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多種類、小批量軍品電子裝聯生產線柔性管理方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本文針對某多種類、小批量軍品電子裝聯生產線管理存在的不足,應用成組技術對生產流程、現場布局、信息管理、可視化工藝文件等現場管理過程要素進行梳理和設計,形成以成熟工序為基礎的成組單元柔性管理方法。通過在某生產線上的應用,生產效率及質量上均有較大提升。
  【關鍵詞】成組技術;生產線;柔性管理
  中圖分類號: TH1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2-005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2.023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management of a variety of small batch military electronic assembly line, this paper combs and designs the elements of the field management process such as production process, site layou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visual process documents by using group technology, and forms a flexible management method of group units based on mature processe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 production lin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quality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Key words】Flexible Management of Group Technology Production Line
  0 引言
  伴隨著近年來我國武器裝備的飛速發展,型號研制任務大幅增長,高密度發射、多型號并舉、多種類產品集中生產成為常態,尤其是航天電子產品具有類型多、數量少。對傳統的串行生產組織模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長期以來采用的串行、單件生產管理模式由于存在專業分工差、生產效率低下、質量一致性差、對操作人員技能要求高等弊端,顯然已無法適應日益增長的任務需求,更無法滿足裝備科研單位企業化、市場化的發展要求,因此建立成組單元流程可依據型號任務調整、生產資源可合理調配的柔性生產管理方法,是進一步提升現場效率和效能的有效途徑。
  1 成組技術應用
  成組技術(Group Technology, GT)是一種專門針對多種類、中小批量生產而提出的組織管理技術。按成組技術進行工藝布局和柔性生產,將是多種類、小批量航天產品由單件生產向批量生產轉變的必然趨勢。成組技術具備以下優勢:
 ?。?)充分發揮共用加工設備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生產現場的環境控制和增產提效,又能體現成組生產單元化、小循環的優點;
  (2)逐步扭轉生產制造能力和質量問題頻發兩方面的被動局面,提升現場工藝生產能力,提高產品可靠性,實現高效生產、成本降低。
  通過對某軍品電子裝聯生產線產品特點梳理和分析,其具有典型的多種類、小批量特點,每類產品生產工藝不完全相同,但同類產品中也存在較多相似工藝特性,這為依據工藝流程設計原則開展成組生產技術研究和優化,采用柔性生產管理方法奠定了基礎。
  2 生產線成組單元柔性管理
  2.1 生產流程設計
  電子裝聯生產線生產工藝流程主要為:生產齊套、電裝預處理、單機(單板、電纜)電裝、檢驗、調試、電裝整理、清洗、綁扎、三防前保護、三防噴涂、產品復測(試驗)、粘固/灌封、單機總裝合攏等。因此電子裝聯工藝過程設置以下成組生產單元:
 ?。?)生產齊套單元:完成產品電裝前齊套工作,包括生產用所有設計、工藝文件的齊套以及零部件、外購件、導線、輔料等的實物齊套,同時開具裝配過程記錄本;
 ?。?)電裝預處理單元:完成元器件成形、導線端頭處理、器件及導線引線搪錫、剪腳、印制板過孔處理及試裝等工作;
 ?。?)電子裝聯單元:劃分為單板手工電裝單元、單板設備電裝單元、單機手工電裝單元;
 ?。?)產品返修單元:主要進行產品返修操作,配置熱風返修臺、紅外返修臺,用于日常元器件的返修操作;
 ?。?)清洗加固單元:主要進行產品裝配過程中印制板的清洗、元器件的點膠加固等操作;
