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海上風力發電管理模式研究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根據我國最新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海上風電用海管理的意見》(國海規范〔2016〕6號),指出“建設單位應充分發揮主動性,通過建設環境在線監控設施等方式對海上風電建設的環境影響進行長期監測,并根據監測評估結果采取有效保護修復措施”的要求。說明海上風力發電對能源結構的優化、響應節能減排號召、應對多變氣候的重要。同時海上風電事業對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加快產業升級也有積極作用。根據目前我國海上風電事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相關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海上風力發電;節能減排;環境
  中圖分類號: TM6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1-023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1.110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Opinions on Further Regulating the Management of Offshore Wind Power (Guohai Code [2016]) issued recently in China,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unit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initiative to monit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offshore wind power construction for a long tim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online monitoring facilities, and take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repair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results". Ask. It shows that offshore wind power gene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ptimizing energy structure, responding to the call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coping with the changeable climate. At the same time, offshore wind power industry also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maintaining st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offshore wind power in China,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Offshore wind power generati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nvironment
  0 前言
  本文旨在對項目開展進行海洋生態影響評估,指出相應保護修復措施,分析海上風電的問題;對比國內外的海上風電發展現狀,減少投資成本并加大監管力度;提出管理建議,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提出一些對策。
  1 海上風力發電的發展
  1.1 海上風力發電國外的發展
  風能發電占可再生資源發電量的16%,在全球倡導低碳生活的大環境下,海上風電在可再生能源電力發展中有極大潛質。盡管海上風電開發時間短,但依靠其穩定與大發電功率的優點,海上風電近年來正在各國迅猛發展。在陸上風電已經在成本上能夠與傳統電源技術進行競爭的環境下,海上風電有著高度依賴技術驅動的特質,具有作為核心電源去推動未來全球低碳經濟發展的條件。由于2016年首臺8MW風機已在海上并網,歐洲海上風機平均容量從2015年的4.2MW提高到4.8MW,并網海上風電場平均規模為380MW,相比2015年增加了12.3%。2016年海上風電場的平均水深從2015年的27.2m增加到29.2m,平均離岸距離為43.5km,比2015年增加了0.2km。歐洲國家仍在致力于完善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標準,促使其保持穩定的速度發展,預計到2024年,歐洲國家海上風電裝機總量預計達37890兆瓦,英國在2022年計劃投產全世界最大的海上風電場-ProjectRound3。同時,芬蘭、意大利、葡萄牙等國家也會加入到海上風電行業發展行列中。
  1.2 海上風力發電國內的發展
  調查顯示我國5至25米水深線以內近海區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范圍內,風電可裝機容量約2億千瓦時,說明海上風電發展前景可觀。到2015年末,海上風電累計裝機為103萬千瓦,遠低于計劃目標,原因是技術不完善和海上安裝高成本?!笆濉焙?,海上風電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設備與安裝成本降低以及配套產業逐漸成熟,迎來了快速發展期。根據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截至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開工建設目標規模10GW,確保并網5GW,2017-2020年海上風電機并網容量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2%。2017年5月4日,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家能源局發布《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公開版)》,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合理規劃設計海上風電產業,支持在深遠海建設離岸式海上風電場,調整風電并網政策,完善發展海上風電產業技術標準體系以及用海標準。隨著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臺落地、經驗的積累和經濟性的凸顯,我國海上風電持續推進,有望在“十三五”期間迎來黃金時代。   2 海上風力發電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計劃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
