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反轉新聞原因探究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幾年,反轉新聞越來越頻繁的出現,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尤其是很多反轉新聞事件全媒體參與報道,引起全民的廣泛關注,對全社會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社會發展技術進步為反轉新聞的出現提供媒介支持、新聞媒體從業者不進行新聞核實忽視新聞專業主義、受眾缺乏媒介素養依靠刻板印象進行價值判斷。反轉新聞對社會發展有很多的危害,針對反轉新聞出現的原因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應對:政府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公共關系危機處理能力、媒體從業者加強行業監管堅守新聞專業主義、加強受眾媒介素養教育提高受眾的鑒別能力。
  【關鍵字】反轉新聞;假新聞;輿情反轉
  隨著媒介技術的發展,新聞生產傳播不再只是專業的新聞工作者的專屬,越來越多的用戶也可以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傳播新聞消息、轉發新聞消息。因為用戶生產新聞的約束不夠、規范不清,再加上用戶也沒有進行過專業的新聞知識學習,導致很多反轉新聞的現象出現。2011年人民網輿情監測室首次統計新聞反轉的情況,此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新聞反轉這一現象。又因為新聞失實現象逐漸增多,引起了學者的專注,于是反轉新聞這一概念便被提出。隨后,學界在反轉新聞的研究中發現,反轉新聞并不是表面上的新聞出現反轉,更多的是與這個新聞相關的輿情的反轉。反轉新聞現象出現的原因并不是單一的,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社會發展技術進步為反轉新聞的出現提供媒介支持
  在只有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的時代,人們的信息來源大都是通過傳統媒體或者通過互聯網專業的新聞門戶網站,生產及傳播新聞的都是專業的新聞工作者,他們堅守新聞專業主義,堅持核實新聞來源,以確保新聞的真實性。但是社會發展技術進步必然會出現很多的新鮮事物,比如智能手機的出現,帶來了很多的社交平臺以及各種APP,為受眾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用戶不僅可以在社交平臺上進行社交,還可以在社交平臺上發布新聞、傳播新聞,用戶在傳播新聞的過程中,由于不具備專業的新聞知識,很容易就忽視了新聞的真實性,致使失實的新聞隨意在平臺上進行傳播,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輿論會一邊倒的相信弱者一方,但是,當失實新聞的傳播越來越廣泛時,新聞事件的另一方受到輿論的壓力也會站在自己的一方進行發聲,并且發布證據。這時,往往會出現輿情的反轉,這也就形成了我們常說的反轉新聞。
  二、新聞媒體從業者不進行新聞核實忽視新聞專業主義
  因為有了新技術的支持,新的媒介得以廣泛發展,不僅是社交平臺的用戶容易出現反轉新聞現象,很多傳統媒體以及官方的微博、微信平臺也經常出現反轉新聞現象。深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技術的進步,用戶更加的追求便捷及速度,導致新聞從業者越來越追求新聞時效性,所以當有新鮮事件發生時,為了提高點擊率,很多專業的新聞從業者把新聞專業主義拋之腦后,一味的追求速度,忽視了新聞的真實性。比如,2018年轟動全社會的重慶公交大巴墜江事件,這條新聞消息首先在重慶青年報微博平臺發布,消息稱:大巴墜江的原因是與之相撞的紅車女司機逆行所致。隨后新京報網也發布相關報道稱大巴墜江是由紅車女司機的責任,但是,隨后警方公布的紅車私家車行車記錄儀視頻顯示事故原因是大巴車撞上紅色私家車,隨后大巴車墜入江中,于是隨之出現了新聞及輿情的反轉。傳統媒體是人們信任度很高的媒體,傳統媒體發布的新聞消息一直是受眾比較相信的,但是在此次新聞事件中,這些傳統媒體在沒有核實新聞真實的情況下,也跟風報道。導致輿論一邊倒的認為公交墜江是女司機的責任,甚至很多網友在網上人肉紅車女司機,對女司機及女司機的家人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真相未明,報道先行,不僅僅違背新聞真實性原則也消耗了受眾對傳統媒體的信任,消耗了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因此,不論是在傳統媒體還是在新媒體平臺,在報道消息時,最重要的就是核實新聞的真實性,既要及時,又要準確。
  三、受眾缺乏媒介素養依靠刻板印象進行價值判斷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受眾不再像傳統媒體時代那樣專注的讀新聞,受眾手機上的APP每天不斷地推送新聞消息對受眾進行狂轟亂炸。由于強大的競爭壓力,很多平臺在發布新聞時,不再認真編輯,而是在標題及事件的奇異性上下功夫,來奪取受眾的眼球。導致受眾長期處在碎片式的閱讀習慣中,對平臺推送的消息不加思考的相信,過度沉溺于信息的表層以及娛樂化。長此以往,受眾不會再主動思考,單憑借自己的刻板印象對事件進行價值判斷,并且在網上肆意發表言論,影響其他人的價值判斷,形成了缺乏真實性的網絡環境。
  在這樣受到污染的網絡環境及輿論環境下,媒介、新聞從業者、受眾互相影響,導致反轉新聞不斷肆虐。反轉新聞又有加劇受眾對媒體的信任危機、影響網絡環境安全、危害社會安定等。所以通過對反轉新聞的原因及危害分析得出要想改善反轉新聞現象,必須要從政府、媒體及受眾三方面來探討反轉新聞的應對策略。首先,政府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公共關系危機處理能力,反轉新聞的出現給政府帶來了很多的壓力,也給政府的公共形象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所以政府要主動出擊,提高公共關系處理能力,制定法律法規,來約束新聞工作者。媒體從業者也要加強行業監管堅守新聞專業主義,反轉新聞的出現使受眾對媒體不再信任,媒體公信力下降,所以媒體從業者可以通過加強行業監管,制定懲罰措施等方式挽回媒體公信力。對于受眾,要加強受眾媒介素養教育提高受眾的鑒別能力,在學校的教育就要做到普及媒介素養知識,媒體也要做到對受眾宣傳媒介素養,不要一味的迎合受眾,顧此失彼,忽視了新聞的專業主義。
  反轉新聞的出現不僅是一方面的原因,它是經濟快速發展,媒介不斷更新的必然產物,雖然我們不能做到完全消滅反轉新聞現象,但是我們這些未來的新聞從業者可以做到的是要守護好自己的新聞專業主義,不發布假新聞,在工作中以新聞的真實性為重中之重;我們可以憑借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盡力減少反轉新聞現象的出現,政府、媒體及受眾各方共同努力,營造一個清爽、安全的網絡空間。
  參考文獻:
  [1]高燕 李玉川.新媒體時代反轉新聞中記者社會責任的缺失與構建[J].新媒體研究,2018(11):121-123.
  [2]王麗媛.“反轉新聞”產生及規避路徑探析[J].新聞知識,2017(4):26-28.
  劉穎超.反轉新聞的產生及其負效應[J].今傳媒.2017(11):52-53.
  [3]王壹. 全媒體時代反轉新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095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