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互聯網+”時代下青年思想引領工作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互聯網+”的出現是社會發展到信息時代的必然,其對青年思想引領工作既有積極影響,也存在消極和負面。做好“互聯網+”背景下青年思想引領工作,首先需要爭取多方共同支持構建完備的平臺基礎,其次要豐富宣傳教育引領形式,提供多樣化內容選擇,并應完善并深化監管,搶占社會輿論制高點。
關鍵詞:“互聯網+”;青年;思想;引領工作
自2015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正式出臺后,借助“互聯網+”增強行業內生動力并激發傳統行業創新潛力便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趨勢。受此影響,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與傳播等領域也日漸加快了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成為引領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潮流。
一、互聯網對于青年思想引領工作的影響
?。ㄒ唬┓e極影響
互聯網自誕生以來便以其海量資訊與光速傳播攻城略地,成為逐漸與傳統四大媒介分庭抗禮的新媒體的基礎與柱石。而在針對青少年的思想引領工作方面,互聯網的出現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比如各級共青團組織在傳播黨、團精神和文化過程中實現了線下與線上的不斷融合,獲得了傳統模式無法企及的宣傳教育引領空間。借助互聯網,傳統教育引領工作模式難以觸及的偏遠地區也能更加便捷地借助移動通訊、虛擬組織活動等更多形式實現全面覆蓋。
又如,借助互聯網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強大技術優勢,團組織能夠以最快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將各類公開報告或文件及時傳達到青年團員手中,也可以借助網絡加快各種內部信息的交流與反饋,使團組織的工作任務與活動規劃等得以迅速布置和實施。
更為積極之處在于,基于互聯網的廣闊平臺,越來越多創新技術推陳出新,給了青年思想引領工作更具個性和豐富的備選渠道,使團的組織與各項活動更加符合青年活躍思想和旺盛好奇心的主客觀愿望。由此,共青團在引領青年思想過程中更具實效性、創造性,也同時被激發出更大的主動性與活躍性。
?。ǘ┫麡O影響
網絡無國界,互聯網雖然使青年思想引領工作擁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卻也同時存在過去難以想象的負面因素和消極影響。比如越來越多外來思潮的侵襲。尤其是西方多元思潮鼓吹的享樂主義、物質主義等對于一些青年思想的侵蝕作用日漸顯現,導致部分青年面對主流價值觀教育時產生迷惘甚至質疑。同時,多元思想的網絡碰撞與平臺化傳播的匿名、自由、虛擬形成疊加,往往導致主流媒體的權威發聲遭到稀釋,這對本就缺少社會經驗和人生閱歷的青年更是一種干擾。
二、“互聯網+”時代下青年思想引領工作的優化策略
?。ㄒ唬幦《喾街С滞晟破脚_構建
“互聯網+”時代下做好青年思想引領工作應當首先擁有一個系統化、規?;徒y一化的平臺機制,使青年思想引領各項活動的展開具備足夠扎實的基礎。因此,爭取多方支持完善平臺構建至關重要。除了爭取企業行政部門的政策層面的傾斜外,密切與運營商的合作也不可或缺。
即,在政策和資金投入方面,企業行政部門當承擔起更多責任,而共青團及其相關組織則要在事前做好充分的調研準備工作,主動提出申請,積極爭取扶持,從而促使企業行政部門的幫助與扶持盡快到位。同時,要不斷密切和運營商的溝通聯系。比如就信息傳播數量等技術問題應主動和運營商進行協調;為解決信息傳播費用過高的問題,應嘗試與運營商簽定長期合作協議或合同,最大限度爭取在資費環節的傾斜性優惠;就相對偏遠地區信號覆蓋面或強度等問題,則應與無線業務服務提供商展開長期合作以做好基礎設施等建設工作。
?。ǘ┴S富宣傳教育引領形式,提供多樣化內容選擇
青年是思想最活躍最具好奇心的特殊受眾群體,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度最高,但也具有興趣易轉移等問題。因此,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掌握青年思想脈搏,充分利用網絡媒介實現與青年發展需要的有機融合。尤其需要關注青年網絡生活中不同階段出現的焦點或熱點問題,保持與互聯網的深度接觸,時刻掌握青年對自身職業、學業、生活等方面的愿望、訴求,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強教育引導、幫助扶持。
在此基礎上,企業開展青年思想引領就需要不斷豐富宣傳教育引領形式,提供多樣化內容選擇。比如充分利用各類熱門傳播工具,諸如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時下最“潮”的技術手段或平臺等均可被用于青年思想引領工作創新過程。又如,時下近九成青年人群已在互聯網上擁有多個身份標識,比如寵物交流社區的KOL;支付寶螞蟻莊園的捐蛋大戶、螞蟻森林的種樹能手等。這種自發自愿的網絡化生存模式也可以被青年思想引領工作加以參考和借鑒。尤其是以志愿者身份開展多種社會公益活動,或成為新青年網上家園的意見領袖等。豐富的形式與多樣化的選擇能夠最大限度滿足新時期青年思想個性化發展的特殊要求,也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青年對于思想引領工作的接受度和認同度。
?。ㄈ┩晟撇⑸罨O管,搶占社會輿論制高點
互聯網的虛擬與無邊界決定了有益與有害資訊會在同一個網絡空間實現交錯傳播,且迷惑性更大、辨識更為困難。這就需要青年思想引領工作過程要不斷完善并深化監管,應充分借助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在內的各類前沿技術加快推進網絡監管的自動化、智能化,結合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戰略構建網絡輿論安全預警機制,盡全力過濾掉有害部分而充分放大有益的形式與內容,同時,要努力搶占社會輿論制高點,在發現青年網絡群體熱點事件初期早作為、快作為,以更加主動積極的介入防止事態擴大化、蔓延化,使其始終可管、可控,從而切實發揮權威喉舌的宏觀指引作用。
三、結束語
科技是一柄雙刃劍?;ヂ摼W作為新技術的代表同樣會對青年思想引領工作產生積極和消極的雙重影響?;凇盎ヂ摼W+”開展新時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管中窺豹,只抓住網絡對于引領青年思想產生作用的一隅,而是要站在戰略高度縱觀全局??陀^上,網絡的低成本高速率和平等便捷的傳播方式顛覆了傳統媒介運作的基本架構,也使思政引領工作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但就本質而言,互聯網的產生乃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與受眾的自主選擇,惟有順應和適時利用才能提升青年思想引領工作的品質與成效。因此,“互聯網+”時代下的青年思政工作需要全面轉變思路,積極擁抱互聯網,以更為主動的參與搶占線上和線下輿論的主陣地,做好主流媒體權威喉舌的宣傳教育動員工作。同時,應全面了解和掌握時代青年的關注熱點,采取更加符合受眾意愿的方式提升青年的認同度,以此促進青年思想引領工作實現優質高效。
參考文獻:
[1]王平.網絡時代高校思政輔導員角色定位與工作結構轉變研究[J].高教學刊,2017(09):159-160.
[2]王森森.關于如何做好新時期高校政治思想教改工作的幾點心得[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12):110,11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