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旱田保護性耕作技術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旱田保護性耕作技術主要是指通過少耕、免耕以及農作物秸稈等地表覆蓋、合理種植等綜合性的配套措施,減少農田土壤侵蝕,保護土壤環境,形成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的農業技術。它通常采用機械化作業的方式,將耕作降低到僅能保證種子發芽的程度,以農藥來控制雜草和病蟲害,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下面,本文將結合吉林省德惠市的實施情況探討旱田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策略。
  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翻耕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不可否認,翻耕將地面的雜草與殘渣最大程度的清除,有利于接下來的播種,但是久而久之它也造成了土壤風蝕、水蝕的加劇,人與自然的矛盾愈加突出。旋耕使得土壤中的蚯蚓等生物被消滅殆盡,土壤活性逐步降低,而且土壤自身的保護功能與營養恢復功能也在逐漸消退,長此以往,農業耕作成本將不斷提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迅速發展,機械化耕作大范圍普及,農作物產量逐年上升,但我們也應該看到,農業發展帶來的沙塵暴、土壤退化等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推行保護性耕作刻不容緩。
  保護性耕作在保留地表覆蓋物的基礎上免耕播種,取消以往翻耕模式,最大化的保留土壤中的自我保護機能與營養機能,實現農業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推行保護性耕作技術是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長期以來,我國農業一直是粗放型的耕作方式與生產方式,這種掠奪式的生產使土地暴露,導致水土流失與沙化現象日益嚴重。而其土地長期得不到休養生息,土壤肥力、抗旱能力嚴重下降,進一步導致我國氣候環境以及農業生態系統的惡化,嚴重制約著糧食產量的提高。推行旱田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可有效創作促進農作物生長的土壤條件,是建設農業生態系統、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下面,將結合吉林省德惠市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探討旱田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應用問題。
  1實踐前期工作
  首先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運用要堅持先實驗再試點然后推廣的基本原則。耕作技術是關乎農業發展與農民生計的重點,本著對農民負責的原則,新技術推廣之前要充分做好實驗與試點工作。需要在當地選擇有代表價值的地塊進行連續多年的試種,確定主要的種植模式,對土壤中的含水量、有機物含量、犁地層厚度等數據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以真實可靠的數據作為新技術大面積推廣的支撐。
  第二,要將轉變農民耕作理念放在重要位置。新的耕作技術得到大范圍應用依托于農民的認同,所以推行旱田保護性耕作技術首先要轉變農民的思想觀念??梢蚤_展廣泛的宣傳教育活動,對農民進行免費的技術培訓,讓農民切實了解保護性耕作的好處。
  第三,要積極取得各級政府的支持。推行保護性耕作技術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涉及到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在資金籌集、設備引進、計劃落實、組織管理、技術培訓等諸多方面需要農機部門與政府力量的配合,由鄉、鎮、村等領導推進,合理布局、科學管理,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技術實踐
  2.1選擇耕作地塊
  平川崗地與山坡地是保護性耕作最適用的地塊,可以充分發揮它的效用。通過在山坡地、崗地與洼地三種地塊的實驗比較,研究發現,保護性耕作技術在前兩種地塊的優勢最為明顯,而在洼地的實踐效果并不強。它的優勢主要包括:抗旱,苗齊、苗壯、苗全等,相比于同期播種的地塊其出苗要早2-4天,而且長勢良好、無倒伏現象,病蟲害的發生頻率也較低。這些優勢極大的提高了糧食產量,體現出保護性耕作推廣的必要性。
  2.2機具選擇
  免耕播種機與專用深耕機是實行保護性耕作最常用的機具,也是必須具備的關鍵性機具。當前市場上生產機具的廠家眾多,需要考慮本地特征,選擇合適的機具與機型,而且要先進行實驗試點,才能推廣使用。經過長期實踐,吉林康達兩行重型播種機得到了農民的廣泛認可,播種效果好而且經濟成本低。
  2.3確定種植模式
  寬窄行倒茬休耕與壟側壟臺休耕是在近幾年的實踐推廣中最易被農民接受的種植模式。寬窄行種植模式通風透光性能好,發揮了邊行的優勢,促進了抗倒伏能力的提升。而且較寬的通行道為機械化作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在進行噴藥、追肥等不壓、傷秧苗。而壟側播種的主要優點在于較為符合農民的種植習慣,播種機對地面覆蓋物的要求明顯降低,其通過性與清雜能力上升。
  2.4免耕播種要求
  免耕播種具有一系列的技術要求。首先在播種的溫度方面,應當在氣溫穩定于10攝氏度時播種,大約在四月下旬,最晚不能超過五月五號。其二,播種。株距應當根據品種與農戶的要求而定,每公頃保苗大概在五到六萬左右,精密播種下深度大約是三到五厘米。其三,施肥,施肥的深度在十到十五厘米左右,化肥距離種床側下方六厘米左右。
  2.5噴藥
  在播種之后出苗以前,地表溫度穩定在15攝氏度以上時為最佳的噴藥時間,大概在五月的上旬。噴藥時用藥量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計量,采用內循環式的噴藥機,讓藥物與水進行充分的混合,保證機車行走速度的一致,做到不重噴不漏噴。
  3探求新型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服務
  推進這一過程需要充分發揮農機合作模式,將作業標準與收費標準進行統一,并推進農民整合經營。要充分發揮土地流轉的效用,實現土地規?;洜I,推進大型機械化種植方式的使用。
  總而言之,推進旱田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大范圍應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耕地面積少而人口量大,而且隨著農業的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必須探求新的農業發展方式。當前,我國的農業經營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粗放的掠奪式生產,效率低、損害環境,推進保護性耕作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國家、社會與農民需要認識到保護性耕作的必要性并堅決落實,為我國農業發展開辟新的道路。
 ?。ㄗ髡邌挝唬?30300德惠市萬寶鎮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130300德惠市大房身鎮農業機械管理服務站)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8783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