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近五年廣東省生物高考試題特點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劉秀梅 劉曉燕

  文件編號:1003―7586(2010)04―0053―03
  
  廣東省自2005年開始實行生物高考試卷自主命題,5年來經歷了高考體制改革、新課程改革。2005和2006年高考模式為“3+綜合+X科”,為了適應高中課改的需要,2007年開始改為“3+文科基礎/理科基礎+X”,文、理分科,貫徹了穩中求進、穩中求改的方針。為不斷深化高考改革,響應社會上的相關呼聲,2010年將考試科目調整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這與目前全國大多數省市高考科目類似。對5年來廣東生物高考單科試卷進行分析,試圖追蹤高考命題的軌跡,捕捉高考命題的規律,以便更好地適應新一輪高考改革,獲取對應屆考生的學習和備考有指導意義的信息。
  
  1 試卷的基本情況
  
  1.1 命題的教材依據
  2005~2006年的高考試卷主要根據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舊教材)進行命題,從2007年開始,廣東生物高考試卷統一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為依據進行命題,與新課標教材教學要求相適應,并增加選做題型,其內容包括選修模塊一《生物技術實踐》及選修模塊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考生只需二選一。每年的命題亦需綜合考慮廣東采用的各不同版本教材的內容。另外,試題的部分考查內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高于基礎,這是廣東省高考命題的一大特色,且生物高考題的選材內容很多是來自課本之外。
  
  1.2 題型及其分值
  5年來廣東生物單科考試的試卷都為150分制,全卷分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表1)。
  
  從表1可以看出,2007年新課改后,多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所占的分值增加了,單項選擇題的分值則減少了。這樣分值分配的變化,提示教師對基礎知識及其靈活應用的考查難度增加了。
  
  2 2005-2009年涉及新課標教材內容的試題的分值分配
  
  廣東現在采用的生物教材基本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人教版),所以將2005~2006年的高考生物試卷的考題按照現行生物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進行分類。如舊教材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相當于新課標必修一“細胞的分子組成”的內容(表2)。
  
  有的綜合題則涉及多個章節的知識點,特別是非選擇題中,為使各內容比重盡量準確,將同一題中考查到不同章節內容的,按照評分標準分別將分值劃分開。如2009年高考試卷第29題(8分),要求考生根據病毒感染人體后,免疫細胞作出應答的部分過程的示意圖回答4道問題,考查考生對各細胞器功能及其相互協調配合、遺傳信息的表達等基本知識,從題目中獲取生物學基本信息,綜合運用免疫學基本知識分析問題等能力。圖示要求根據形成的抗體推斷其前體細胞類型(2分)、判斷B、T細胞間功能的區別(1分),以及病毒(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和由T細胞將抗原傳遞給B細胞的兩個過程(2分),屬于“細胞結構”的內容;推出遺傳信息表達過程中合成蛋白質的模板是mRNA(2分)屬于“遺傳的分子基礎”的內容;而蛋白質(抗體)的合成和運輸的過程(1分)則屬于“細胞結構”的內容。
  
  2.1 必修部分各內容所占分值
  高考考查知識覆蓋面廣,必修部分幾乎每個內容都成為高考考查的范圍,雖然有些內容所占分值不是很明顯,但其相關知識也是解題的基礎。
  從表2可以看出,不管是按舊教材命題的生物試卷,還是按新課標教材命題的生物試卷,其中生物學科各內容的比例基本上是“細胞的代謝”、“人體的內環境和穩態”所占的比率最高,其次是“生態系統”和“遺傳的基本規律”。也可以看出所占比率高的幾部分內容之間的分差懸殊逐漸拉近,其余部分所占的分值相當。
  
  2.2 選修部分各內容所占分值
  選修部分主要考查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和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的內容,舊教材全一冊第三章“遺傳與基因工程”和第四章“細胞與細胞工程”體現在新課標教材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中l,舊教材全一冊第五章“微生物與發酵工程”體現在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中,其中微生物的利用、酶的應用、PCR技術、基因工程、克隆技術、生態工程、細胞工程等內容比較常考。選修部分內容在試卷中所占分值在15分以內,其中2005年和2006年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2007-2009年以非選擇題考查,且為2選1的選做題。
  
  3 試卷命題的亮點
  
  3.1 重視對科學探究性實驗的考查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生物學的基礎理論都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分析2005~2009年廣東高考生物試卷,實驗部分考查的試題占了18%以上的比例(見表3)。
  
  實驗試題所涉及的知識覆蓋面廣,并涉及課內外知識,考查考生對實驗原理、實驗目的、材料的使用、實驗操作的方法步驟,以及實驗設計、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實驗結果的預測等多方面的掌握情況。從認知層次看,包括識記、理解、綜合運用三個方面。其中綜合運用層次的實驗試題不僅考查考生對生物學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綜合運用知識和知識遷移的能力,而且對文字表達能力也有較高的要求,一般以非選擇題的形式命題,所占分值16分以上。如2008年的第35題,要求考生完善“免水鹽代謝調節實驗”的實驗報告,主要考查考生驗證生物學事實的能力,預測實驗結果,運用水鹽代謝相關知識分析、解釋所預測的實驗結果;對實驗方案作出恰當的評價,并預設后續實驗。
  
