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關于加強互聯網時代大學生深度閱讀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大學生閱讀內容和閱讀形式的多元化,但同時也形成了以網絡閱讀為主的淺閱讀方式。淺閱讀時代的到來,改變了人們信息獲取的方式,在簡潔、無需動腦的閱讀環境下,大學生的深度閱讀意識越來越弱,這無疑給深度閱讀帶來了挑戰。本文首先針對當下大學生淺閱讀的弊端進行分析,然后結合網絡閱讀的發展,對如何引導大學生深度閱讀進行思考和探討。
  關鍵詞 互聯網時代 深度閱讀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在互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信息爆炸”“淺閱讀時代”“被閱讀時代”這些詞語見多不怪,數字化閱讀早已普及,由此也讓當代大學生閱讀遇到艱難的困境。碎片化、淺薄化的網絡閱讀成為大學生當下流行的閱讀形式,這極大影響了大學生深度閱讀能力和知識、人文素養的提升,讓他們成為了信息的忠實搬運工,典型的“知道分子”。閱讀關系著大學生知識水平和人格修養的提升,作為高校教學工作者,我們應該正視互聯網時代的閱讀現象和大學生閱讀困境,不斷進行大學生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迎接閱讀新形式挑戰和采用多種手段引導大學生加強深度閱讀。
  1“互聯網時代”大學生閱讀狀況分析
  當代大學生,享受著互聯網時代帶來的福音,多元化、便捷化的網絡閱讀革新了大學生閱讀的手段,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上,都給大學生閱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廣度”和“快速”體驗。但是,越來越少的學生會進行探究式的深度閱讀,碎片化、淺薄化的網絡閱讀成了大學生常見的閱讀現象:通過手機、電子書、網絡等電子終端接收器進行的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模式比比皆是;不加篩選、瀏覽式的廣泛涉獵,不對閱讀內容加以思考的閱讀態度流行當下。而這樣的淺閱讀方式導致了大學生閱讀面臨困境,讓大學生成為了看似知識面寬然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薄餅人”。結合大學生閱讀情況,分析互聯網時代淺閱讀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幾點。
  1.1導致大學生缺乏思考,思維鈍化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和思考原本相互依存,閱讀帶給我們想象和深思熟慮的空間,是一個人思維訓練的過程。然而在互聯網迅速發展的背景下,網絡化閱讀大行其道,極大地擴寬了大學生的閱讀內容來源,但這些信息魚龍混雜,缺乏權威性,“黑、黃、灰”信息充斥其中,不易篩選和辨識,會讓讀者混淆不清。其次,為了滿足市場更新快、娛樂性強、目的性強的需要,許多內容碎片化、淺薄空洞、直奔主題或者斷章取義,雖然短暫滿足了大學生的閱讀需求,但是缺乏深度和系統性。再次,碎片化閱讀美其名曰利用手機、網絡隨時對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但卻缺乏連續性,易受外界和其他事物的干擾,所以不易完整閱讀也不能形成深入思考的氛圍,看似有效利用時間實則增加了大腦的負擔,一般只會形成短時記憶,并不能達到理想的閱讀效果,更談不上訓練思維。
  1.2不利于大學生良好心態的養成
  網絡閱讀內容多元、形式多樣、開放互動性強,大部分學生都是人手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具備了網絡閱讀的條件和能力。然而,看似方便的同時,手機閱讀、電腦閱讀會存在很多干擾,比如突如其來的微信消息、好友動態的更新、關注網站的消息推送、游戲的誘惑、購物網站的廣告彈出等等都會不時打斷閱讀的節奏和思考的思路。閱讀是一個漸入佳境的過程,在這些干擾和誘惑中,大學生極容易產生焦躁情緒,也不利于專注態度的養成。
  1.3不利于大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可見,深層次閱讀對于語言能力形成有巨大的影響。只有對優美的語言見多識廣,深入思考與自身實際結合,化為具有自身特色的語言,語言運用才會更加優美自如。然而,淺閱讀成為大學生閱讀大趨勢的今天,他們以網絡上快餐文化知識為閱讀范圍,接觸到的是多是流行但不乏粗俗、淺薄的網絡語言。遠離經典,缺乏思考,更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語言運用時只知用語之表意,不知其深意,更不會了解到上下文語境對語言的影響。
  2大學生深度閱讀的必要性及形成途徑思考
  關于深度閱讀的定義,有學者這樣說:“ 深度閱讀,是相對‘淺閱讀’而言的,是以提升學識修養和理論思維、工作能力為目的深層次閱讀形式?!惫P者認為,深度閱讀是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求新求快而主題明確、系統全面的一種閱讀,閱讀內容有深度和層次、有內涵、有文化,閱讀范圍有針對性,閱讀結果具有系統性,在閱讀中能深入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知識觀念和人文關懷,進而系統的去了解相關范圍的知識體系,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而代表著高知識層次人物的當代大學生,不僅肩負建設祖國的重任、也肩負祖國文化傳承的使命,深度閱讀對于大學生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建立,心智的發展、人文素養的提升,工作學習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都有十足的益處,所以,多途徑引導和形成大學生的深度閱讀習慣十分具有必要性。接下來,對引導大學生建立深度閱讀的途徑做簡要分析。
