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現實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要讓人民群眾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并轉化為人民自覺的行動,提高人民群眾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ヂ摼W時代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新階段,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信息的快速傳播,網絡社會的發育成熟,不僅給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帶來挑戰,也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了諸多機遇。適應于互聯網時代的需要,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中,需要認清互聯網發展現狀,學習互聯網思維,探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新路徑。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互聯網時代;路徑
蘇東劇變之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期。經濟全球化、思想多元化導致人們的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出現了迷茫和混亂,甚至有人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必要性提出了質疑。新技術的發展催生出新的思想傳播和文化交流形式,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信息傳播技術的革新,而且帶動著互聯網時代思維方式的轉變,對經濟社會其他領域產生深遠影響?;ヂ摼W時代既具有時代特征,又富有中國特色,給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帶來雙重影響,一方面,網絡社會的特性對傳統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出的挑戰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新媒體的普及、網絡社會的成熟也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帶來機遇。互聯網思維作為互聯網時代的重要標志,正在以一種新的思維范式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一互聯網機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網絡優勢
互聯網時代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既需要符合時代要求,又有需要立足中國實際,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相統一。新媒體的普及,網絡輿論的成熟,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帶來了新的機遇。
?。ㄒ唬┗ヂ摼W時代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有機統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既有各自的基本內涵,又是辯證統一的整體,三者不可分割?!爸挥袌猿竹R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三者統一,才能繼續不斷推進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創新?!币环矫妫R克思主義理論是世界性的理論,它的基本原理揭示的是整個世界發展的普遍規律,而這些普遍規律是從人類歷史發展的經驗中總結出來,又寓于各個國家、地區、民族的特殊發展規律之中,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理論是反映歷史發展規律的理論,它的基本觀點反映了時代特征和時代需要,是真正的現代性理論。馬克思主義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原則,能夠能在堅持自己的根本立場和基本觀點的同時,適應具體問題和具體情況的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
?。ǘ┬旅襟w傳播實現馬克思主義文本解讀碎片化與系統化相統一
碎片化是對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的形象描述,寓意是將系統完整的信息變為破碎、部分的信息。信息傳播的碎片化使網絡社會呈現出多元化特征。一方面,網絡主體的多元化。網絡傳播突破了傳統信息傳播的層級性,打破了傳統媒介的統治地位,傳播者與接受者形成了雙向互動的信息主體,雙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之上實現信息交流。另一方面,網絡輿論的多元化。信息的網絡化傳播改變了以往自上而下的信息傳遞模式,網絡社會中信息傳播的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多,難以形成傳統社會輿論中的統一意見。網絡水軍和商業模式的博弈使網絡輿論環境更加復雜,網民的利益訴求、思想意識、生活環境等因素夾雜在信息表達之中,使民眾對于同一議題的解讀更加多元化。
二、互聯網思維: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現路徑
互聯網思維是網絡社會成熟的重要標志,也是互聯網治理的重要思維方式。適應互聯網時代的需要,結合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現實需要,可以吸取互聯網思維的某些理念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ㄒ唬O致思維:增強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表達方式
在互聯網領域中,極致思維注重產品的精細化,通過每一個細節提升服務的質量來增強用戶體驗,使產品和服務超過用戶預期,來實現“效用最佳”。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需要形成極致的表達方式,使科學理論更加生動、具體、形象,讓人民群眾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領悟馬克思主義理論。
改變單一式的宣傳模式,增強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互動性。在運用互聯網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中,需要改變傳統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教育中以傳播者為中心的“單向灌輸”式宣傳手段,增加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有效互動和雙向溝通,使民眾在馬克思主義教育中有更加良好的體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教育的有效性。拓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領域,使馬克思主義在不同領域實現跨界融合。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不應該局限于政治信仰方面,而是應該拓展到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經濟發展等各個領域,在不同領域實現價值整合和思想互動,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的進一步發展,使馬克思主義成為人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的理論支撐。
適應網民個性化的需求,提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針對性。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中,要學習商業運營的模式,推行個性化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實踐活動。要根據廣大群眾的生活
喜好和感興趣的熱點問題,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網絡語言和網絡形式,將馬克思主義運用到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之中,使群眾更加自然地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增強馬克思主義的吸引力。增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服務意識,避免將“為人民服務”變成口號,讓民眾切身體驗到馬克思主義在他們的生產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教育中,要防范形式主義和教條主義的作風,針對廣大民眾的受教育程度、政治素質以及思維觀念之間的差異,采取針對性和多樣化的宣傳方式。
(二)用戶思維:關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利益主體
用戶思維堅持“以用戶為導向”的原則,關心用戶訴求,重視用戶參與,通過增加產品與用戶之間的粘性,形成忠誠的用戶群體。堅持用戶思維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要突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要時刻關注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和現實需要,引導人民群眾自覺參與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中來。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要關注人民群眾的現實問題?!榜R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實現程度,就是現實問題的解決程度?!雹亳R克思主義是為人民服務的理論,要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具體內容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滲透到人民的實際生活中來,增加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廣度與深度。在利用互聯網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進程中,可以運用互聯網技術及時甄別有效的數據信息,在海量的網絡輿論中發掘民眾所迫切關注的公共問題,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供技術支持和信息支持。最為關鍵的是用以解決問題的成效來推進馬克思主義傳播,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理論的有益之處,使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
組建馬克思主義教育隊伍,形成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人才體系。當前我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隊伍主要由馬克思主義理論專家學者、黨政領導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組成,作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領跑者,掌握著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梢岳没ヂ摼W開展遠程培訓,運用新媒體做好微培訓,加強馬克思主義教育隊伍的培訓工作,不斷提升理論素質和教育水平。同時,要針對不同領域,提升馬克思主義教育者的專業化水平。馬克思主義理論專家要關注網絡輿論的動態,針對網絡中的反馬克思主義言論和思想,主動進行批評和反駁;黨政領導干部,尤其是宣傳部門的工作人員,要注重在人民群眾中舉行馬克思主義的日常宣傳教育活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他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
[注釋]
?、賱⒂?關切民生: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生活回歸[J].社會科學,2012(5):13-2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7/view-14929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