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南京市圍繞建設全球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名城,提出了“兩落地一融合”戰略工程,重點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本文總結了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南京;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10-0184-02
  2017年9月29日,南京市召開了與在寧高校融合發展座談會,提出了“兩落地一融合”工程,即科技項目落地、新型研發機構落地,校地融合發展。2018年新年上班第一天,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南京市創新名城建設動員大會,對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進行全面動員部署。組建新型研發機構是南京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創新名城的關鍵抓手,通過發揮新型研發機構的牽引功能、突破口作用,以點帶面激活創新名城建設這盤“大旗局”[1]。
  1 發展現狀
  1.1 基本內涵
  新型研發機構依托高校院所的高水平學術平臺和領先技術,結合具備一定產業化條件和市場化前景的項目,采取混合所有制形式組建,打造可持續孵化科技企業的“老母雞”,其主要功能是開展技術研發、孵化科技企業、轉化科技成果、集聚高端人才。南京市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須具備“六要素”,做到“五有”,并呈現出“四不像”的特點。“六要素”即技術要領先、成果有市場、機制企業化、人才占大股、資金有支撐、政府有服務,“五有”即有人才團隊、有技術來源(科教平臺)、有孵化企業、有研發環境(工程化平臺)、有天使基金?!八牟幌瘛碧卣魇侵感滦脱邪l機構是平臺型公司,但不是一般性的企業;是科研機構,但不是傳統事業單位的科研機構;有孵化功能,但不僅僅是孵化器;有創投功能,但不是創業投資機構,而是對孵化項目從項目源頭開始介入[2]。
  1.2 建設意義
  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有利于提升城市首位度。南京要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優勢在創新,關鍵看創新。在新型研發機構建設上,也要樹立首位度標準,立足高點定位,主攻關鍵技術,搶占科技制高點,推動產業實現自主可控,塑造更多彰顯城市核心競爭力的創新性、引領性、探索性發展。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有利于深化改革,提升區域競爭力。新型研發機構是破解科技與經濟發展“兩張皮”的新探索,是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最具活力的“試驗田”。建設新型研發機構能夠集聚高端科創資源,打造自己的科創高地。從全局來看,南京要發展,必須抓創新;抓創新,必須抓“兩落地、一融合”工程;抓“兩落地、一融合”工程,必須抓新型研發機構。
  1.3 支持政策
  新型研發機構運營實體政府股權收益部分不低于30%獎勵給相應高校院所,政府科技創新基金、投資平臺所占股權可按協議約定轉讓;新型研發機構年薪50萬元以上的技術團隊領軍人才、管理團隊核心人員,全職在崗滿3年,根據其對南京市經濟貢獻給予獎勵;新型研發機構中符合規定的人才可享受相應人才安居政策;每年對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情況進行績效評估,按績效擇優給予每家每年最高500萬元獎勵。
  1.4 建設現狀
  1.4.1 總體情況
  截止2018年9月,全市累計簽約新型研發機構168家,備案81家。簽約機構中完成工商注冊118家,總注冊資本20.3億元,實際到位5.1億元,在研科技研發項目353個,已孵化及引進科技企業386家,申請專利395件,成立天使基金規模10.8億元,配備科研和管理人員2626人,其中碩士以上占比61%。
  1.4.2 主要特點
  從依托科研平臺看,技術來源廣泛。其中依托中科院系統院所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占比12%,依托在寧高校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占比47.5%,依托外地高校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占比25.5%,依托境外高校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占比8.5%,依托其他科研院所建設的新型研發機構占比6.5%。從板塊分布看,實現了15個高新園區的全覆蓋。其中江寧開發區高新園、江北新區、南京開發區高新園位居前三,三家占全市新型研發機構數量的占比近50%。從行業布局看,與南京市“4+4+1”主導產業體系緊密契合。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占比32%)、高端裝備制造(占比26%)、生物醫藥(占比8%)、節能環保(占比8%)、新材料(占比12%)、軟件與信息服務及人與工智能(占比14%)等領域。從資本構成看,人才團隊平均持股比例達到60%以上,社會資本達到20%,政府持股約為16%。從人才集聚看,累計集聚科研和管理人才2626名,包括諾獎得主、中外院士、“千人計劃”及“長江學者”等高端領軍人才。從孵化成果看,累計孵化和引進科技企業項目386個??偟膩砜矗滦脱邪l機構在孵化科技成果、支撐產業發展方面,確實發揮了“老母雞”的作用。
