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2018年12月貴州省持續性低溫雨雪天氣過程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本文利用常規天氣資料對2018年12月底貴州省持續性低溫雨雪天氣過程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500 hPa橫槽、高原槽和南支槽,700 hPa西南急流以及850 hPa東北風為此次雨雪天氣過程的環流背景,地面上強大的蒙古冷高壓使貴州地面長時間維持低溫狀態。強盛的西南急流使貴陽探空站逆溫層頂溫度在此次過程中一直維持在0 ℃以上,但逆溫層之下的冷空氣強度很大,同時逆溫層高度抬高,兩者共同作用為降雪創造了有利條件。
  關鍵詞    降雪;環流背景;探空資料;貴州省;2018年12月
  中圖分類號    P458.1+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0-0167-01
  1    天氣實況
  2018年12月27—31日貴州省出現持續性低溫雨雪天氣[1-2],過程中有82個國家站出現降雪,其中23個站達暴雪,省東部有10個站積雪厚度>10 cm,以松桃站14 cm最大,同時有50個站出現凍雨,45個站出現導線積冰,81個站最低氣溫低于0 ℃,最低值為-7.9 ℃(萬山站)。貴州省中部一線以及西部地區分別有12個站達輕級凝凍過程,18個站達中級凝凍過程。
  2    環流背景
  2.1    高空環流形勢
  500 hPa上,12月27日8:00從蒙古至我國吉林南部有橫槽影響,在橫槽東段后側配合有-45 ℃的冷中心。高原槽位于青海西部至西藏西部。南支槽位于印度半島,槽前西南氣流與橫槽前西北氣流交匯于黃河一帶,貴州受偏西氣流影響,風速達32 m/s。20:00橫槽斷裂,西段仍維持在蒙古西部,東段南壓至遼寧至內蒙古中部。12月28日8:00橫槽移出我國,我國黃河以北地區為一直西北氣流控制。低緯度地區南支槽加深,東移至孟加拉灣,-10 ℃線壓至黔渝交界,貴州轉西南氣流影響,風速在28~34 m/s間。20:00高原槽移至青海東部至西藏東部,南支槽進入中南半島西部,-10 ℃線南移至貴州中北部。12月29日08:00 -10 ℃線進入廣西北部,20:00高原槽移至川西高原,南支槽維持在中南半島西部。30日8:00高原槽東移加深,位于陜西南部—四川東部—云南北部,20:00高原槽南段進入貴州北部,南支槽減弱,曲率減小,31日8:00高原槽移出東經110°,貴州轉偏西氣流控制。
  700 hPa上,12月27日8:00至30日8:00貴州一直受西南急流影響,其中29日20:00西南急流偏南分量加大,貴陽站風速達過程最大,為24 m/s;30日隨著高原槽東移,700 hPa上影響貴州的西南急流核南壓東移,貴州700 hPa風速逐漸減小;31日8:00減小至4 m/s。700 hPa 0 ℃線12月27日20:00位于貴州北部,28日8:00進入廣西北部,但在20:00又北抬至貴州中部,一直維持至30日20:00,31日0 ℃線在黔渝交界擺動。
  850 hPa上,12月27日8:00至28日8:00貴州南部有偏東風與東南風的切變維持,28日20:00切變線進入廣西境內,直至過程結束貴州一直為東北風控制,風速在2~8 m/s間。850 hPa 0 ℃線12月27—28日一直位于貴州中南部,29日8:00壓過貴州移入廣西中部直至31日20:00北抬回貴州中南部。
  2.2    地面天氣形勢
  12月27日8:00,我國受強大的冷高壓控制,冷高壓中心位于蒙古西北部,中心氣壓值達1 085 hPa,貴州位于冷高壓底部,1 026 hPa等壓線進入貴州東北部,準靜止鋒位于云貴交界。隨著500 hPa橫槽斷裂后東段南壓,新一輪強冷空氣補充南下,20:00 1 027 hPa等壓線移進貴州東北部。
