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2016年初冬喀什北部暴雪天氣過程診斷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利用常規觀測資料等對2016年11月21—22日喀什地區暴雪天氣過程及其成因進行診斷分析,結果表明,此次暴雪天氣在南疆西部大降水典型“東西夾攻”環流背景下,南支低渦東移進入南疆西部和東灌冷空氣共同影響下發生,以期提高喀什地區暴雪預報預警服務能力。
  關鍵詞    暴雪;東西夾攻;動力條件;水汽條件;新疆喀什;2016年初冬
  中圖分類號    P458.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6-0169-01
  喀什地區位于新疆西南部、南疆盆地西部,地形由西向東傾斜,三面環山,受特殊地理環境制約,喀什地區暴雪頻次較少,具有短時性、強度大、局地性強等特點,也是冬季降水預報難點。本文探討2016年11月21—22日喀什偏北地區出現暴雪天氣的成因,為今后喀什地區暴雪預報服務積累經驗,提高預報預警服務能力。
  1    天氣過程概況
  2016年11月20日夜至22日夜喀什市、伽師、岳普湖、英吉沙、喀什新站等5個站均出現暴雪(14.0~16.7 mm)(新疆標準:24 h降雪量>12 mm),巴楚、麥蓋提為中到大雪(3.2~7.1 mm),莎車、澤普、葉城為小雪(0.3~1.8 mm)。平原地區最大降雪量在伽師縣,為16.7 mm;其次為喀什新站(疏附縣蘭桿鄉),為16.2 mm;喀什市區降雪量16.1 mm。本次最大積雪深度為10.7 cm(岳普湖)。
  2    大尺度環流背景分析
  2.1    500 hPa高空環流形勢
  降雪過程前,20日8:00—20:00東歐脊受上游不穩定小槽侵襲影響東南衰退,脊前冷空氣南下補充到西西伯利亞低槽中。21日8:00至22日8:00,影響南疆的南支低渦在逆轉過程中加強南壓,北支槽略南壓至北疆南部,“東西夾攻”形勢建立,大氣濕度迅速加大達到飽和狀態。21日8:00低渦前部分裂短波進入南疆西部,至21日14:00喀什、伽師、英吉沙、岳普湖等4個站已出現大雪,22日8:00喀什站轉8 m/s東北風,分別與阿克蘇、和田站形成風向切變線,利于喀什地區上空氣流輻合,降雪維持。
  2.2    地面形勢演變
  暴雪發生前期,20日17:00盆地熱低壓增強至1 005 hPa,盆地與境外壓差達55 hPa,強氣壓梯度利于冷空氣翻山進入盆地,冷高壓略東移南下。20日20:00強冷空氣大舉南下,盆地東部若羌站出現揚沙,且末伴有12 m/s東風,南疆西部各測站出現較強3 h變壓。21日8:00冷空氣繼續南下侵入盆地,盆地東部強東風氣流繼續西進,在降雪過程中起冷墊作用,使得盆地西部暖濕空氣抬升凝結產生降水,喀什偏北各站出現降雪。
  3    高低空急流有利配置對暴雪的作用
  本次降雪天氣過程中,中高空強盛西南暖濕氣流使得大量水汽輸送到南疆西部,提供充足水汽,而低層偏東急流將南疆盆地東部水汽西輸,低層水汽向南疆西部集中,也提供了有利水汽條件。受特殊地形作用,低層偏東氣流向西匯合后輻合抬升,利于暴雪區產生垂直上升運動并加強[1-2]。高空西南急流入口區右側強輻散區和低空偏東急流出口區左側強輻合區在暴雪區上空疊加,使得整層大氣上升運動增強,3支急流在南疆西部上空耦合,形成暴雪天氣。
  4    動力及水汽條件分析
  4.1    垂直速度
  21日8:00—20:00低層至中高層均為強上升氣流,說明喀什地區北部處于強而深厚的上升運動區內,喀什北部出現大到暴雪。22日8:00暴雪區兩側上升運動強度明顯減弱,西側上升運動中心降至400 hPa,東側上升運動中心降到700 hPa附近;600 hPa以上均為下沉氣流,下沉運動強度大于上升運動強度,降雪減弱。22日20:00暴雪區山空中低層為下沉運動,高層為上升運動。
  4.2    散度分析
  20日20:00暴雪中心上空850~700 hPa有一強輻散中心33×10-5/s,300~500 hPa有一強輻合中心-21×10-5/s(圖1),大氣處于低層輻散、高層輻合狀態,不利于垂直環流發展,隨后穩定大氣狀態被破壞,低層輻合加強。21日8:00 700 hPa附近形成一中心-9×10-5/s強輻合中心,500 hPa以上為輻散區,300 hPa附近出現一中心強度達39×10-5/s強輻散中心。低層輻合高層輻散使大氣垂直上升運動增強,為暴雪過程提供有利動力條件[3-4]。
  4.3    溫度露點差
  分析喀什站溫度露點差,降雪前20日8:00—20:00, 500~850 hPa溫度露點差均≥4 ℃,此時大氣處于未飽和狀態。21日8:00 500~700 hPa溫度露點差迅速減小,500 hPa降至1.4 ℃,下降6~8 ℃;700 hPa降至1.6 ℃,下降14~15 ℃;850 hPa降至6 ℃,大氣飽和程度加大,偏北地區已出現小量降雪。21日20:00 850 hPa大氣層處于飽和狀態,整層T-Td≤2 ℃,且維持到22日8:00,與暴雪時段相對應。
  4.4    水汽來源和水汽通量輻合
  此次暴雪過程水汽來源有3個:一是低渦自身攜帶水汽,隨渦前西南氣流輸送到暴雪區上空;二是以西方路徑從波斯灣—阿拉伯海北部接力輸送的水汽;三是偏東路徑輸送水汽,強偏東急流將大量水汽輸送到南疆西部,與西邊水汽強烈輻合,為此次暴雪提供有利水汽條件。
  5    參考文獻
  [1] 楊霞,張云惠,趙逸舟,等.南疆西部一次罕見大暴雪過程分析[J].高原氣象,2015,34(5):1414-1423.
  [2] 阿布力米提,向帆,瑪依努爾.克州地區一場特大暴雪天氣過程分析[J].新疆氣象,2004(6):13-15.
  [3] 楊利鴻,周宏,瑪依熱·艾海提,等.2011年2月喀什一次暴雪天氣過程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5,9(5):69-74.
  [4] 楊蓮梅,劉雯.新疆北部持續性暴雪過程成因分析[J].高原氣象,2016,35(2):507-5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60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