  3.2 重視與現實生活和社會熱點話題相關生物學知識的考查
  重視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是生物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了解科學、技術、社會的相關聯系,關注和參與生物學技術有關的社會問題的討論和決策,是生物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覽這五年來的生物高考試卷,與生物學知識相關的現實生活、社會熱點話題也是高考的??碱}目(表4)。
  
  這類題目給出問題情境考查考生利用相關的生物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知識的遷移能力。題目涉及利用生物學知識解決社會生活、生產實踐相關的問題,還涉及關于健康和環境等社會熱點話題題,如艾滋病、癌癥、非典、禽流感、甲流感等與健康相關的話題,環境污染(富營養化、赤潮等)、環境治理等環境問題。
  如2009年的第28題,關于甲型H1NI流感病毒與H5N1禽流感病毒的比較,就是以當前及近年的社會熱點話題為背景命題的,考查有關免疫接種疫苗的知識及考生應用知識的能力,綜合了抗原的特異性、不同人體的免疫能力差異、特異性免疫以及病毒的基因突變等生物學知識。
  
  3.3 注重考查解決綜合性問題的能力
  知識性內容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相關性越高,實現遷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其時效性就越長久,對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價值就越大。從近五年廣東生物高考試卷看,所涵蓋的知識面很廣,但一道題只單獨考

查一個知識點的很少,大部分都是一道題考查了幾個相關的知識點,或需要考生從題目、圖表中獲取信息,重在考查考生對相關知識理解、應用的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在非選擇題中表現更為明顯,大多為綜合性題目,而且對文字表達能力、生物學專業詞語的掌握應用也有較高的要求。如2008年的第29題。考查對機體受病原體刺激后,免疫系統會產生相應抗體的應答過程。其中考查了細胞器的結構與功能、細胞器之間的協調配合以及遺傳信息的表達的基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涉及的知識覆蓋了必修部分的3本書,考查對抗體的化學本質和來源的了解,以及綜合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準確用語言文字描述的能力。
  
  3.4 各內容所占比重趨于穩定
  分析2005~2009年高考考點,按歸屬現行生物課程標準的內容進行分類并統計相應的分值,結果顯示細胞的代謝、人體的內環境和穩態占的比率最高,是高考的重點內容;其次是生態系統和遺傳的基本規律,每年考試各部分的分值比重趨于穩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分值很少的內容并不是不重要。
  
  4 對高考復習、備考的建議
  
  2010年,將迎來新一輪高考改革,高考統考科目調整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文/理綜合試卷均采用3科合卷的方式,不設選做題,選修一并人實驗題中考查,與之前的生物單科考試有比較大的差別。但廣東省生物高考命題中充分體現的“體現基礎、重視實驗、關注熱點”等命題特征相信仍將繼續。生物高考重點內容的大方向應該不會有很大的改變。
  
  4.1 全面掌握課本知識,注重重點內容章節的理解與識記
  2010年的高考與全國大多數省市高考的模式相似,從近幾年全國卷Ⅱ理科綜合生物部分的分析來看,考查的內容主要是3個模塊,即代謝、遺傳與變異、調節與免疫,這與近5年廣東高考的生物試卷考查的主要內容相當。所以,在全面復習的同時,教師要使學生重點掌握這些重要章節的內容。
  
  4.2 注重實驗、探究,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新課標下了考試大綱從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對高考所要考察的能力進行了界定,明確了觀察、實驗(包括調查)、分析、綜合、假說演繹等科學方法在能力要求中的地位,與課程標準的要求一致。所以考生對考綱所規定的實驗,要理解其實驗原理、實驗目的,了解使用的材料,掌握操作的方法步驟,對實驗現象進行科學的判斷、分析,實驗設計和結果的預測等,能將實驗設計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的運用,并能學會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達。
  
  4.3 聯系生活,關注社會熱點話題
  生物高考命題將更多地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這是命題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復習時教師要注重有關生物學與生活、健康、生產和環境等方面聯系的內容及知識點,使學生學會運用生物學知識、原理去分析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
  
  
  4.4 進行專題復習,把握相關知識的積累和遷移
  所謂“專題復習”,就是完全打破教科書原有知識體系,按教材內容不同章節特點的貢獻劃分為若干主題進行復習。進行專題復習能將生物學知識有機地貫通起來,提高考生知識的理解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以及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特別是對解答非選擇題有很大幫助,如“蛋白質”專題復習,包括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蛋白質的合成及運輸、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涉及的細胞器的功能等相關知識進行綜合復習,可以讓考生很好地把握其相關的知識聯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05727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