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蔚縣大杏扁樹整形修剪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杏扁是蔚縣重要的特色產業,杏扁生產中整形修剪技術至關重要,各個生育階段修剪技術要求不同,正確、合理地修剪有利于杏扁豐產、增收。本文概括了杏扁樹整形修剪的作用、依據和原則,并總結了幼樹期、盛果期、衰老期杏扁樹及放任杏扁樹整形修剪技術,以期為杏扁高產高效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    杏扁;整形修剪;技術;河北蔚縣
  中圖分類號    S66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9-0076-02
  大杏扁又稱杏扁,是甜仁用杏的總稱,是我國特有的干果之一,經濟價值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既可生食,也可作為食品工業的原料,其副產品也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大杏扁樹適應性強、抗旱、抗寒、耐瘠薄、栽培技術簡單、管理方便,而且結果早、收益快、經濟壽命長。蔚縣是全國杏扁傳統產區,目前全縣杏扁種植面積已達4萬hm2,掛果面積2.33萬hm2,正常年份可產杏仁5 500 t,產值1.98億元。蔚縣先后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仁用杏之鄉”[1],被國家果品流通協會評為“中國仁用杏基地重點縣”,“蔚縣杏扁”通過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專家審查。
  杏扁樹生長期整形修剪非常重要,合理的整形有益于造就堅實的樹體骨架,便于負載更多的果實;正確的修剪可以起到早結果、早豐產、易管理、增強樹體抗逆性的效果。整形修剪的作用和意義概括起來就是4個方面,即兩擴(擴大樹冠、擴大葉幕指數)、兩改(改變枝、葉的光路和水路)、兩調(調整樹勢和產量)、兩提(提高杏仁品質和樹體壽命)。一是兩擴。要想使杏扁樹早結果、奪高產,就必須根據杏扁樹的生物學特性進行整形修剪。不整形修剪,樹就會老化。剪截可以刺激其萌發新枝條,從而達到快速擴大樹冠、擴大葉幕面積的目的。擴大葉幕面積,有利于增強光合作用,提高杏扁產量。二是兩改。通過整形修剪,可以改變樹冠的光照條件、改變樹體營養液的供給流向,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實膨大。如順口溜描述“樹體養液如水流、修剪好像調水溝、截枝勝似閘水門、疏果雷同堵水口”“自然生長不透風、光照更是不流暢、到處見到許多樹、枝頭樹弱無產量”。三是兩調。整形修剪可以調整樹勢,使旺樹變“弱”、弱樹變“旺”,達到中庸態勢;整形修剪可以調整產量,解決“大小年”問題,確保持續高產、穩產[2]。四是兩提。整形修剪后,樹勢和產量得到調整,可以提高杏仁品質,增加經濟效益;延長樹體壽命,使樹體茂盛不衰。
  1    整形修剪的依據
  主要依據杏扁樹生物學方面的3個特性,即兩光(喜光、枝易光腿)、兩強(萌芽力強,樹冠枝條外、上部強)、兩弱(成枝力弱,樹冠枝條內、下部弱)。具體就是:杏扁樹比其他樹種更喜光,通過整形修剪疏除過密、過多枝條,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杏扁樹頂端優勢強,上部長出新枝條,會導致下部的細小弱枝容易干枯、下部枝組不萌發新枝,易出現光腿現象;杏扁樹萌芽力強,對出現光禿的枝條可回縮或短截;根據杏扁樹上、外部強和易光腿特性,要控上、外,促下、內;針對杏扁樹兩弱的不足,必須重視剪截與甩放結合,以剪截為主,同時還要考慮品種、樹齡、樹勢、結果枝、花芽量、自然條件、栽培技術、樹體結構等。
  2    整形修剪的原則
  依據地力、栽植密度和方法,因地因樹修剪,掌握以低干、矮冠、小冠為主;冬剪與夏剪結合,以冬剪為主;幼樹多疏少截,成齡樹多縮少疏,促控結合,生長與結果結合。修剪中堅持“三去三留”:去強留弱、去正留斜、去外留內(衰老樹)。幼樹用剪,成樹用縮,老樹用截,上緩下剪,因樹而論,靈活運用。下附口訣二則:“整形休離原基礎,大剪大割無前途,符合自然是真理,強求樹形不適宜”“因樹修剪原則里,脫離原則會失誤,種性發芽有強弱,栽培山川有差異”。
  3    杏扁樹整形修剪技術
  3.1    幼樹期杏扁樹
  幼樹期是樹冠形成的重要階段,其突出特點是生長旺盛。修剪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各類骨干枝,盡快形成樹體堅固、豐產、穩產的樹形,同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輔養枝促其成花,為早期豐產打下基礎。各類枝條的修剪原則是:定形擴冠與促產結合,以定形為主;截、放結合,以截為主。