  氣象部門負責風資源基礎資料,海上可觀測區域小,海上風資源狀況反饋少,通過數據推算和模型模擬的方法得出的計算結果有偏差。海底地形地貌大范圍調查進行困難,缺少最新的地形資料和工程地質資料。登陸點間隔遠、海底電纜間隔距離不夠標準。有工程實踐表明,風電場區具有排他性,無法同其他活動并容。海上開發活動類型眾多,如今海洋經濟發展迅速,交通運輸、油氣開發、臨港工業、旅游、保護區等各行業的用海需求逐漸增加,傳統的養殖、捕撈等行業用海仍需保存,將有限海洋空間資源既能合理規劃,又要滿足各行業的用海需求,這本身就是個難題,海上風電場規劃面積過大,必將擠占其他行業的海上發展空間。
  2.2 成本高且監管力度薄弱
  經濟是限制海上風電發展的重要原因,對比化石能源電力,海上風電的發電成本高,項目單位千瓦投資2萬元?,F在我國近海風電統一電價0.85元/千瓦時,一些海域預期投資收益不理想。海上風電對設備和施工技術要求嚴格,海上風電機組要克服臺風、鹽霧腐蝕問題,且施工需要專業施工隊伍和施工船舶。除此,有的海上設施壽命短,以及停止使用后的拆除與續期的問題都不可避免。海底電纜審批和海域論證審批的分離加大了企業成本,事中事后監管不足,相關配套政策的缺失也加大了建設與運營維護的難度。
  2.3 相應機制建立不完善
  2010年8月和2011年7月,國家能源局與國家海洋局聯合頒發《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和《海上風電開發建設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目的在規范并改進海上風電建設管理,加快海上風電平穩發展。文件提出,海上風電場原則上應在距岸大于10km、灘涂寬度大于10km時海域水深高于10m的海域布局。“雙十”原則明確了我國海上風電的發展方向,滿足各行業用海需求,確保海上風電順利發展。但目前海上風電場工程建設中,海上風電開發不能適應管理制度,缺少實踐,制度跟不上形勢發展,有待完善與創新。
  3 海上風力發電管理模式建議
  3.1 統籌規劃海上風力發電建設
  綜合分析各行業用海需求,合理劃分可用海上區域。選擇最適宜發展風電的海域,以集中區塊布置為思路,實現布局方案與其他海洋開發活動的和諧共存,共同發展。結合海上風力發電機組的設計制造、海上風電場建設工程技術、并網技術的最新進展,提高海上風電場的平均裝機容量密度,節約海洋空間資源,實現同其他海上事業的和諧平衡。貫徹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前提,科學選擇風電建設區域。鼓勵海上風電深水遠岸布局,在當前和未來開發強度低的海域選址建設。注意在自然保護區、特別保護區、歷史遺跡保護區、重要漁業水域、河口、海灣、濱海濕地、鳥類遷徙通道、棲息地等重要、敏感和脆弱生態區域內不準設計規劃海上風電場。
  3.2 節約海上資源并加強管理
  對于開發海上風電要堅持集約節約原則,提高海域資源利用效率??紤]地區差異,科學論證,不得任意分區。規劃建設海上風電項目較多的地區,統一規劃海上送出工程輸電電纜通道和登陸點,充分利用海域和海岸線資源。支持海上風電項目與其他開發利用活動使用海域的分層立體開發,避免用海活動的相互影響,最大限度提高海域資源效益。
  3.3 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
  風電場選址避開自然保護區、海洋特別保護區、生態與資源恢復區、增殖放流區、灘涂濕地等鳥類集中棲息地及魚類等的洄游通道及“三場”(產卵場、索餌場和越冬場)等。合理選擇風電機組位置,留下鳥類穿越通道,避免鳥類碰撞風電機組的概率。規劃風電場施工期作業順序,海底電纜鋪設和樁基礎施工應躲開漁業特殊季節。分類集中處理施工產生的淤泥、鉆屑等廢棄物和泥漿、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等廢水,樁基礎施工時選擇氣泡帷幕等減少噪音的措施。
  3.4 加強海上風力發電過程的監管
  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必須得到海洋環境影響報告書批準文件和海域使用權后方可使用海域進行建設。沿海地方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要懂得使用海域動態監視監測系統等手段,落實海上風電項目的用海監管,及時監查違法違規行為。建設單位要發揮主動性,根據監測評估結果進行有效保護修復措施?;诤I巷L電屬新興用海產業,相關部門根據實際,評估海上風電項目用海對海洋資源環境和海域開發活動的影響。
  3.5 優化能源管理部門行政服務
  對于能源管理部門,一是結合海洋功能區劃、海洋生態紅線、海底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規劃用海范圍;二是要完善海上風電綜合管理協調機制,實行政府一站式窗口服務,提高審批效率;三是加快落實設備國產化路線,掌握核心關鍵,提高風電機組運行穩定性,降低制造與運維成本;四是改變政府項目核準和補貼方式,將直接補貼變為競爭性招標定價,創造外部條件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五是完善海上風電上網電價模式,電價隨物價指數進行調整,與市場機制接軌。
  4 結語
  在全球倡導低碳生活的大環境與我國海域面積廣闊的前提下,對比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海上風電發展現狀,我國海上風電發展仍然存在著非常大的發展前景,如何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充分利用海上區域有不影響其他行業也自然的發展,值得我們深思。
  【參考文獻】
  [1]楊亞,歐洲海上風電發展趨勢與政策機制的啟示與借鑒.中國能源,2017.39(10):p.8-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97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