  12月28日8:00,蒙古西北部冷高壓加強至1 087.3 hPa,并在蒙古南部分裂出中心值為1 066.8 hPa的高壓,1 035 hPa等壓線進入銅仁東部邊緣,貴州24 h變壓達5~8 hPa,準靜止鋒被推至云南中部,此時27日20:00至28日8:00貴州中部一線有8個站出現雨凇。28日白天冷空氣持續補充,28日8:00至28日20:00除六盤水和黔西南州,其余地州市局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雪或雨凇,總共17個站雨凇,12個站降雪(主要分布在中部一線偏東地區)。28日20:00 1 037 hPa等壓線移進銅仁東部,夜間貴州雨雪加強。28日20:00至29日8:00貴州共有40個站出現雨凇,49個站出現降雪,雨凇和降雪主要集中在貴州中部一線。
  12月29日8:00,貴州海平面氣壓值在1 030~1 040 hPa之間。夜間500 hPa高原槽逐漸向貴州移進,700 hPa西南急流加強,同時配合南支槽影響,貴州雨雪繼續加強,降水相態以雪為主。29日20:00至30日8:00貴州共82個站出現降雪,4個站出現雨凇,海平面氣壓在1 035~1 041 hPa間。
  12月30日8:00以后,伴隨500 hPa高空槽東移,700 hPa西南急流移出貴州,南支槽減弱,貴州降雪自北向南逐漸減弱,30日8:00—20:00貴州共63個站出現降雪,2個站出現雨凇,降雪區域主要分布在貴州中部以東和以南地區。30日20:00至31日8:00貴州僅有4個站出現降雪,4個站出現雨凇。
  3    探空資料分析
  28日白天冷空氣加強,貴州局地開始出現降雪。由表1可知,貴陽站逆溫層高度增加、溫度降低,逆溫層頂溫度由5 ℃降為2 ℃,逆溫層底溫度由-1 ℃降為-5 ℃;由表2可知,威寧站逆溫層高度變化不明顯,但是整層氣溫降至0 ℃以下。貴陽站和威寧站濕層頂高度從28日白天開始逐漸增高,逆溫層底溫度逐漸降低,貴州降雪范圍也逐漸擴大。在29日夜間出現此次過程全省范圍最強降雪時,貴陽站和威寧站逆溫層明顯增厚,同時2個站逆溫層底溫度分別在29日20:00和30日8:00降至過程最低且均為-9 ℃。貴陽站濕層頂高度在30日8:00升至過程最高464 hPa,威寧站濕層頂高度在29日8:00升至過程最高514 hPa。貴州省此次持續性低溫雨雪天氣過程貴陽站和威寧站逆溫層一直存在,雖然貴陽站逆溫層頂溫度維持在0 ℃以上,但是逆溫層之下的冷空氣強度強,同時逆溫層高度抬高,兩者共同作用為降雪創造了有利條件[3-4]。
  4    結論
  分析結果表明,此次貴州省持續性低溫雨雪天氣過程是以500 hPa橫槽、高原槽和南支槽,700 hPa西南急流以及850 hPa東北風作為環流背景,地面上蒙古冷高壓強大,使貴州地面長時間維持低溫狀態。過程中貴州上空逆溫層一直存在,強盛的西南急流造成貴陽站逆溫層頂溫度維持在0 ℃以上,但逆溫層之下的冷空氣強度很大,低層冷空氣強迫抬升西南暖濕氣流,使得逆溫層高度抬高,有助于冰晶通過融化層后仍有足夠條件轉化為雪[5-6]。
  5    參考文獻
  [1] 王敏,辛芳,陳晶.黃南地區兩次雨(雪)過程對比分析[J].青海氣象,2018(4):26-31.
  [2] 姬菲菲,戴明晶,馬寧,等.2017年2月20—21日寧夏大到暴雪天氣過程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8(24):214-215.
  [3] 劉娜,胥珈珈,李佳奇,等.2018年3月吉林省三場暴雪天氣過程診斷分析[J].氣象災害防御,2018,25(4):1-5.
  [4] 甘文強,藍偉,杜小玲,等.2018年1月底至2月初貴州低溫雨雪天氣成因初探[J].暴雨災害,2018,37(5):410-420.
  [5] 訾倩倩.鄂爾多斯市2015年11月份一次持續性雨雪天氣過程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2):77.
  [6] 潘巧英,余廣昌,郭瑞玲,等.2016年初佛山市低溫雨雪天氣過程的成因分析[J].廣東氣象,2017,39(5):17.
  作者簡介   周文鈺(1991-),女,貴州天柱人,工程師,從事短期天氣預報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2-1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94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