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昌北機場雷雨天氣過程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文章利用昌北機場觀測實況資料,常規氣象資料及模式預報產品,預報警報資料進行分析表明:2018年4月13日本場雷暴持續時間長,主要分為2段,前期是暖區觸發雷暴,后期為冷暖交匯觸發;通過中尺度分析,對雷雨發生的進行潛勢分析;對此次過程,各家模式的預報結論差異性較大,EC模式相對較為準確;13日共發布7份機場警報,前期把握較為準確,后期準確度較低;在雷雨天氣過程中,電話咨詢多,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更快捷的服務,并減輕預報員的電話量,已經成為復雜天氣時的難題。
關鍵詞:雷雨;降水;機場預警
中圖分類號:V32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15-0059-03
Abstrac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data of Changbei Airport,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data, model forecast products and forecast alarm data,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hunderstorm lasted for a long time on April 13, 2018,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and the thunderstorm was triggered in the warm area in the early stage. The later period is triggered by the intersection of cold and warm; through the mesoscale analysis, the potential of thunderstorm occurrence is analyzed. For this process, the prediction conclusions of each model are quite different, and the EC model is relatively accurate; a total of 7 airport alarms were issued on the 13th. The early grasp is more accurate, the later accuracy is low; in the thunderstorm weather process, telephone consultation, how to use a more effective way to provide users with faster services,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forecasters,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in complex weather.
Keywords: thunderstorm; precipitation; airport early warning
引言
雷暴是影響航空安全最重要的氣象要素之一,雷暴能迫使航空器改變航線甚至擊中航空器造成飛行事故等,當機場上空有雷暴時,強烈的降水、惡劣的能見度、急劇的風向變化和陣風對飛行活動以及地面設備也都有很大的影響。春季的雷雨一直是預報中的難點,由于指標的指示性不強,模式的調整和差異,因此可以提供參考的資料相對較少且應用難度大。本場處在江西省雷暴高發地帶,許愛華等[1-3]對江西省的強隊流天氣做出了很多概念模型及衛星云圖特征,雷達回波特征分析。本文借鑒中尺度分析方法對雷雨發生的潛勢進行分析,對雷雨過程的服務進行小結,為春季的雷雨預報進行指標小結,以更好提供雷雨天氣下的預報服務,更真確,更高效的提供氣象保障支持!
1 天氣概述
1.1 天氣概述
13日本場小雨,短時中到大陣雨或雷雨天氣,過程降水量為92.6毫米。雷暴的時長累積為將近10個小時,時段分別為10:07-10:45;12:26-16:02;19:31-23:00;14日00:00-01:45;02:16-02:46。
1.2 天氣形勢分析
4月13日,本場高空處于槽前西南氣流控制,500百帕西南氣流達18米每秒;700百帕為16米每秒,850百帕為12米每秒,急流的存在為雷暴帶來有利的動力及水汽條件。江西中北部位于高空急流的出口處,有利于氣流輻合抬升。本場地面上北側有靜止鋒存在。同時本場850、700處于濕區中,500有明顯的干區存在。T850-500達24度,T700-500為16度,明顯的溫度差異,為雷暴提供了充足的熱力條件。
由圖2可以看出,850切變由13日08時至14日08時東移北抬,由暖式切變逐漸轉為冷式切變影響;700百帕本場處于西南急流中,本場于14日凌晨轉為西南偏西氣流控制;500百帕,本場一直處于西南或西南偏西氣流中。靜止鋒在13日08-20時有所南壓,在20時靜止鋒在本場附近,14日08時,本場已經處于冷鋒后。
綜上可以看出,從地面的靜止鋒、中低層切變及西南急流的抬升作用;加上低層水汽條件充沛;850百帕及700百帕與500百帕的溫差大,熱力條件好,因此有利于雷暴的發生。加上系統性的過程移動緩慢,因此強降水的持續時間較長,總體累計降水量達92.6毫米。
2 熱力條件分析
13日08時的探空分析可以看出,整層水汽充沛,500百帕與1000百帕的溫差達29度;13日20時,近地面轉為偏北氣流控制,500百帕與1000百帕的風切變大,同時溫差達30度,500百帕有明顯的干層存在。13日白天主體為暖區降水,而在傍晚之后,受系統性東移及靜止鋒共同影響形成具有偏北陣風較大的對流性天氣。
3 模式預報對比
此次過程,EC的預報準確率相對較高,對降水的時間及強度與實際的最為相近。風場預報明顯有風向轉換及風力加大的時間,與實際的風力風向變化吻合度較高。從模式雷達回波外推資料對比,華東3千米在13日08時的回波預報主要集中在傍晚之前;對于夜間的考慮是系統性南壓減弱;在13日20時對22時的回波預報的整體移動與實際的偏差較大。華東9千米的預報主要集中在白天,另外23時在本場南側有一小范圍回波生成,但位置偏南。
4 服務過程分析
13日-14日的雷雨過程中,共發布終端區預警2份,發布機場警報7份,其中在08:55,12:24,19:32發布的時段較為準確;夜間時段由于低渦影響,在本場西側不斷有回波生成東移,發布預警的難度大。此次過程中發布趨勢著陸預報16份,準確率為88.7,修訂預報4份,接聽電話若干。有個別航空公司反復電話咨詢天氣,接聽電話占據大篇幅的時間。
5 結束語
?。?)此次雷雨過程分為2段,前期是暖區觸發,后期是冷暖交匯系統過境。利用中尺度分析,準確做出雷雨的潛勢預報分析。(2)第一階段雷雨把握較為準確,分時段的雷雨警報體現精細化的預報服務;第二階段受靜止鋒影響,本場雷雨持續時間長,加上模式預報誤差,對雷雨的持續時間較不準確,造成警報反復延長。(3)此次雷雨過程共計發布7份機場警報,16份趨勢著陸預報,對短臨預報的準確率較高。(4)在雷雨的預報中,除了結合模式的預報之外,對于系統的分析仍然是做好預報的基礎,對比各家模式的資料,多思考,方能做好更為全面的預報。
參考文獻:
[1]許愛華,詹豐興,劉曉暉.強垂直溫度梯度條件下強對流天氣分析與潛勢預報[J].氣象科技,2006,34(4):376-390.
[2]許愛華,張瑛,劉獻耀.江西“暖區”強對流天氣的熱力和動力條件診斷分析[J].氣象,2001,27(7):30-34
[3]許愛華,馬中元,葉小峰.江西8種強對流天氣形勢與云型特征分析[J].氣象,2001,37(10):1185-119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1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