技巧,教師對學生提問,其實就是一種與學生交流互動的過程。教師只有提問才會激起學生的思考,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話說。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回答中獲得學習情況的信息,因此在課堂上一定要注意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教學過程中要持續不斷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學生投入到課堂中來。一個合理的、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幫助教師洞察學生課堂上的思維參與情況,根據等到的反饋調整自己的教學程序,使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很好地互動。
  三、“問題――互動”式教學的應用效果
  1、促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皢栴}――互動”式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突出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課堂上會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提出問題,學生在參與討論的同時提高了學習的積極熱情,實現了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2、促進師生間的關系。教師在互動式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固定關系,并促進師生間情感與知識的交流。
  3、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由于數學這門學科比較抽象,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因此學生思考問題的時候思維也比較發散,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針對具有探究性的問題,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內容的了解,還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
  參考文獻:
  [1]張金.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協作互動的教學策略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
  [2]尹文靜. “問題――互動”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中生學習:師者,2014(4):3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78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