 ?。?)合攏拍照單元:主要進行單機裝配(預)合攏及拍照留檔操作;
 ?。?)電裝檢驗單元:主要進行產品電裝質量的檢驗操作。
  2.2 現場布局設計
  改造前電子裝聯生產線整體的電裝工藝布局空間利用率低,搬運距離長,物流路徑存在較多不必要的迂回,且存在較大的周轉風險。綜合運用基本要素分析、作業單元物流及非物流關系分析、綜合關系分析等,進行現場布局設計,使現場物流更順暢、運輸路線縮短、空間利用率提高。
  引入作業單元物流相關表和非物流相互關系表,以表示現場總體物流狀況。將作業單元間物流的相互關系與非物流的相互關系進行合并,即可得出各作業單元之間的綜合相互關系,進一步形成作業單元位置相關圖?;谧鳂I單元位置相關圖,結合各作業單元所需面積,并通過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與限制,包括生產現場區域的面積、現場內現有條件、現場內道路設置、共用管線布置,得到現場布局改造方案,實現改造后現場空間利用率提高約20%、有效物流路徑長度縮短約25%。
  2.3 信息管理設計
  信息化建設是航天科技工業核心制造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裝聯生產線通過科研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把科研、生產、質量控制等多項管理職能集成為一個綜合系統,有效縮短產品研制和生產周期,提高產品質量,實現高質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成本。具備以下五項特點:  ?。?)滿足研試生產、多種類、小批量模式的管理需求,具有較強的靈活性,支持復雜頻繁設計更改所引起的變動及過程同步控制;
 ?。?)通過資源調配、能力平衡,實現生產計劃編制下達、生產任務分解、車間排產及調度這三個層面的計劃管理、反饋及執行控制;
 ?。?)實現產品的物資配套、生產過程管理、質量跟蹤與追溯、工作令成本歸集與核算的過程管理;
 ?。?)實現車間模式過程管理與監控,完整記錄過程信息,提高數據采集的自動化程度;
 ?。?)能夠產生科研生產過程中的產品數據包信息,通過產品的裝配BOM可以實現產品質量跟蹤、元器件快速反應等功能。
  2.4 可視化工藝文件設計
  傳統工藝文件針對復雜工藝、裝配過程存在難以確切表達、不能起到良好現場示教作用的問題,對此電子裝聯生產線采用多媒體技術制作標準工序的可視化工藝規范,以演示文檔、視頻和動畫等形式將最優的工藝方法、裝配過程準確、直觀地表達出來,并說明操作方法、裝配要點及產品的合格判據,實現:
 ?。?)有效提高了工藝文件編制效率,使工藝文件編制周期縮短約30%;
  (2)提高了工藝文件的質量,提高了對操作人員的現場示教作用,大大提升了電子裝聯工藝生產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可靠性,確保產品質量和型號研制進度;
 ?。?)編制的可視化內容覆蓋面廣,多媒體文件所表達的操作方法、工藝要點及產品合格判據更加直觀易懂,同時可作為新進電裝與工藝人員的培訓教材。
  3 應用效果
  電子裝聯生產線開展了成組生產技術研究和優化,采用了柔性生產管理方法,近三年取得一定成效,產品質量、現場效率效能、履約能力得到持續提升。一次性送驗合格率99.6%由3σ提升值4σ,人均年工時增長12.5%達到3392h,產品保質保量如約交付用戶,生產線于2018年12月榮獲全國五星級生產現場。
  4 結束語
  傳統串行組織模式的單件生產管理模式由于存在效率低、質量穩定性差等弊端,無法適應當前日益增長的任務需求和高標準的現場管理要求,通過分析電子裝聯生產線產品特點,采用契合多種類、小批量特色的成組技術對生產流程、現場布局、信息管理、可視化工藝文件等現場管理過程要素進行梳理和設計,實現了生產線的柔性管理,生產線產品質量、現場效率效能、履約能力、環保與資源利用得到持續提升,產品成本不斷降低,有效提升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熊光楞.并行工程的理論和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2]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29590企業現場管理準則[S].2013.
  [3]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八研究院現場管理手冊(試行).2013
  .作者簡介:
  湯小雙(1981.08—),女,江蘇無錫人,工程師,學士,研究方向為通信電子方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3988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