  2.1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閱讀觀,養成深度閱讀的習慣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閱讀給大學生閱讀提供了新的內容和形式,但也給學生的閱讀態度、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鋪天蓋地、五花八門的閱讀內容面前,要培養大學生在信息大潮中慧眼識珠的分析、辨別、選擇能力,讓他們學會尋找自己的興趣所在和專業擴展所需,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內容,高居榜首的“暢銷書”并不見得適合每一個人。其次,引導在態度方面對于常識性的一些信息可以采取淺閱讀的態度,但對于專業書籍、經典作品則應該加深閱讀、加強思考,把書中知識真正轉為自己的智慧。再次,引導學生在班級、宿舍中建立閱讀團隊、閱讀小組,相互監督、資源共享、共同交流讀書心得,互助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
  2.2結合網絡教學,教學中適當進行教學改革
  在“互聯網時代”數字環境下,教師應當對閱讀教學工作進行深入研究和不斷革新,在教學中加強對大學生深度閱讀的引導和不斷改進閱讀教學工作。首先,樹立“互聯網時代”深度閱讀教學新意識。教師應進行網絡知識研究,深入了解網絡閱讀的特點和學生對知識的不同渴求,根據學生需要和實際構建課堂教學知識體系,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閱讀,構建網絡閱讀和紙質閱讀、淺閱讀和深閱讀相融合的閱讀模式。其次,運用網絡科技建設大學生網絡閱讀平臺,組建優質網絡閱讀信息庫,引導和解決大學生閱讀心理問題。廣泛運用網絡教學方式,合理利用閱讀工具和整合網絡閱讀資源,給迷茫的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指導,推薦精品資料、優質課程資源。最后,科學指引“互聯網時代”深度閱讀,網絡閱讀內容多元、形式多樣、便捷時效。但同時信息良莠不齊,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培養學生鑒別能力,加強道德法規教育。同時還要倡導深度閱讀,教授深度閱讀的一些閱讀方式,比如要求學生做筆記、寫心得,組織學生讀書分享會等等,加強學生深度閱讀能力的培養。
  2.3學校圖書館加強對大學生的深度閱讀引導
  作為大學校園“心臟” 的圖書館,無論在紙質閱讀占主導的過去,還是網絡閱讀大行其道的現在,都在大學生閱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互聯網時代,大學校園圖書館也要與時俱進,積極發揮“心臟”作用。首先,提高圖書館軟硬件水平,為廣大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一方面,圖書館可以利用互聯網提供的便捷條件,建立網絡圖書館,為學生提供網絡信息搜索、資料下載等便捷功能。另一方面,應當改善圖書館的閱讀環境,加強圖書館環境建設,豐富圖書館的藏書體系,切實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其次,加強紀律管理、提升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再次,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組織豐富的讀者活動。加強圖書館資源線上線下及時分享,注重讀書日、傳統文化節日的宣傳和活動組織日常讀者聯盟的建立,讀書會的開展,通過多種方式不斷引導大學校園良好閱讀風氣的形成,實現對大學生在互聯網時代的有效深度閱讀引導。
  “一個人思維的發展、心智的成熟和情感的成長都離不開以閱讀為核心手段的語言活動。”閱讀是促進大學生知識積累、心智發展、人文素養形成的重要途徑。互聯網時代,大學生體驗到了更鮮活、更廣泛的閱讀內容和形式,但也使大學生在淺閱讀流行的背景下在閱讀心理、閱讀情感、閱讀思想和閱讀能力方面產生一些困惑。所以,必須多方合力促進大學生科學閱讀觀念的建立、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以及閱讀能力的提升,讓他們以自信包容的姿態在互聯網時代保持淺閱讀和深閱讀的合理融合,在信息浪潮中尋得真正的知識與智慧,全面促進自身的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 黃曉娟,覃月樺.互聯網時代中學生深度閱讀的教學改革[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07).
  [2] 劉芳.碎片化閱讀時代新聞媒體網絡深度報道問題及策略分析[J].新聞傳播,2018(06).
  [3] 王坤.“淺閱讀現象”下青少年媒介素養的培養[J].新聞傳播,2017(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62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