  2 存在的問題
 ?。?)新型研發機構的運營管理問題。新型研發機構的運營管理有自身的規律,也有特殊的要求??蒲腥瞬艔摹跋笱浪弊呦蚴袌?,可能有許多的不適應,這就需要及時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
 ?。?)企業初創期的融資瓶頸問題。企業從初創到成長再到壯大乃至“上市”,需要一定的過程和時間,也需要充分的金融保障。目前全市新型研發機構引進或孵化的企業大多數處于初創期和成長期,尚未規?;a經營,并且這些企業大多數是輕資產,融資上有不少障礙,這些需要研究解決。
 ?。?)產品起步期的市場開拓問題。雖然新型研發機構的一些產品在技術上有較大的創新性,但這些技術成果要得到市場認可,還有一個過程。另外,很多企業和用戶對新型研發機構的科技成果、人才團隊、研發實力等還缺乏了解和信任。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政府更好地發揮作用。
 ?。?)項目落地后的跟進服務問題。一些園區和板塊在工作中側重于“引”,在引進后的跟進服務方面,重視程度顯得還不夠,導致一些項目推進效率不高、運行質量欠佳。這也需要進一步認真研究解決。   3 對策建議
 ?。?)注重發揮有效市場的決定性作用,發揮有為政府的引導性作用。一方面,著力強化市場驅動型的創新,利用市場手段去配置和整合科技、人才、金融及其他資源,促進形成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自覺自發機制,形成“老母雞”不斷“下金蛋”、“孵小雞”的良性循環。另一方面,尊重科技發展規律和企業成長規律,著力強化政府的政策激勵作用,不斷優化和提升政策導向的穩定性、政策設計的精準性、政策激勵的有效性、政策兌現的可靠性,著力營造有利于新型研發機構成長發展的良好環境。
  (2)加大力度集聚海內外創新資源組建新型研發機構,推動新型研發機構數量和質量均邁上新臺階。依托在寧高校院所和大企業,大力推進“新型研發機構+龍頭企業”共同打造緊密型的創新聯合體。在繼續推動高校院所人才團隊組建新型研發機構的同時,鼓勵現有龍頭企業利用自身平臺資源,聯合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實現以企育企、以企興企、以企帶企,培育平臺型企業。依托國內一流高校院所優勢學科、國家級平臺,聚焦主導產業,用好領軍人才資源和校友資源等,持續引進高端新型研發機構落戶,形成集聚效應。依托海外知名大學、研發機構和跨國公司,面向全球創新網絡,深入推進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推動海外機構或人才在寧設立新型研發機構,引進和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國際合作創新平臺。
 ?。?)加大力度提升新型研發機構的研發創新能力、企業孵化能力、運營管理能力。強化研發創新能力,緊緊圍繞主導產業創新需求,高起點、高標準開展前瞻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搶占科技制高點。同時鼓勵引進國內外比較成熟的科研成果進行二次開發,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推動成果有序落地轉化。強化企業孵化能力,壯大新型研發機構“工程化”平臺,大力孵化培育科技型企業,完善和拉長主導產業鏈,著力推動新型研發機構與校友經濟圈結合起來,打造創新企業集群。強化運營管理能力,在管理架構上,實行投管分離、充分賦權,聘用職業經理人,實現專業化管理;在融資能力上,鼓勵社會資本和國資平臺分階段介入,大力引入社會資本,解決“第一桶金”問題,助力機構快速成長。
 ?。?)大力優化政府服務,通過金融支持和人才服務為新型研發機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鼓勵發展種子基金、天使基金、創投基金等各類金融工具,突出發揮市創新投資集團的平臺功能,抓好科技金融支持中心建設,提升資本助力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能力。完善人才服務保障,支持新型研發機構引進一批急需的高層次科研團隊和領軍人才,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觀念,積極采用柔性靈活的人才引進使用機制,在醫療住房、子女上學、職稱評定、項目申報等方面給予關心和支持。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營商環境100條相關政策要在新型研發機構落地,最大限度解決好有關項目審批、建設用地、投資融資、落戶發展、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突出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紅喜,姜春,羅利華,陳曉歌.新型研發機構成果轉化擴散績效評價體系設計[J].情報雜志,2018,37(8):162-171.
  [2] 李慶明,徐欣,巢俊.江蘇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研究[J].科技與創新,2018(17):15-1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771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