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5日獨山縣暴雨天氣診斷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本文利用地面觀測資料、NCEP再分析資料、常規觀測資料等,對獨山縣2016年6月15日暴雨天氣進行診斷分析。結果表明,15日8:00獨山縣恰好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位置處,為水汽輸送和低層暖濕氣流的維持提供了有利條件。獨山縣在高空急流的左側,高空輻散的下沉區內,再加上上下層冷暖氣流的交匯,促進了暴雨天氣的出現;850 hPa低空處的相對濕度較大,尤其是在7:00—8:00,各層水汽條件配合一致,也是導致該時次降水強度較大的原因;在925 hPa超低層處存在散度的負值中心,輻合層相對較低。在700 hPa中低層以下,隨著高度的增加,假相當位溫數值逐漸減小,干冷氣流疊置于暖濕氣流上部,表現出垂直對流不穩定狀態;在700 hPa中低層以上,大氣對流穩定性較強,阻礙暖濕氣流向上擴散,有利于推動低層處能量積聚。
關鍵詞 暴雨天氣;環流形勢;物理量場;貴州獨山;2016年6月15日
中圖分類號 P458.1+2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6-0174-01
1 天氣實況
2016年6月14—15日,黔南州出現雷雨局部降大暴雨天氣,共有1個雨量點降特大暴雨,17個雨量點降大暴雨,82個雨量點降暴雨,最大降水量出現在羅甸縣邊陽,為255.5 mm。6月14日8:00至15日8:00,獨山縣3個雨量監測站降大暴雨,8個雨量監測站降暴雨,6個雨量監測站降大雨,2個雨量監測站降中雨,最大降雨量出現在堯棒雨量監測站,為116.8 mm。6月15日8:00至16日8:00,獨山縣1個雨量監測站降暴雨,11個雨量監測站降大雨,7個雨量監測站降中雨,最大降雨量出現在玉水雨量監測站,為52.1 mm。
2 環流形勢
500 hPa歐亞中高緯度地區呈現兩槽一脊的環流形勢,東亞冷槽出現在中緯度地區且移動速度較為緩慢,南支槽在中緯度地區且向東移動,此時的獨山縣位于槽前,強盛的西南氣流創造了有利的水汽輸送條件。6月14日20:00, 588 dagpm線從孟加拉灣延伸至我國華南地區,且數值相對穩定。6月15日8:00,700 hPa中低空處有一切變線出現在四川—貴州—湖南一帶,850 hPa低空處也存在切變線,呈現出東北至西南走向,并不斷向貴州省移動,為獨山縣暴雨天氣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
通過對各層風場進行分析發現,有一東西走向的急流軸出現在西北到江淮區域的對流層頂200 hPa高空處,此時的風速超過40 m/s;有一西南急流出現在湖南北部對流層中部500 hPa處,風速超過24 m/s;700 hPa中低空處有西南風急流帶,出現在貴州—重慶—湖北一帶,風速超過16 m/s;850 hPa低空出存在西南偏西急流帶,風速超過15 m/s。對于獨山縣來說,15日8:00恰好在低空急流的左前方位置處,為水汽輸送和低層暖濕氣流的維持提供了有利條件。獨山縣位于高空急流的左側,區域內高空輻散下沉,與上下層冷暖氣流交匯作用疊加,有利于出現暴雨天氣。
3 物理量場
3.1 水汽條件
2016年6月15日暴雨天氣出現時段內,高濕區始終對獨山縣對流層中上層產生影響。15日5:00—11:00,850 hPa低空處的相對濕度較大,尤其是在7:00—8:00,各層水汽條件配合一致,也是導致該時次降水強度較大的原因。通過對850 hPa處的水汽通量進行分析發現,15日2:00,水汽通量大值區出現在貴州、廣西一帶,低層輻合位于獨山縣東南部地區上空。8:00水汽輻合中心轉移到貴州西南部,水汽通量大值區逐漸延伸至獨山縣,充足的水汽輸送和強烈的上升運動為暴雨天氣的發生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1-2]。
3.2 動力條件
6月14日20:00,暴雨落區低層處的負散度值逐漸增大,且在15日8:00—14:00內的絕對值最大,輻合層相對較低,在925 hPa超低層處存在散度的負值中心。獨山縣長時間位于較強高空輻散區,利于水汽垂直持續輸送,從而利于持續降水天氣發生[3-4]。獨山縣上空的上升運動高度逐漸延伸到400~500 hPa高空位置處,且15日4:00—11:00這段時間內存在中心值,中心值在-1.2 hPa以上。6月14日20:00起,區域內上升氣流呈明顯增強,15日4:00—11:00達到最強,其間對應的降水強度也達到最大。
3.3 熱力條件
暴雨出現之前,30°N的南部區域被高濕高能氣流控制,同時,區域還有較低假相當位溫的干冷氣流由南部入侵影響。在700 hPa中低層以下,暖濕氣流上部有干冷氣流疊置,假相當位溫數值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逐漸減小,氣流下層暖濕、上層干冷,表現為對流不穩定。在700 hPa中低層以上,大氣對流穩定性較強,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暖濕氣流向上擴散,有利于能量在低層處發生積聚。低層積聚的能量隨上升氣流強度的增加而逐漸釋放,當垂直上升速度達到一定程度,地面輻合線與水汽輻合帶等滿足相應的條件,此時將會出現暴雨天氣[5]。
4 參考文獻
[1] 宋雪瑞,李彩虹.2016年6月23日局部大暴雨成因分析[J].科技展望,2016(27):310.
[2] 馬煜.2016年6月博州一次暴雨天氣過程分析[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7(6):157-159.
[3] 胡容,史小康,李耀東.重慶一次暴雨過程的診斷分析[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6,39(1):66-73.
[4] 郭學峰,沈新勇,趙小平,等.2009年河南一次大暴雨過程的渦度方程診斷分析[J].氣象與環境科學,2012,35(4):13-21.
[5] 張俊利,陳鶴,張釗.副熱帶高壓邊緣一次暴雨天氣診斷分析[J].氣象研究與應用,2017,38(3):53-6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3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