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下高校安全保衛工作面臨的威脅和應對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當今時代已經進入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任何行業都離不開互聯網的支持,網絡時代的到來對很多行業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安保行業也不例外,如今的安保設施比起傳統模式要復雜的多,特別是高校的安全保衛工作更需要受到重視。網絡帶給高校學生便捷簡單的生活方式,但是在學生利用網絡的過程中容易被互聯網上眾多的資源所迷惑,如果不加以防范好校內網,那么對學生未來的生活與工作都有影響,甚至受到網絡言論的蠱惑,從此走向一條不歸路。因此更應該重視并分析在網絡時代下高校的安全保衛工作所遇到的挑戰與威脅,其次結合網絡時代的特點分析出應對的策略。
關鍵詞:網絡時代 應對策略 威脅 挑戰
中圖分類號:G64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3(a)-0251-02
高校的教師與學生都需要互聯網進行工作與學習,網絡現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互聯網在剛開始建立的時候為了實現智能化現代化,就被設計成只需要少許的人員操作就能夠實現一系列的工作,這樣的模式雖然能夠方便使用網絡的人們,但是也為監控網絡提供了難題。在互聯網上,所有的東西都是虛化的、被模擬的,高校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很容易在互聯網上迷失自己,但是由于互聯網用戶的隱秘性比較好,這樣一來,高校的安全保衛人員不僅僅需要高技術,還需要有創新能力。近幾年來,國家已經全面重視對網絡上的監管,如在網絡上需要用戶提供實名認證信息等,網絡上的監管也慢慢走上了正軌,在這個背景下,高校的安全保衛人員也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還是有一些主要的問題并未解決。
1 網絡時代下高校安全保衛工作面臨的威脅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拉近了全球人們的距離,為很多行業提供了發展的新思路,但是由于互聯網的隱蔽、快速等特點,讓網絡也成為了犯罪的最佳途徑,很多不法分子在網絡上散布煽動性言論,高校大學生的思想并不是非常成熟,很容易在思想上收到其他的影響,并且高校是中國人才的聚集地,且互聯網在高校的應用又非常多,因此很多不法分子或者反動勢力都會攻破高校校內的網絡防線,但是由于這些不法分子攻擊校內網的時間與方式都不確定,所以給校園的網絡安全保衛工作增添了很多難度。
1.1 國內關于互聯網法律并不完善
任何一項的安全保衛工作都是基于中國法律基礎之上的,但是我國對于互聯網犯罪的法律條文還不夠完善,近幾年已經慢慢地出臺一些關于網上犯罪的違法條例等,但是對于比較繁瑣一點的網絡犯罪還是無能為力,即使是這樣,高校宣傳組還是要向學生普及一些關于中國網絡法律條文,避免高校學生被網絡上的不法分子所利用。
1.2 高校學生在網絡上法制意識非常淡薄
生活在高校校園內的學生大多數都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并未進入社會生活,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且不是法學專業的學生的法制意識又非常薄弱,因此很多學生并不知道在網絡上隱藏著眾多的危險,即使是察覺到了,很多學生也只是認為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并不會把責任安插到自己身上。因此,高校的安全保衛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學生普及網絡風險帶來的危害,以此來降低學生受到不法分子傷害的幾率。
1.3 互聯網帶來的新型犯罪方式
現如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根據互聯網所聯系起來的,例如自己的個人銀行賬戶,很多不法分子會向學生發布一些不安全的網站,安全意識不強的學生點擊網站之后就會泄露自己的個人信息,嚴重的甚至可以盜取學生銀行卡或其他資金軟件的錢財。高校學生也會通過網絡上一些工具來人肉別人的信息,公布在網絡或者現實生活中,這更是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
2 網絡風險環境下學校安全保衛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高校內安全保衛工作人員專業性不強
在傳統的校園安全保衛工作中并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但是由于互聯網的出現,很多學校的安保處都應該引入專業性比較強的全能性人才,因為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安全保衛工作對計算機技術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安全保衛工作人員掌握網絡安全、路由器、服務器配置、網絡攻防等專業知識,不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應該有所了解。很多高?,F在安全保衛工作人員并沒有任何變化,這也給很多不法組織提供了機會,也加大了網絡風險出現在校園內的幾率。
2.2 高校網絡安全保衛的設備落后
網絡時代很多東西更新換代得非???,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對于互聯網的安全保衛工作并不重視,所以投入的資金比較少,導致設備非常落后。如果校內網沒有適當的設備來攔截黑客的惡意侵入、盜取信息等行為,那么高校內的很多重要信息都會被泄露,這將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并且,如果高校內的計算機或網絡互連設備受到了攻擊,那么低級的設備很難在這種狀態下修復已受損的數據,這對維護高校內的網絡安全環境又增加了諸多困難。
3 網絡時代下應對風險的策略分析
3.1 培養高校網絡安全維護人員對危險問題的認知
高校是高知識人才的聚集地,很多師生都不能夠辨別校內網上所出現的各種信息,這就需要學校要提升網絡安全管理員對不良信息的鑒別能力,當然這一些都要建立在網絡安全管理人員專業知識過硬的基礎上。網絡上有很多煽動性言論、不良信息、傳銷信息等,這些不良資源無時無刻不想通過高校的互聯網,但是由于這些不良資源偽裝得比較好,以至于很多安全管理員不能夠發現這些信息,以至于不能夠及時攔截。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很多安全保衛人員對于一些敏感問題的認識不夠,不清楚這些信息會對師生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這就要求學校在不同階段為網絡安全保衛工作人員普及一些不良言論辨別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穩定校園網絡上的安全問題。
3.2 配合專業人士加強校園網的建設
由于高校內網絡安全保衛工作開展的時間并不長,有很多制度還未完善,造成很多人員的管理不夠明確,對于高校來說,應該盡量完善這一方面的人員制度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盡量讓這項安全工作走上正軌,也只有這樣才能與專業人士聯系以此來加強校內網的建設與防護,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可以對網絡攻防方面加強攔截力度與準入管理系統等。對于學生聚集的校內論壇也要加以整理,應該采用實名制在論壇發言等,這種方式阻止了很多不法分子發布煽動性言論,并且后臺比較容易追蹤到每一條言論的IP地址。學校可以使用學生學號或教職工號作為賬號的方式來統一管理。且對于學校官網、論壇、學術網等要及時審查,及時刪除不適當言論、防止有害入侵等。
3.3 高校安全保衛處應選擇網絡管理專業人才
很多高校對于校園的保衛工作還僅僅停留在暴力犯罪的階段,雇傭的都是一些退伍軍人或者武術教練等,并沒有意識到網絡上的新型犯罪,所以很多學校保衛處的人員專業技術性幾乎沒有。因此學校應該成立一個高校網絡安全保衛處,與其他的安保工作區分開來,并且招聘一些具有計算機專業技術的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加強校內網絡的安全。
4 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出現意味著高校的安全保衛出需要做出巨大的改變,互聯網的隱蔽、快速為很多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高校是利用互聯網工作生活最頻繁的地方,很容易就會成為不法黑客的目標,因此高校應該重視校園網絡安全環境,要在網絡時代下加強校園網的安全管理,引入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并讓學生意識到網絡犯罪的嚴重性。
參考文獻
[1] 陳洵.試析網絡時代高校安全保衛工作[J].科技展望,2016,26(21):356.
[2] 許莉.網絡時代高校安全保衛工作初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7(10):24-2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282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