  栽植的當年定干,主干高在70 cm以下[3]。第2年之后至成形前,每年對選留的主、側枝和中心枝的延長枝進行短截,分別剪去新梢長度的1/3~2/5,促其發生分枝和繼續延伸。同時,采取“里芽外蹬”和支撐、拉枝等方法開張主枝角度,使其主枝基角達到50°~60°。對于輔養枝,根據生長空間大小,可以對其進行短截、摘心、甩放,也可采用扭梢、環剝、圈枝、別枝等方法削弱樹勢,促其形成結果枝或結果枝組。成形后的幼樹,每年從基部剪掉主、側枝延長枝上產生的背上枝,抑前促后,防止結果枝組外移;同時,采用先放后縮或先縮后放的辦法培養結果枝組,延長結果枝壽命,增加早期產量。有的也可采用“一剪截、二緩放、三結果、四回縮”的修剪方法。
  3.2    盛果期杏扁樹
  輕剪與回縮結合,以回縮為主。幼樹經過3~4年的整形修剪,樹體骨架初步形成,同時骨干枝上的輔養枝也被促成各種結果枝組和中短果枝,開始進入盛果期。這一階段的特點是樹體營養生長緩和、生殖生長量增加。從局部看,枝條(包括主、側枝延長枝)的生長量減少,這些生長緩和枝的增加,使產量迅速增加;產量的增加削弱了樹體新枝萌發和枝條的生長。因此,調節結果與枝條萌發、生長的矛盾,使其維持既合理結果又正常營養生長的平衡關系,是這一階段修剪的主要任務。各類枝條的處置原則是短截、復壯、更新,輕剪與回縮結合,以回縮為主,更新復壯,結果不衰老。   每年對主、側枝的延長枝進行短截,剪去新梢長度的1/3~3/5;疏除1/5~1/2的花束狀結果枝;對短果枝和中果枝進行短截,分別剪去新梢長度的1/2~1/3;對衰弱枝頭,回縮到強枝以上3~5 cm;對冗長、開張角度過大的大枝,回縮到1/2~2/3處;對過密的多年生外圍枝進行疏除;衰弱的結果枝組和結果枝要回縮到健壯部位;對樹冠內膛發出的徒長枝和主枝背上抽生的徒長枝進行短截或夏季新梢長出20~30 cm時進行摘心2~3次,促其當年形成花芽,培養新的結果枝組,使新舊枝輪流更新,交替結果;對因結果過多被壓彎的枝條,應及時吊枝,以保持主、側枝和大型枝組的角度,有利于恢復生長勢[4]。
  3.3    衰老期杏扁樹
  進入衰老期的樹體最大特點是枝條生長量變小,主、側枝先端下垂,膛內和中下部光禿,中小型枝組常發生干枯、死亡現象,產量明顯下降。上述表現一般是由于樹齡較長、管理粗放引起的。為此,衰老期杏扁樹的修剪重點是在加強土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的同時,對樹冠重截更新復壯,兼顧維持一定的產量。
  對骨干枝按照主從關系、先主后側,依次適度重截回縮到五至六年生或皮部較厚且有一健壯枝條或枝組的部位,可鋸去原枝的1/3或1/2。骨干枝背上有徒長枝和發育枝,可用其作主、側枝的延長枝,以恢復骨干枝優勢,而原主、側枝延長頭視為背上枝處理。對樹冠內膛長出的徒長枝、發育枝,通過短截或摘心、拿枝、拉枝等,使其盡快成為結果枝組。對各類結果枝組進行回縮,選壯枝壯芽帶頭,再重新培養各類結果枝組。要注意的是,對過度衰老的樹千萬不能重截大卸,要先加強土肥水管理,待樹勢恢復后,本著先輕后重、逐年遞增的原則進行科學修剪。如果“一步到位”式修剪,很可能事與愿違,適得其反。另外,抽伐大枝多會刺激樹體萌發一些茂盛枝條,前期要及時綁縛支架,以防風刮折。
  3.4    放任杏扁樹
  從未修剪過的放任杏扁樹,枝條紊亂、樹冠小、干枝多、結果枝少。對此類樹的修剪,應該整形與保產結合,以整形為主。
  修剪時,對過多枝、密擠枝、交叉枝、重疊枝、競爭枝從基部疏除;對要保留的枝條,開張角度,以便通風透光;對中下部光禿的骨干枝和結果枝組進行重回縮,促進萌發新枝;對弱枝群要疏弱留強,細致修剪;對刺發新枝的修剪要視具體情況進行,對部位適當、較旺的枝重剪以培養主、側枝延長枝,對一般新枝通過輕剪、摘心等手段培養成結果枝組。對此類樹的修剪,因去枝多、傷口大,修剪不宜太早或太晚;又因重截枝條多,新生枝條也會多,要及時搞好夏剪,如抹芽、摘心、拉枝、拿枝等,促其成結果枝組和形成飽滿花芽,以便盡早恢復高產。
  4    參考文獻
  [1] 賀根蓮,田菲菲.淺析蔚縣杏扁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農業科技,2008(18):34.
  [2] 付振信.對大杏扁整形修剪技術的新探索[J].中國果菜,2013(4):14-15.
  [3] 劉俊蘭.大杏扁栽植技術要點[J].現代農村科技,2013(23):27.
  [4] 李世龍.大杏扁樹冬剪技術[J].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01(1):7-10.
  作者簡介   趙斌(1970-),男,河北蔚縣人,高級工程師,從事農業氣象服務及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1-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8/view-1489416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