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從玉溪現代農業的發展看改革開放40年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改革開放40年以來,玉溪農業在探索中不斷改革,在改革中不斷發展,農產品產量穩步增加、農業結構日趨完善、農業水平逐漸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實踐和探索了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逐步轉型。不但加快“種養加”、“農工貿”協調發展,培育了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而且建成了一批特色基地,農業、農村實現了歷史性的巨變。
  一、從“粗放”到“規劃”,引領農業科學發展
  改革開放初期,玉溪的農業生產基礎薄弱,靠傳統的粗放型發展模式。隨著改革開放的實踐探索,玉溪重視農業的科學發展,逐步找準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制定農業發展規劃,以規劃引領發展。例如“七五”時期,以解決溫飽為目的,重點發展糧食種植;“十五期間”發揮玉溪市農業優勢,實施特色經濟戰略;“十一五”規劃確定了“煙草興市、生態立市、工業強市、農業穩市”的經濟發展戰略和“三優一特”產業發展思路;“十二五”提出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十三五”形成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每一步的規劃都立足實際、著眼未來,是玉溪農業現代化發展穩步前進的領航標。
  二、從“產量”到“質量”,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轉變
  改革開放之初,農業發展以量為先。隨著溫飽解決以后,農業發展轉向了追求農產品的經濟效益,農業由單一的發展糧食種植,向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轉變。進入新世紀,玉溪注重農業的自然稟賦優勢,提出了以“豐富多樣、生態環保、安全優質、四季飄香”為亮點的高原特色農業發展方向,并制定了《玉溪市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規劃(2013-2017年)》。確立了“轉方式、調結構、依烤煙、突特色、靠科技”的發展思路,明確了以“煙草、糧油、蔬菜、養殖、水果、核桃、竹子、花卉、生物醫藥”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體系。2016年,《玉溪市“十三五”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正式拉開了玉溪市現代農業的篇章?!笆濉碧岢隽恕爱a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總體要求。對比1998年到2017年的情況來看,糧食產量從71065萬公斤縮減為62607.78萬公斤,縮減了12.7%;蔬菜產值從1.13億元增加到46億元,翻了40.8倍等,農產品出口從無到有,2017年達到18.3億美元。
  三、從“小戶”到“大戶”,發展方式更具活力
  玉溪屬傳統農業縣區,土地承包以后農戶靠粗放型自主經營模式,產出率低。2005年玉溪市提出:“煙草興市、生態立市、工業強市、農業穩市”的經濟發展戰略和“三優一特”產業發展思路。形成了以烤煙為主體,畜禽、煙、菜、糧、林果、花卉等協調發展的農業產業體系,農業迎來了新的機遇。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成了玉溪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支撐。這一時期,玉溪注重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動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截止2017年底,培育了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55戶。通過擴大規模,提高資源優化整合力度,組建了貓哆哩等8戶農業企業集團。創建了11個省級精品莊園、25個市級農業莊園。培育了73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認定了134個市級以上示范社。發展了524個家庭農場,創建市級示范農場150個。全市現已打造出擁有38.5萬畝流轉土地面積的農業經營主體作為特色農業規?;洜I的主力軍。
  四、從“缺少”到“配全”,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玉溪市圍繞農業發展需要,先后推行了農田道路改造、農網改造、水利設施建設、人畜飲水安全等農業基礎建設項目,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和裝備,建設生產示范基地、沼氣池和節柴改灶,持續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推廣先進節水技術和節水新材料,農機投入也有較大水平提高,使農業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截止2017年底,累計建成98萬畝高穩產農田;106萬畝有效灌溉面積。農機總動力從1998年的133萬千瓦增加到2017年的273.6萬千瓦,增加了2倍。玉溪市為支持現代農業發展,聚焦國家政策和資金投向及重點,積極爭取項目資金,逐年加大財政投入,千方百計尋求金融合作突破口,打通金融支持農業渠道。
  五、從“傳統”到“科技”,農業生產實現了質的飛躍
  傳統粗放型只能解決溫飽問題,發展必須走農業現代化的道路。早在1996年就開始推行糧油科技聯產承包,錄制《優質考煙生產實用技術》科教片,研發新型立式燃燒烤爐房等。在抓好新品種試驗、檢驗,推廣標準化種養和無公害生產、農作物病蟲害和動物疫病綜合防治等方面積極投入科技力量,將玉溪打造成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實現科技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57%。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以來,實施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以良種為基礎,大力推廣適用科技,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全面推進,發展了一萬戶農業科技示范戶。為加快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實用種養技術培訓大規模展開。在農業信息服務領域,玉溪市率先在全省實現農業信息化網絡“鄉鄉通”。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快速推進,已經建設、建成各類示范基地、示范園、示范場、養殖場共66個。玉溪市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新平縣被農業部認定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通海和新平縣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全省第一批高原特色農業示范縣。
  六、從“溫飽”到“富?!?,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
  改革開放前,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條件落后,特別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更是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溫飽是農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改革開放以后,經過40年的不懈努力,玉溪農村的基礎建設有了很大的改觀。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在黨中央抓“三農”工作政策的指導下,農業農村得到了優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和力度明顯加大。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更為農業農村的現代化發展規劃了光明前景。對比近20年1998年到2017年的情況,玉溪的農業總產值從19.35億元增加到247.64億元,增加了12.8倍;農業增加值從25.1億元增加到143.7億元,增加了5.7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170元增加到13057元,增加了6倍。
  改革開放40年來,玉溪市農業農村變化速度之快、變化程度之深、變化范圍之廣前所未有,農民錢袋子鼓了起來、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強了起來、美麗鄉村的環境靚了起來。回首40年的風雨歷程,道路坎坷,但成果豐碩,如今玉溪的農業正向著現代化的標準創新發展、綠色發展。玉溪將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68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